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化儒学、封禅泰山,汉武帝神化皇权的两大行动--秦汉史话25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115,《秦汉史话》连载25,欢迎收看。

01、尊立泰一

汉武帝热衷鬼神之祀,早在他即位之初,一些儒生希望他举行封禅大典和改制。当时因窦太后反对只好暂时将它搁下。然而汉武帝迷信方士,企望通神成仙,寻求长生不死,因此祀神求仙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尤其在建设至尊的“泰一”神方面,汉武帝更是费了一番心力。

所谓“泰一",秦朝时,即称为“泰皇"。它与“天皇”、“地皇”,并称“三皇"。这是秦汉时流行的三个天神,但是把泰一神提高到至尊的地位,成为汉家尊奉的上帝神,应该说是汉武帝的功劳。

到了汉武帝的中后期,随着汉王朝在政治、经济领域的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建设汉家的至上神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六月,汾阴(今山西河津南)出土一个大鼎,公卿大臣视如“宝鼎",都认为是一种祥瑞。汉武帝打心里高兴,下令将它迎至甘泉。

一时,朝野议论纷纷,官吏们都说,“泰帝(伏羲) 兴神鼎一,一者壹统,天地万物所系终也。'

方士则认为,“宝鼎出而与神通”,应举行封禅典礼,“上封则能仙登天矣"。

这两种意见从不同角度提出神化皇权, 可谓殊途同归,迎合了汉武帝强化皇权的需要。

就在这时,有人再一次建议说,五帝是泰一的辅佐,应该立泰一神,由汉家天子亲自祭拜。当时,尽管汉武帝“疑未定”,但是建立至尊的泰一神的政治气氛,无疑已经成熟了。

元鼎五年(前112),汉武帝正式在甘泉建立泰一坛,祭坛共分三层,五帝为泰一辅佐,其坛降格一等,环绕在下面。其中青、赤、白、黑四帝,各自按东、西、南、北方排定。只有黄帝,置于西南方。

祭泰一的祝宰别具一格,身穿紫色绣衣,祭五帝穿的各如其色。同年十一月,汉武帝举行隆重的郊礼,亲自祭拜泰一神,正式钦命泰一为汉家至尊的上帝神。至此,“泰一”作为汉王朝至高至尊的“国神”,终于被塑造成功。

汉武帝在不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统治的同时,又将这种政治触角伸向宗教神学的领域,他苦心孤诣建设的泰一神渗透着更深的政治内涵。

所谓“泰一', “泰”者大之极,“一”者壹统也,以五帝为佐,即辅臣之谓。用司马迁的话形容,即“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般,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 。

既然“泰一” 成为至尊的上帝神,那么作为上帝代表的汉武帝,自然是“极权”和“至尊”的化身了。

汉家至尊的上帝神确立之后,汉武帝认为所得“宝鼎”,乃 “受命”天子的祥瑞,决定按古礼举行封禅。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宿愿,也是汉家立国以来的盛典。

到泰山祭天地既能“成仙登天',又可以进一步神化汉家皇权,汉武帝为之等了30年。元封元年 (前110)冬,汉武帝根据“先振兵释旅,然后封禅' 的古礼,乃兴师动众,"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他们自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出发,出长城,登单于台,至朔方,又临北河。

汉武帝这次巡行北方,以重兵压境之势,逼劝匈奴臣服汉朝。单于闻讯大怒,杀了汉朝使臣,却不敢轻举妄动。汉武帝“威震匈奴”之后,即回师释兵须如。

接着,千同年正月,汉武帝礼祭中岳太室,又东巡海上,并派 数千人人海求蓬莱神人。至四月,武帝回到奉高(今山东泰安 东),准备登泰山,举行封禅典礼了。

但是,这封禅的礼仪,儒生与方士说的,各不相同,而且很难施行。于是,汉武帝用祭泰一神的礼仪,上封泰山;又用祭后土的礼仪,在泰山下的肃然山行禅礼。之后,汉武帝回到奉高,在旧时的明堂里,接受官员们的祝寿。

汉武帝封泰山之后,又东游海上,北至竭石,经辽西,历九原,于五月回到甘泉。据《史记· 平准书》记载,为了举行这次封禅大典,汉武帝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各地预建道路桥梁,修缮行宫殿宇,沿途设供迎候。汉武帝所到之处,赏赐大量财物,仅用帛一项,即达百余万匹,花费的钱财以巨万计。

类似的大规模的封禅巡行,后来又举行过几次,耗费的财物也相当可观。

汉武帝步秦始皇后尘,建汉家封禅,终于上封泰山之巅。这仅仅是根据古礼而举行的大典,表明汉武帝是得了符瑞的“受命”天子。

汉武帝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创建汉家至尊的上帝神,却是现实的需要。这就是借助神权,以提高和强化皇权。他所建设的至高至尊的上帝神,即所谓“天”,董仲舒即为之作了理论说明。

02、神化儒学

随着西汉中央集权的发展,一种为巩固这种封建统治的思想理论便应运而生了。这就是董仲舒所创立的新儒学。新的儒学以《春秋》公羊学为核心,兼取刑名及阴阳学思想,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神学思想体系。在汉武帝时期,它取代了黄老之学,成为当时的正宗思想。董仲舒也因此成为西汉中期著名的一代儒宗。

汉文帝即位那年(前179),董仲舒出生于广川(今河北景县董故庄)。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文景时期度过的。当时诸家学派先后继起,学术文化空气十分活跃,尤其那股针砭秦政之败的社会思潮的兴起,使一度遭遇劫难的儒家思 想得到了广泛宣传,儒学逐渐为世人所重视。汉文帝立了《诗》、《书》两经博士后,儒家的学术地位,又进一步提高了。

