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书法和王献之的书法,哪个比较好?

我是“”快乐书法营”,专挑难题来回答。

关于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那个比较好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几个方面来观照:

第一、首先,我们要排除一些俗传的所谓“天下第一”等出自何人之口无法考证,也不合艺术规律的隧道声音的干扰,以及皇权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考量,而有意鼓吹的夸大之辞的蒙蔽。

一种书法风格,书法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在一个时期内,可能当时极其好尚,但到另一个时期,反而非常厌恶。比如米芾学习二王,初期日日临习不辍,连他的斋号,都叫“宝晋斋”。但后来就持批评态度,自己又说“一洗二王恶札”!(宝晋斋《英光集》)那么,他前面说王羲之天下第一之类的话,后面就完全否定了;至于唐太宗李世民、梁武帝萧衍,则完全出于“成教化,助人伦”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考量,极力鼓吹王羲之,贬低王献之,则明显是睁眼说瞎话。比如李世民同学,一边捧着王羲之,贬低王献之,自己的书法,学的却是王献之。他的《温泉铭》,几乎就是王献之书法的翻版。说一套做一套,是古代帝王的常规操作,因此,帝王推荐的书籍,帝王吹捧的人和事,不可全信,最好不信。呵呵。

第二、王羲之、王献之书法,代表传统书法中“内擫”、“外拓”两种不同的书法风格。艺术的不同的风格,只有异同之辩,没有高下之分。

回顾历史,汉字的结体,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外拓,结体圆转,外轮廓线略向外弯曲,成铜鼓状者,与之相应的,笔致开张,点画线条一般都偏圆,不很强调起笔和收笔的裹束,两端与中段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

(王献之《淳化阁帖》选字,外拓风格)

二是内擫,结体方折,外轮廓线略向内弯曲,成腰鼓状者,与之相应,笔致紧敛,点画线条一般都偏方,强调起笔和收笔的裹束,两端与中段的粗细变化较大,一般两端粗于中间。

(王羲之《兴福寺碑》选字,内擫风格)

内擫沉静,外拓奔放。不同性格,不同好尚的人,在继承前人风格的取法方向上,就不相同。

包世臣《艺舟双楫》说:

右军(王羲之)真行草法皆出汉分,深入中郎(蔡邕,东汉大书法家,擅长隶书);大令(王献之)真行草法导源秦篆,妙接丞相(李斯,战国末秦书法家,擅长篆书。”

一句话就道破了他们父子俩的传统渊源。

王羲之书法的法源,来自隶书(当然也有章草的承袭)。因此他的笔法,往往在转折处多方,大多笔笔另起,比如有名的《十七帖》,《圣教序》,这样的字例非常多;其行书,往往也是如此;结体偏方正,但一改隶书、章草的横势为纵势(如不然,怎么会有创立新体”之说)。其行书的显著特征是:少圆转多方折,正直为主,斜曲为宾,字的四周笔画向内弯曲,结构造型表现为闭合性。

(王羲之《圣教序》局部)

王献之书法的法源,来自篆书,其笔势连绵不断,转折韧劲而多圆,盘曲摇曳,外感柔美,内蕴坚韧,篆籀之意,粲然在目。字的造型凝练而放逸,新意异态时出。正者特正,斜者更斜,长者特长,短者更短,奇异诡谲,变化莫测。笔形字型,别于大王,富于大王,字的造型表现为开放性。

(王献之《不审帖》局部)

小王的历史性贡献,为大草狂草之滥觞。后世所见连绵大草,不外乎出自小王。

如果王献之书法没有特别过人之处,以古人尊老抑小的一贯作派,书法史上就不会有他的什么地位。

我们看《淳化阁帖》,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与二王同时代的书法家,以及之前近一百年左右的许多书法家,他们的书法水平,绝对不亚于二王父子。说王羲之“增损古法,创立新体”,总感觉历史选择性的抹杀了一些人对传统书法的贡献(这里面,帝王的好尚又起了多大的作用呢。因为下这个结论的人,就是唐开元年间的书法理论家张怀瓘的《书断》)。张怀瓘是唐开元年间人。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同学的年号。李隆基,史载其通音律,善书法。他是王羲之的忠实粉丝。李隆基传世的书法作品《鹡鸰颂》,完全是王羲之《兰亭序》笔法。但李隆基同学,把兰亭笔法,写的很富态。李隆基同学喜好丰腴,找老婆也要找杨玉环这样珠圆玉润的。个人的喜好,反映到书法风格上来了,有没有?

