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练习:第四单元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
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
题组一 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
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雨水利用系统,不仅可以增加地下水的补给,还能节约草地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读雨水利用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雨水利用系统增加地下水的补给,直接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 ( )
A.地表径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
2.北京市大力建设雨水利用系统,可以( )
①减少内涝的发生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减轻交通压力 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6年12月23日,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行政办公区被列为海绵城市试点区域。读海绵城市雨水收集与释放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3.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减少雨水下渗 B.增加地下径流
C.减少地表蒸发 D.加快径流速度
4.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缓解( )
A.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
B.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
C.水资源的地区使用不均
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5.通州区建设海绵城市,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还有( )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题组二 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动方案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农村住宅的设计图,收集的雨水可经雨水过滤池过滤后再利用。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该农村住宅设计雨水花园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洪水威胁
B.缓解水资源紧缺
C.改善生态环境
D.减少风沙危害
7.最适宜推广使用该农村住宅设计的地区是( )
A.华南地区 B.西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北地区
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是指将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中间的隔离绿化带设计成低于道路表面50~300毫米,该设计能有效地将道路上的灰尘和雨水收集进绿化带。下图为武汉市为打造海绵城市而建造的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照片。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8.设计绿化带下沉深度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地势起伏 B.降雨量及降雨强度
C.土壤入渗率 D.绿化带面积
9.武汉市打造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主要目的是( )
A.补给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
B.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C.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城市气候
D.削减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
在经历强降水过程时,一些城市就会发生严重的内涝,以京、津两城市最为严重,城市内涝的发生与城市的水循环密切相关。下图为某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2.(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内涝严重,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不断增多
②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增大,地面渗透能力下降
③城市多地处平原或谷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积水
④城市河湖的蓄洪、泄洪和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偏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一批重点城市修建了管道口径小、埋藏浅的“地下管网式”排水系统。这些城市在大雨之后常出现积水回流现象,积水从管道口喷涌而出,溅起半米多高的泥浆。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
)城市积水严重,主要是人类活动干预了水循环的( )
A.蒸发环节 B.降水环节
C.下渗环节 D.径流环节
4.(
)我国大部分城市不适合修建苏联的“地下管网式”排水系统,主要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城市( )
A.降水量大,季节分配不均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经济发达,污水排放量大
D.人口稠密,建设用地少
题组二 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动方案
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成都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
)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哪个环节影响最明显 ( )
A.下渗 B.地表径流C.降水 D.水汽输送
6.(
)活水公园中的荷花池在建设海绵城市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 )
A.美化城市环境 B.缓解城市内涝
C.调节小气候 D.保护生物多样性
六盘水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被石灰岩山丘环抱,有水城河穿城而过,以凉爽的高原气候著称。六盘水城市人口密集,在6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了约60万的人口。为了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建设完善的生态基础设施,城市景观设计师们利用水城河串联起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即绿色海绵体系。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
)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
A.水汽输送速度加快
B.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
C.地下径流不断减少
D.水循环的周期逐渐延长
8.(
)自绿色海绵体系建立以来,六盘水的城市内涝频率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绿色海绵体系的( )
A.水域面积显著增大,蓄洪量增加
B.各种水体相互贯通,提高泄洪能力
C.植物多样性提高,利于雨水下渗
D.调节气候功能增强,暴雨频率下降
单元活动综合拔高练
选考练
考点 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动方案
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
A.10~15千米 B.15~20千米
C.20~25千米 D.25~30千米
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3.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深度解析)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模拟练
选择题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种有灌木、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
