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防止“买而不读,读而不精”
《人民政协报》2021年10月25日发表我的“一言难忘”专栏文章《读书要防止“买而不读,读而不精”》——
生命是短暂的,在彼岸世界里,没有人会被问起他曾经读过的书籍的数量。因此,用那些毫无价值的阅读来消遣时光既不明智又毫无益处。在此,我想到的并非那些糟糕的书籍,而首先是阅读自身的质量。
——(德)赫尔曼·黑塞
黑塞是194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一位阅读量惊人的大作家,他曾经先后发表过3000余篇书评文章,也就是说,他认真细致读过的书,就达到了3000本以上了。他浏览过的书当然更是远远超出他撰写的书评数量的。关于阅读,他也有许多真知灼见。他主张读书就要读好书。既然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如何让有限的生命有品质,就应该读那些有品质的书籍。那些没有价值的书,就像那些垃圾食品,不仅对人的健康毫无益处,更会伤害我们的身体。那些糟糕的书籍,不仅对我们的心灵毫无益处,也会伤害我们的心智。阅读的高度决定精神的高度,读经典的书,有价值的书,也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有品质,更加高贵华丽。所以,他主张每个人都要尽可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质量。
买书又有读书的时间,这是最好的现象,但是一般人往往是买而不读,读而不精。要求读书的人记住他所读过的一切东西,犹似要求吃东西的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保存着一样。在身体方面,人靠所吃的东西而生活;在精神方面,人靠所读的东西而生活,因此变成他现在的样子。但是身体只能吸收同性质的东西,同样的道理,任何读书人也仅能记住他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适合于他的思想体系,或他的目的物。任何人当然都有他的目的,然而很少人有类似思想体系的东西,没有思想体系的人,无论对什么事都不会有客观的兴趣,因此,这类人读书必定是徒然无功,毫无心得。
——(德)叔本华
“买而不读,读而不精”,是我们每个读书之人经常出现的毛病。其实,前者不是大问题,后者才是真毛病。对于那些渴求知识,勤于学问的人来说,这个“毛病”恐怕也是一下子很难改变,甚至有些人一辈子如此。我遇到的学者都有这样的感叹,家里的藏书一辈子都读不完。本人也属于这种类型。比这个“毛病”更大的真正的毛病,是只读书不思考,只能照着别人的葫芦去画瓢。费尔巴哈曾经说过,人是他自己食物的产物。吃什么我们就成为什么,在身体方面,我们的饮食结构决定了我们的躯体发育成长;在精神方面,我们的阅读高度决定了我们的精神高度。同样,我们与食物之间是有着某种秘密的联系的。许多人对食物都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口味,我们的身体往往只吸收自己身体需要的“同性质的东西”,我们的精神也喜欢吸收与自己的思想体系“同性质的东西”。但是,也有一些人没有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口味”,许多读者也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这个时候,他们的阅读往往也就会缺少方向感,缺少意义感,缺少能够统领他们阅读的灵魂性的框架,结果自然徒劳无功,毫无心得。所以,要真正地读好书,一方面要“放空”自己,全面正确地了解和把握书中的观点与内容,另一方面也要“以我为主”,把书中的内容经过自己的审视,作为建构自己大脑的原材料。
当我们问别人“你在读什么书?”时,有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相似之处,有时我们会发现我们不同的地方,有时我们会发现被隐藏的共同爱好,有时我们会打开探索新世界新想法的大门。当怀着真诚的好奇心时,“你在读什么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其实是在问“你现在是谁?”“你正在变成谁?”
——(美)威尔·施瓦尔贝
我们与朋友见面时,嘘寒问暖打招呼,经常会问:“最近去哪儿啦?”“最近忙什么啦?”一般很少会问:“最近你在读什么书?”施瓦尔贝说,其实我们应该多问问这个问题。他说,“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可以改变生活,为被文化、年龄、时间和空间分割的人们创造一个共享的宇宙。”他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有一位奶奶与外地的孙子定期打电话,通常问他学校怎么样,今天过得好吗?孙子总是简而言之:很好,挺好的,没有什么,没事。但是有一天奶奶问:最近在读什么书?孙子告诉她刚刚开始看《饥饿游戏》。这是一本反乌托邦的青春系列小说。奶奶第二天就去买了这本书读。下一次电话的时候,奶奶与孙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讨论人类需要面对的关于生存与毁灭、忠诚与背叛以及善与恶等重要的问题。两个人有了共同的语言。作者说,当他们讨论《饥饿游戏》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只是祖母和孙子的关系了,而是“两个走在同样旅程上的读者”。记得有几位全国政协委员告诉我,汪洋主席在和他们谈话的时候,也经常问:“最近在读什么书?”“有什么好书推荐吗?”我想,这不是简单的寒暄,其实,也是在搭建一个真正的精神的桥梁。共同的阅读才能拥有共同的精神家园,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也才能真正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