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谈纪录片《中国梆子》

梆子声腔是最具原生生命力的戏曲艺术,衍生出了众多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这一笔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在振兴戏曲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不断焕发出与时代接轨的文化精神。对于电视人来讲,拍摄大型纪录片《中国梆子》,梳理梆子声腔艺术的前世今生,记录下传承中充满传奇的人物与故事,彰显文化自信,是一道充满诱惑,艰辛而光荣的课题。

《中国梆子》的拍摄制作历时20个月,摄制组沿着梆子声腔的兴起与传播路线,自西向东,由北向南,穿越11个省市区,20个大中城市,数十个县乡村,采访了100多位梆子艺术传承人、优秀演员、著名学者专家以及文化名家,记录下众多鲜活的人物悲喜,梳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再现和还原了许多历史场景。带着对历史的求索和探寻,对戏曲现实的思考和关注,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敬意,纪录片力图通过6集300分钟的影像呈现,向热爱梆子声腔艺术的人们和更广大的受众交出一张满意的答卷。

以戏曲为基,以文化为魂。戏曲既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质,同时又有文化传播的共同特征。《中国梆子》着眼点放在中国戏曲和中国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以梆子声腔兴起及发展的时间为轴线进行推进,每集围绕戏曲发展进程中一个共同主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人物、事件进行记录解读。全片以此分成6集,分别是:《声起北方》——缘起与特点、《四海一家》——传播与交流、《推陈出新》——改革与创新、《家国天下》——使命与担当、《舞台新生》——时代与辉煌、《薪火相传》——传承与发展。

立足专业性,展现文化味儿,是创作初衷。全片以全景式展现梆子声腔艺术为基本原则,不拘泥于单一性地表现剧种的专业特点,不拘泥于介绍专业戏曲知识本身,而是通过表现梆子戏与地域文化的关联(乡音乡情乡愁),突出梆子艺术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通过关注戏曲背后的“戏人戏事”,充分展现梆子声腔艺术的人民性、多样性、关联性以及强大的生命力,探寻其在历史进程中的文化意义及普适价值。

以传承为本,以传播为重。在信息泛滥、传播多元、审美多样的今天,无论是戏曲工作者本身,还是媒体从业者,都应该注重研究传播渠道与载体、方式与手段,注重传播效果。

《中国梆子》创作之初,目标受众不仅仅局限于戏曲爱好者、戏曲专业人士,而是面向所有年龄段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群,期望通过他们唤起对梆子声腔艺术、对中国文化的热情。纪录片主创团队非常年轻,三名主力导演全部是刚出校门的90后。而正是这支对梆子可以说一无所知的队伍,使他们在创作中少了程式化的羁绊,而多了一些敢于创新的锐气。也正是他们对梆子从零开始的认知,才有了更为接近常态受众的创作视角:什么是梆子?你想了解梆子什么?梆子与社会发展、与你我有怎样的关联?

这种创作姿态正是实现节目有效传播的原点。所以纪录片中既有剧种特色的展示,更有人物命运的更迭;既有专业演员的叙述,也有社会各界的关注;既有戏曲专家的访谈,还有文化大家、跨界名人的认识,从而达到戏曲普及、文化教化的目的。同样,通过近两年的辛勤创作,这些年轻的记录者也变成了梆子艺术的喜爱者和传播者,这本身也是一种传承。

以时代为号,以开放为要。无论对于戏曲传承而言,还是对于电视传播来讲,一味讲古,抱残守缺,一定会被世人、被时代所淘汰。就像梆子发展过程中始终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一样,在当今,任何艺术创作都必须在一种开放的语境下,站位高远,讲究形式表现,注重话语表达。

《中国梆子》的创作借鉴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运用了文学化的语言、散文式的结构与叙述,此次还有电影手法(情景再现)的拍摄,当下流行的剪辑与包装,等等。其目的是什么?正是因为戏曲本身是美的,必须突出画面美感以赏心悦目;梆子戏曲是民间的,是普通百姓的一种情感寄托,要展现人文情怀以互动共鸣。这是创作者的追求,而实现这种追求需要相关艺术门类的相互借鉴、相互通融。

在一定程度上讲,梆子也好,电视也好,都是一种形式化的艺术,而形式呈现与时代是同步而生的。正是基于此,创作者们力图通过一场内涵丰富的视听盛宴,留下一部有价值的戏曲文献纪录片,为振兴戏曲艺术奉献绵薄之力。(朱新)

(0)

相关推荐

  • 秦腔在戏剧中是个什么地位?