董仲舒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走上了研读儒学的道路,并以治《春秋》公羊学闻名于世。

《春秋》是经孔子删订而成的一部编年史,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后来,解释它的著作相继出现,《春秋公羊传》就是其中一种。相传《公羊传》的作者公羊高,是孔子的学生子夏的弟子。《公羊传》根据口传记述,汉初才编写成文,它着重于阐释《春秋》 大义,便于学者穿凿附会和引申发挥。

董仲舒潜心于《春秋》公羊学,居然“三年不窥园”,将全部精力都用在经学上。到汉景帝时期,董仲舒终于获得“专精于述古”的声誉,被任命为《春秋》博士。汉代的博士,可以招收弟子,传授经学。于是董仲舒下帷讲诵,培养门徒,成为拥有数百名弟子的大经师。

汉武帝即位之后,董仲舒应召来到长安,参加贤良文学对策。他在对策中提出了“独尊儒术”的主张,将当时正在兴起的尊儒热潮,涂抹上一层浓厚的政治色彩,加剧了汉家统治集团内部的思想斗争,而董仲舒则成为这场尊儒抑道的急先锋。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等论著,系统地论述 了他的封建神学思想,以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董仲舒根据儒家的政治思想,强调实行以“礼乐教化”为主要内容的“德治”,认为这是达到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他用阴阳五行的思想,解释“德治”乃是上天的本意,从而为行“德治” 寻找理论根据。

董仲舒说:“天道”最主要的,莫过于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阳“以生育养长为事”,这是“天意”的安排,所以“王者承天意以从事”,就应该“任德教而不任刑”。但是,“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这就是说,帝王承“天意”行事,应强调以“德教”为主,而以刑罚为辅。

根据周秦的经验教训,他认为汉继秦之后,应及时改弦更张,即所谓“更化”,主张以德化民,废弃严刑酷法。他提出兴太学,培养“贤士”,这是“教化之本原”。

董仲舒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又主张限制对人民的剥削。他说:官吏“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以“众其奴婢,多其牛羊,广其田宅,博其产业' ,结果 “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 ,这是造成刑罚日蕃而奸邪不止的原因。

董仲舒认为,《春秋》主张“大一统”,诸侯不得自专,必须服从天子的统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今学派很多,指意不同,朝廷“无以待一统”,加以法制屡变,臣下无所适从。因此,董仲舒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所提出的“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帝王的绝对统治。

为了进一步强化“君权",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给天人关系涂上一层“圣光”。

本来“天”是自然现象, 董仲舒却宣称“天”有意志,是主宰世界的至高无上的神,又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因此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都是“天”的意志的表现。“天”和人能够感应相通,“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董仲舒既神化了“天”,又把“天”与人的关系沟通了。

对“天”的神化,为的是对人的神化。董仲舒宣称,“天” 不仅创造了人类,还为人类安排了君主。帝王受命于“天”,是秉承“天意“统治天下的,因此称为“天子"。董仲舒论证“君权神授",帝王成为“天意”的代表,自然就具有绝对的统治权威。

董仲舒从天人关系出发,又根据“阳尊阴卑”的思想,建立一套“三纲”、“五常”的伦理学。他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阳尊阴卑”,所以“臣、子、妻"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这三者的关系,称为“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即所谓“三纲"。

实际上,董仲舒利用封建神学理论,论证了“三纲”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用“天”这个至高无上的“神权”,强化“君权”、“父权”和“夫权”,从而为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制造了神学的理论根据,形成维护封建统治的“四权”。

同时,董仲舒又将仁、义、礼、智、信“五常”,作为处理人伦关系的原则。

与此同时,董仲舒还提出“天道不变”说。他认为,帝王的统治秩序和伦理道德,是从“天”那里来的,“天”是不变的,所以帝王的统治秩序和伦理道德也不会变化。在他看来,朝代的更替,制度的改变,都是周而复始,其本质如故,不过是新帝王即位,重新受命于“天”的表示。所以,董仲舒的“天道不变”说, 论证了封建统治秩序永恒不变,以维护西汉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

董仲舒为加强皇权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曾经被任命为江都王刘非的国相。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二月至四月,辽东高庙和长陵高园便殿相继发生火灾,董仲舒推论属于灾异之变。他刚刚拟就的草稿,被中大夫主父偃发现,并上奏汉武帝。汉武帝召集诸储讨论,认为其中“有刺讥”,因此被下狱治罪,后来才被赦免出狱。

武帝元朔四年(前125),由于公孙弘的建议,董仲舒被任命为胶西王刘端的国相。刘端是汉武帝之兄,为人残暴,专横跋扈,过去朝廷派去的国相及官员,或者被控告,或者被毒死,遭杀伤的二千石官员甚多。这是一份苦差事,董仲舒唯恐时间长了,将遭致不测,便借病辞去国相。此后,他“以修学著书为事”,但涉及朝政问题,汉廷常常派人到他家中询问,仍然可以对朝政施加影响,直至太初元年(前104)死去。

董仲舒所创立的一套完整的封建神学思想体系,是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发展的产物;它成为维护这种封建统治的思想武器,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极其深远。

如果说秦王朝单纯依靠暴力,实行严刑酷法的奴役,造成了秦朝短祚的结局,那么汉武帝利用封建神学,于暴力之外又加思想钳制,则是他实施文治武功的成功之处。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余年之久,无形的封建思想钳制,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而在这一方面,汉武帝及董仲舒,都起过重要的作用。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秦汉史话》。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十多位大多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