)雨水花园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蒸发
2.(
)图中暗管的作用是( )
A.及时吸收下渗的雨水
B.及时排出下渗的雨水
C.收集可利用的地下水
D.加速地下水的净化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在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上海市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3.(
)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
4.(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提高江河水位
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全解全析
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
基础过关练
1.D |
2.A |
3.B |
4.B |
5.C |
6.B |
7.C |
8.B |
9.D |
1.D 雨水利用系统增加地下水的补给,直接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下渗。
2.A 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雨水利用系统,有利于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雨水利用系统促进了城市绿地建设,有利于减轻热岛效应,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与减轻交通压力无关。
3.B 读图可知,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海绵城市会减缓径流速度,由于土壤中含水量增加,将增加地表蒸发。
4.B 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将雨季的雨水储存起来,并在旱季释放出来,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缓解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
5.C 海绵城市的建设,利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提高地下水位,缓解因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出现的地面沉降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增加了绿地面积,降低了市区温度,减弱了城郊热力环流;海水倒灌主要与河水水位下降有关;酸雨污染是大气污染问题。
6.B 根据材料“收集的雨水可经雨水过滤池过滤后再利用”分析可知,该农村住宅设计雨水花园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水资源紧缺,故选B。
7.C 根据上题可知,该农村住宅设计雨水花园主要是为了缓解水资源紧缺,所以该农村住宅设计最适宜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推广,结合四个选项可知,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但是西北地区降水量小,该设计不太实用,所以最适宜推广使用该农村住宅设计的地区是华北地区,选C。
8.B 由材料分析可知,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是一种生态环保的雨水蓄渗设施,由于各地降雨量、土壤渗透系数等的差异,各地设计绿化带下沉深度时,也应因地制宜。其中降雨是主导因素,降雨量及降雨强度直接影响绿化带下沉深度。故选B。
9.D 武汉市夏季降水量大,城市内涝问题时有发生,城市排水系统有待改善,所以武汉市打造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主要目的是削减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故选D。
能力提升练
1.B |
2.D |
3.C |
4.A |
5.B |
6.B |
7.B |
8.A |
1.B 图中甲与人工降水箭头指向相同,表示降水;乙指向地下水,表示地表径流;丙从地表天然水体指向水汽输送,表示蒸发;丁表示跨流域调水。故选B。
2.D 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增大,地面渗透能力下降;城市河湖的蓄洪、泄洪和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偏低,②④正确,选D。特大暴雨不断增多和城市多地处平原或谷地属于自然原因。
3.C 城市化过程中,地面硬化改变了地表性质,从而减少了水体下渗,因而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积水严重。
4.A 苏联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量较小,排水量较小,不易积水,也不易产生回流,而我国大部分城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产生洪涝灾害,排水量大,易积水,易产生回流,因此我国大部分城市不适合修建苏联的“地下管网式”排水系统。
5.B 图中显示,降雨主要通过分流井进入沉淀池,或者通过调蓄池经净化处理后回收利用,很显然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地表径流。
6.B 图中显示,降雨主要通过分流井进入沉淀池,再经过小溪流入荷花池,而荷花池可以增加下渗量、蒸发量等,从而大大减少地表径流量,起到缓解城市内涝的作用。
7.B 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利用水城河串联起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故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是生态净化系统的一部分,可调蓄径流,使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B项正确;不影响水汽输送速度,A项错误;下渗增加,地下径流不断增加,C项错误;水循环的周期可能变长,但不会逐渐延长,D项错误。
8.A 自绿色海绵体系建立以来,六盘水的城市内涝频率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绿色海绵体系的水域面积显著增大,蓄洪量增加,A项正确。
单元活动综合拔高练
选考练
1.B |
2.C |
3.D |
1.B 图中三条折线分别代表1989年、2002年、2015年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不透水面比例,分别比较10~15千米、15~20千米、20~25千米、25~30千米的区域,可以很直观地看出15~20千米区域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也说明该区域内城市化速度最快,B项正确。
2.C 不透水面的增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阻止了雨水的下渗,地下水位会下降,地表径流会增多;由于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会减少;地面的硬化使得城市整体空气湿度降低;硬化的地面与绿地相比,增温速度更快,地表气温会升高,故①③说法错误,②④说法正确,C项正确。
3.D 增加绿地面积,可有效增加雨水下渗,利于“海绵城市”建设;上海本身耕地少,退耕恢复湿地,作用有限,不能很好地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铺设防渗路面不利于雨水下渗;完善排水系统,加速地表径流下泄,不利于雨水收集。
名师点睛 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通过管网、泵站外排,缓减城市内涝问题。
模拟练
1.C |
2.B |
3.D |
4.A |
选择题
1.C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雨水花园是用于汇聚来自屋顶或地面雨水的,因此直接影响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故选C。
2.B 图中暗管位于排水砂砾层,与排水砂砾层功能相似,均可以及时排出下渗的雨水,B项正确。暗管并不能及时吸收下渗的雨水、收集可利用的地下水,也不能加速地下水的净化,A、C、D项错误。故选B。
3.D 该“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D对。
4.A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内涝发生;经过净化的雨水可以再利用,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汇入江河的水减少,江河水位会降低;增加了绿地面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热岛效应。
END
更多的试题扫描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
海宁中学地理组【知识星球】
海宁中学地理组【小红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