    秦腔,又称梆子腔,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传统戏剧,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我国古代秦国时期,陕西甘肃一带属于秦国,所以称为"秦腔". 在我国早期秦腔演出时,演出者常常用枣木梆子的 ...

  • 昆曲那些事儿 | 昆曲成长录

    昆曲那些事儿 昆曲发展简史 在如今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下,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忽略.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去了解学习,就能发现其中包罗万象,别有洞天. 接下来就由三岁带大家来认识下我们的昆曲,并简 ...

  • 地域文化

    近日,文化部发布了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山东新增剧种蛤蟆嗡成为全国唯一重新恢复的剧种.这一可喜成果,源于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近年来所探索的濒危剧种"三位一体"保护模式.记者采访发现 ...

  • 看了常香玉,一辈子不生气 | 新书速递《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戏谚与戏曲文化> 一本对戏曲行业的熟语--戏谚与戏曲文化进行全面梳理和阐释的著作,戏曲熟语是语言的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宝库中的珍贵一页. 识别二维码 一键 ...

  • 武都高山戏《钉缸》观后感 娄炳成

    由陇南市武都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非遗中心和文化馆承办,武都高山戏当代传人尹维新.尹利宝父子编剧,后明春.尹利宝作曲,谢建设导演,吕爱华.袁金凯.付田保等主演的新编传统高山戏<钉缸>,搬 ...

  • 从分封到郡县:浅谈古代中国行政制度演变的必然性!

    文|历史时刻录 图|来源于网络 西汉初期:分封.郡县两制度并存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设三十六郡,改分封为郡县,自此郡县制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分封制为何要被郡县制所替代?分封制有那些 ...

  • 系列微纪录片·中国脱贫故事|深山大洼出“网红”

    系列微纪录片&#183;中国脱贫故事|深山大洼出“网红”

  • 对铁路工程进度不满,尼日利亚交通部长约谈承建方中国土木工程集团

    前言 当地时间4月11日,尼日利亚国家交通部长在检查拉各斯-伊巴丹标准轨距铁路项目时,对部分工程进程的进度表示遗憾,并要求在4月13日约见承建公司--中国土木工程建设公司的管理层,以确定最终的车站工程 ...

  • 李向平谈当代中国的民间信仰

    改革开放以来,正式的宗教活动逐渐复苏,民间信仰也日渐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我们对它的认识并不充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李向平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 ...

  • 谈莎莎[中国内地女演员]

    谈莎莎不仅拥有靓丽的外形,还有不俗的演技.(新华网评) 在<芈月传>中,因长相乖巧可爱,性格古灵精怪,非常讨人喜欢:并得到导演郑晓龙的夸奖和肯定了谈莎莎的表演.(腾讯娱乐评) 在<城 ...

  • 李寻谈酒 || 中国白酒与威士忌的相同之处

    李寻谈酒 李寻聊威士忌 我在<酒的中国地理--寻访佳酿生成的时空奥秘>一书中提到过,1950年以后,中国白酒在科技与工业发展过程中,受苏联科学的影响很大,当时对标的酒是伏特加,伏特加是低酸 ...

  • 大道至简,8个字浅谈一下中国凭什么比西方先进

    当今的中国,很好的解释了什么叫'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欧美日韩不管是经济合流和好,意识形态结合抑或是政治体系的媾和也罢.时代的发展对于其参与者总是有相应要求的,一个种群的文明形态的发展规律也一定有 ...

  • 屡遭投诉、约谈,中国最大顺风车平台急于上市输血?

    国内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冲刺上市,出行市场战火再起!   4月13日,"嘀嗒出行"递交招股书,二次冲击上市.用滴滴打车的人可能对嘀嗒出行不太熟悉,但在价格较低的顺风车市场,嘀嗒一直是隐 ...

  • 熊秉真谈近世中国的幼医与幼蒙

    熊秉真(章静绘) 熊秉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哈佛大学理学硕士,美国布朗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国际哲学及人文科学理事会秘书长.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熊秉真教授是中国儿童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权威专家,新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