下图是李隆基《鹡鸰颂》真迹。大家感受下。

(张怀瓘是和李隆基同时代的人,即使想说点公正话,就问他敢吗?)

(下面两图为《淳化阁帖》选字,二王的字例,属于个别)。大家感受下。

第二看后世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的评价。

首先,张怀瓘《书断》说:

“逸少(王羲之字)乘真行之要,子敬(王献之字)执行草之权。”

指出二人的擅长不同。

大王擅长行楷,基本上字字独立,中规中矩;小王擅长行草,痛快淋漓,为“一笔书”之祖。

其次,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录》说:

“大令善隶、稿,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

指出二人的风格取向不同。

张怀瓘《书断》也说:

“若逸气纵横,则羲谢于献,若簪裾礼乐,则献不继羲。”

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书论》说:

“大令用笔外拓而开扩,故散朗多姿,右军用笔内擫而收敛,故森严而有法。”

指出二人各有长短。

我们看二王父子的字例,说明上述分析评价,都是非常中肯的。作为两种风格的典型,当然无法评定其高低优劣。

唐太宗李世民《羲之传论》赞誉大王的字为“尽善尽美”,而对献之却大加贬斥,说什么“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如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枒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赢而不放纵。兼斯二者,固翰墨之病欤”,如此不符实际地瞎胡说,其真实意图是啥?就不用说了。

我们看大王风格的忠实继承者,欧阳询的行书,恰恰符合李世民对王献之评价的某些特征。有木有?

(欧阳询《张翰帖》)

三、看后世的传承,以及传承者的历史贡献。

大王内撒,小王外拓,写法不同,对后世影响的程度也不相同。

首先,就书写过程来说,手腕的运动,圆转外拓是顺的,翻转内擫是逆的,顺则快,逆则慢,因此,写圆比写方快。

张怀灌《书议》说:

“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

因为外拓比内擫写得快,写得自由,更符合草体“以趋简约”的本质,所以流传也就更广、更普及,影响更大。

其次,就书写风格来说,内擫的行笔以直线为主,朴质无华,外拓的行笔以曲线为主,婀娜华丽,书法风格的发展大势是古质而今妍”(《书谱》)。因此华丽的外拓法当然比朴质的内擫法更受后人的青睐。(说句笑话,流行的江湖体,老干部体,全都是外拓法啊!哈哈)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毫无疑问,小王的影响超过大王。

萧子显《南齐书·刘休传》说:

“右军之体微古,不复贵之。”

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说:

“比世皆尚子敬书,元常继以齐代,名实脱略,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

大王去世,大约在东晋中叶的晋穆帝(公元343*361)年间,离晋亡尚有五十余年,再经过宋的六十年,齐的二十四年,到陶弘景和梁武帝的年代,总共一百四十余年,王羲之书法在这段时间内,几乎要被小王压倒;梁以后,历朝历代著名书家的风格,也以外拓为主。

张怀璀《书议》说:

“子敬后,羊(羊欣,南朝宋时书法家)薄(薄绍之,羊欣同时代后书法家)嗣之。宋齐之间,此体弥尚。谢灵运尤为杰出,近者虞世南亦工此法。

从两种不同书法风格的后世继承来看,书法史上声名如炸雷轰响的唐颜真卿、张旭、怀素、都属于外拓风格;再后,明傅山,王铎等等,书风都属于小王外拓一路。

相对来说,大王的内擫行草,则比较冷落。唐朝的欧阳询,五代宋初的李建中、元代的杨维桢,明末清初的张瑞图和黄道周。名家屈指可数。

总而言之,古往今来,整个行草书法史上,外拓的势力远远超过内擫,王献之的影响,要比王羲之大得多。

但当代的人,由于曾经有过几十年的文化断层,也因为绝大多数人对书法史,对书法的不同风格理解不全面,不深刻,产生题主这样的疑问,也是能够理解的。

谢谢您的阅读。觉得回答不错,就请点个赞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