《地安门史话》连载(38)

消失了的委托商行

在那个特殊年代中,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口号中,一些人举家回到农村老家。除了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衣物,大多都送到委托商行变卖,一是为了轻装上阵,再有就是换几个零用钱带在身上。如此,地安门委托商行热闹非凡,大到硬木家具,小到金银细软,手表照相机,应有尽有,绝对是物有所值。

当年地安门委托商店

今年已经80多岁的张大妈说:“地安门委托商行我小的时候就有,少说也得有六七十年了。”张大妈说,在计划经济时代,委托商行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商店”。

据北京史研究专家王永斌撰文说,北京较早一家委托商行是1941年开业的“大通委托商行”,在前门外大栅栏内。而位于地安门外大街的这家委托商行,则没有任何文字记载。

旧时北京民间有句俗话:“买仨、卖俩、当一个”。就是说,一件东西,您用三个钱买来的,若卖,只能卖两个钱;若当,只能当一个钱。这是指当时北京的一些旧货商,所做的这种贱买贵卖的买卖。新中国成立后,该行当很快被委托商行所取代,其中大部分旧货商人成为委托商行的职工。

当年后门桥南边路东就是地安门委托点

委托商行和典当行还是有区别的。典当行是您遇着事着急用钱把东西压上,从那拿钱救急,过后还可以赎回来。但过了当期就是死当了,押的东西也就是人家的了。所以,委托商店就是那时候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因为它方便灵活,很适合当年的老百姓。

委托行收购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托,相比之下比卖给店里贵一些,双方商量一个合适的价钱,货物卖出后商店收点手续费。再有就是直接卖给委托商店,拿钱走人。商店卖多少钱你就甭管了,卖不出去是它的事。所以说,卖的东西五花八门,多是百姓家里的生活用品,很少有新东西卖。什么旧衣服,皮袄,被褥,什么都卖。手表,怀表,相机,留声机,眼镜,乐器,打字机,烟嘴,钟表,想看什么有什么。虽然都是旧货,但也还真有好东西,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淘宝的好去处。

为什么选择去委托商行呢?因为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商品都是统一生产,统一调配,没有任何特色可言。只有委托商行,都是各家各户的陈年老货,品种繁多,年代各异,各具特色。百姓往往因生活所迫,急需用钱,才将家中的陈货拿到委托商行来,其货品中常有一些物美价廉的“时髦”产品。如此,店里经常弥漫着一股卫生球味儿。

当时地安门委托商行旁边是旧家具门市部,与委托商行是一家。因地安门历史上,周边地区多住有皇亲国戚,所以那时经常有大户人家在“文革”中被扫地出门,遣送回乡,发配到农村劳动等,所以便将家具廉价出售。那时候人们手上没钱,也不懂得什么是好东西,都是以实用为目的。一张硬木八仙桌作价七、八块钱,跟白捡得差不多。

那时在委托商店经销的商品中,最受顾客青睐的是被人们习惯称之为“三大件”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除此之外,照相机、皮衣、呢毛料、服装鞋帽以及自行车轮胎、日用百货、座钟挂表等各种轻工产品也都是热销商品。如果购买者识货、懂行、运气好,便可买到物美价廉的称心货。

今年已经70多岁的关先生回忆说,1970年我刚参加工作,收入低,因此便经常在上下班途中逛委托商店,搜寻需要的便宜商品。他穿的第一双新牛皮鞋,就是在委托商店花5元钱买到的。当年一辆八成新的“飞鸽”自行车,只花了80元钱就买到手的。不仅是便宜,而且还不要工业卷、不用凭票(当年买自行车要凭有自行车票,在单位抓阄获得)。

地南门外大街即景

地安门居民崔大妈说,说实在的,如今家里捐助灾区的衣物,比当年委托行里的旧货都不知要强多少倍。现如今,取代委托商行的是当铺,但所当商品多是高档的、值钱的,或珠宝玉器,或汽车房子,而那些姥姥不疼舅舅不爱,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物件,便流向了旧货市场。以收藏为幌子,上当受骗,还说您打眼了。

如今的地安门委托商行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店面改为经营服装的商店,丝毫看不出当年的影子,经营的商品也都是新产品。(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