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腊月下雪粮价贱,正月下雪去讨饭”,是啥意思?

前两天上网,看到了这么一句农村俗语:“腊月下雪粮价贱,正月下雪去讨饭”。当我看到这句农村俗语后,尽管认真思忖了好久,但还是没有能够思忖出这句俗语的意思来。于是,便向一位老农进行了请教,老农告诉我说,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这样的:

一、腊月下雪粮价贱

腊月是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份。“腊月”的“腊”通“狩猎”的“猎”,是古时狩猎的一个月份。在汉代应劭编著的《风俗通义》中说:

“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

由此可见“腊月”也称为“猎月”。

腊月到了时正值寒冬。民谚云:正是言之其冷。其意思是说:腊月是最寒冷的一个月份。而这种寒冷的天气是非常有利于冻死各种病虫害的,从而为翌年的粮食丰收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不过,过于寒冷的天气对于农业生产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为过于寒冷会导致越冬农作物遭受冻害,而农作物一旦遭受冻害,就有发生死苗的可能,所以,过于寒冷的天气也是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的。

雪是由水汽凝结而成的物质,当它降落到地面上之后,就会将大地覆盖,从而使大地免遭冷风的侵袭,进而能够变相提高地面上的温度。如果雪花降落在农田里,就能够保护植物不被冻伤,而且,当雪融化之后,还能够给植物提供水分。据测定,每1升雪水里,约含氮化物7.5克。当雪水渗入到土壤中之后,也等于给农作物施了一次氮肥。因此,腊月一旦下雪,翌年的庄稼就能够获得丰收,而庄稼一旦丰收,粮价就会降低了。其实,这就是“腊月下雪粮价贱”说法的由来。

二、正月下雪去讨饭

正月,又称建寅、孟春、杨月、太簇、泰月、春王等,为农历的一月。

一般来讲,到了正月的时候,地温就开始渐进式的上升,农作物的根茎就开始慢慢伸展,农作物的地上茎部分就开始勃发或萌动,而这些刚刚勃发或萌动的地上茎部分都是非常娇嫩的,是经不起外界任何非正常因素的干扰的,更是经不起低温考验的。倘若在正月里下雪,渐进式上升的地温就会下降,而地温一旦下降,刚刚勃发或萌动的农作物地上茎部分就会遭受冻害,轻则会冻伤,而重则就会被冻死。如果出现了刚刚勃发或萌动的农作物地上茎部分被冻死的现象,农作物就不可能会获得丰收,而一旦农作物不能够获得丰收,缺吃少喝的人们就会出门逃荒要饭了。其实,这就是“正月下雪去讨饭”说法的由来。

当然,“正月下雪去讨饭”的现象仅仅存在于过去,因为过去的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的,而且,还没有其他经济收入,所以,对于过去的人们来说,这种说法是非常适用的。而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这句俗语里的说法已经过时了。

听了老农的解释后,我才算是弄明白了这句俗语所要表达的意思。由此看来,劳动人民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还总结出了不少的经验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