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怠书不怠

和一群小年轻等到17:30才坐上大巴。
回来然后继续日常。也专注地忙碌了一会。
22:50,还是决定写点什么,简单点也行。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今天还没有看《苦难辉煌》的十一章。
早晨推荐了近期甚是喜欢的四本书:《苦难辉煌》《文化苦旅》《必然》《卢克文作品》。
老实说,我也已经一年左右没有认认真真地精读过一本书了。所谓的精读,当然不是一年读完多少本那样的豪言壮志,而是真正爱上一本书、喜欢上一个作者,进而将书本中的精华吸收进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里那般。这样的书,不会太多,也不用多。
写之前,总觉得还有什么没干。
原来是还没有买书。
本就便宜的书籍在今天更是半价。
其实,男孩子普遍喜欢历史、进而对历史人物尤其是代表性成功人物很感兴趣。
加之通过《苦难辉煌》的只言片语,突然认识到了王夫之的牛掰。说来也奇怪,以前学历史,怎么就没能认识到王夫之、王阳明、于谦这些人的厉害之处呢?又或许是因为课本上只是一带而过,让人漏掉了一些切入点。
真正知道王阳明和于谦的厉害,当然是在看过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之后。从此佩服地五体投地。他们都在国家危难之际力挽狂澜,展现出了惊人的能量。不过,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更是不得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造就了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
至于了解曾国藩,应该归功于大学语文老师,好像是曾公的迷弟,围绕着他给我们布置了一学期的作业、甚至写了论文。还有应该就是听过百家讲坛的缘故。
毫无疑问,两本书名都包含了一个“苦”字。
余秋雨先生强调,所说的“苦旅”并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指创造之苦——由创造之苦连接成了人生旅途,这便是文化的宿命。我想,他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各大古文明的一系列重要文化遗迹,也是苦的,只不过他并不觉得苦。
金一南教授所说的“苦”是真的苦,是历经枪林弹雨、前有强敌后有追兵、九死一生、甚至是看不到星星之火的苦。不过,正是因为付出了巨大牺牲,党史才更加辉煌无比、彪炳史册。这本书体系完备、历史细节详尽,可读性很强,耐人寻味。
《必然》这本书虽然只是翻了翻,但是感觉跟以前读得外国作者书籍不一样,读得下去,也值得一读。或许,保持敏锐、运用大脑深度思考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人怠书不怠。
来或不来,书就在那里,有增无减。
书呆人不呆。
但凡来了,书就不只是在那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