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与中华文化之关系
[摘要]:中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六个方面分析中医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奠定了中医文化的基础;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和主干线的《周易》与中医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的“五行”学说来自中华文化;《道德经》所说“道”和“德”与中医的关系;《黄帝内经》是中国文化与中医相辅相成的结晶;现代中医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总之,中医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相互印证,相互关联。深入探讨中医与中华文化的渊源,对于发展现代中医药,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医 中华文化 黄帝内经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目前虽然有一些人认为中医不科学,有不可思议的玄机,有的人甚至呼吁要取消中医。但是经过2003年“非典”以后,群众仍然喜欢用中医药来进行治疗和防病保健。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有必要对中医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探究,以便正确认识和对待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文化,指导人们按照中华本元文化和中医的理论,进行以预防为主,倡导未病治疗学,中、西医融合与并重的整体治疗观点。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奠定了中医文化的基础
挽救、保护、发展中医,就不能不研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中医相互印证、相互关联的中华文化,主要包括:“两字文化”或“六字文化”。
有的哲学家将中华文化归纳为“两字文化”或“六字文化”。“两字文化”就是中医上讲的阴阳,阴阳一词始于一张没有文字说明的八卦图,就是两个符号,阴爻(一)与阳爻(一),原意蕴含着无极图,无极为太极以前的朦胧状况,它蕴藏着阴阳两气原始的气态,这个时期还没有到太极时期,典型的阴阳合抱的状况,也相当于老子讲的“道”(相当于盘古开天地的“浑沌”状态)。
二、“易”与“医”的关系
药王孙思邈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医”。言医首先就是《黄帝内经》,因为它是中国医学名著中的第一本“元典”,它和“道”与“易”是相通的。所以,有人说《周易》是中华文化的主干线,是中国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巨著。由此,《黄帝内经》就是中医人体生命科学的主干线,因为其基本观点源于《周易》,又相互照耀,即肯定事物的变迁,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更重视对立面的统一。同样,我们也可以从伏羲画的先天八卦图中悟出,易与天准、与地准、与人准,天、地就是自然法则。易字形寓阴阳、天地、日月、男女。它的含义简单说是一个简易(吸引)、变易(中和)和不易(排斥)的变化过程。变则通,通则久。
讲“易”字,易者平也,平常心是“道”,最平常莫过于“易”,易者变迁。“不易”是永恒的自然法则。“易”的中心是讲变,变是“生生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三、中华文化中的“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华本元文化的两大支柱之一。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五行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五行的相生关系,如木生火,东方属木、在人体五脏属肝,火能生土,土在中医属脾,脾为后天之本。这和西医“脾”的功能完全不一样,土生金,金生水,北方属水,在人体五脏属肾,肾为先天之本。还有五行相克的关系,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又形成了一个相克的循环图。“五行”还有相乘、相侮的关系。实际上,五行一词是后人加的,最早始于东汉儒学经典《尚书·洪范》一书之中。书中对“五行”的特性作了精辟的论述:“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四、关于“道”与“德”的学说
关于道,目前仍很难下一个合适的定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就是《道德经》讲的第一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这里面主要讲的是道,这个道,它既代表宏观世界的无限,又象征着微观世界的无极。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部以静制动和顺其自然的“天书”。顺其自然的意思不是不努力,而是要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它看着是静止的,实际上里面在动,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以否定思维来表达的哲学著作。它用不确切的方法表达了确切之义。君子重德,主张“不争之德”。因“德”是力的象征,叫“德力”。佛教一个德字,把佛法说完了,由此,过去人们称高僧为大德,恰如其分。“德为品德之用”。我们知道,中医讲心藏神,一切念头从心生,从心生到后面的果而结束,这就是因果关系。人生走的过程就是走的这个“德”字,德的多少也是缘。有了“德”就能“得气”。这种气,是正气,是浩然之气,《黄帝内经》中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奏,其气必虚。”
此外,中医讲“天人合一”,所以探讨中医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就不能不涉及到宇宙的一些其它领域。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个大学者,有一句话,“四方曰宇,往古今来曰宙”。宇宙一词就是始于此。宇表示空间,宙表示时间。宇宙是空间与时间的总体。宇宙里面95%是空间,但空间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充满着物质,单凭现在的认识和科学研究,还远不能完全解释其奥秘。
五、《黄帝内经》是中华文化与中医相辅相成的结晶
前面讲了与中医相关联的几个内容,不难看出《周易》是中国文化的主干线,由此而产生的《黄帝内经》就成了中医学的主干线,是中医灵活运用中华文化的典范。《黄帝内经》里面的大概内容:分为《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素问》一共是24卷,24卷又分81篇。《灵枢》是12卷,但是也是81篇。《黄帝内经》的基本学术思想:
1.源于漫长的医疗实践。自从有了人类以后,就有了对自己生理病理的初步认识,它是人类在漫长医疗岁月里总结出来的。
2.它是受古代哲学体系的影响。《黄帝内经》的主要理论体系有:(1)藏象学说;(2)经络学说;(3)病因和病机学说;(4)病症学说;(5)诊法;(6)论治;(7)养生学说等。
《黄帝内经》中又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个然其要一,就是阴阳,阴阳可以把世间万物都包括在里面,万物归一的“一”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意思;一指离合,不可胜数,不出离合,阴阳始终在一起的;二指一阴一阳,言阴阳之道始于一体,本于一阴一阳;三指阴阳变化之理,合之则一。阴阳是《周易》的三角地带,上面是太极,这边生阴,那边生阳,阴阳合起来又归一了,即能分能合,四指太极,“天地定位,日月运行,寒暑往来,阴阳出入,升降浮沉,是归为太极一气所生”。不管你是什么,它最后都万物归一。
《黄帝内经》还对人体生、长、壮、老等生命过程做了精辟的论述,突出了先天的理论渊源,为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了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并论述了肾精与五脏六腑之间,相互转化为用的辩证关系,为先天促后天,后天补先天的主要理论根据。中医认为,肾是生命活动的源动力。讲文化也是本元文化,也是阴阳文化,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六、现代中医与中华文化的灵活运用
前面讲了中医和中华文化几个直接相互印证和关联的问题。不难看出“医易相通”,“医易同源”的关系。因此,可以说《周易》是现代科技和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也是中医的总源头,唯木有本,水有源。它们的思维模式集中于运动观、整体观和平衡观。就医易而言,第一,是运动观相通。《周易》强调的是圆道,所谓圆道与中医的思维与整体观有密切的关系。他们都认为宇宙与人存在着圆的运动规律,如太阳东升西落,它有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等等。太极圆是圆道的缩影,是一种动态循环的整体观,阴阳与五行学说渗透了圆道的观点,是中华本元文化的两大支柱。第二,是整体观相通。易中的“人―自然―社会”,这三维观鉴定了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三维医学,三维观的实质是整体观。《黄帝内经》原始的系统论也源于《周易》。即谓“牵一发则动全身”,动态中的整体与协调,易中的八卦和六四卦的系统模式,对《黄帝内经》系统论的产生有着相呼应的深刻影响,如中医的阴阳理论和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与中药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则等。第三,指平衡观相通。易强调平衡观,强调综合对称,易中的八卦都是相对称的,如乾对坤,离对坎,震对兑,这都是相对立的。中医的平衡观正是建立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的,它包括人体内外的平衡,这个平衡也包括自然科学、人体生命科学与社会科学都要达到平衡。
阴阳的运动变化,代表着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是自然界的总规律。阴阳在中医学方面的运用是这样的,一是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外属阳、内属阴,背属阳,俯属阴,腑属阳、脏属阴,上半身属阳,下半身属阴”;二是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卦”;三是说明人体的阴阳变化,“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因为它有一个转化的意思,四是作为诊断和治疗用药的原则。若病人属内热之症,就需用一些寒凉的中药进行治疗。
总而言之,中医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财富。千年无数次的实践证明,中医不仅是一门文化,也是一种艺术;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科学;是中国人对全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的最大贡献,是最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它和中国的《周易》《道德经》《孙子兵法》同样重要。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原则,中医文化的现代运用,前景广阔,创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学和中药学,正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何顺.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广州出版社,2009.
[2]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何顺.老子[M].广州出版社,2009.
[4]何顺.周易[M].广州出版社,2009.
论文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11年第9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m.xzbu.com/9/view-10078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