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司母戊”鼎的一些认识
关于是“司母戊”还是“后母戊”的争论,至今没有定论,以至于百度百科上的介绍都用上了“又称”。这种现象的产生,足以说明某些专家在古文字的释读上过于随意草率,缺乏严谨。
一:无论“司母戊”还是“后母戊”的说法,都不符合我们传统的认读顺序。
传统的文字认读,都是遵从由上而下、从右到左的顺序。分析“司母戊”这三个字,可以确定,只有两种读法是可以考虑的:一是“母司戊”;二是“司戊母”。在这儿,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就是“司戊”是不可分割的,将“母”字放在中间毫无道理。这一点,在妇好墓出土的“司母辛”鼎铭文上,尤为明显。同时,我们在妇好墓出土的其他青铜器上,这种带有“母”字的铭文中也同样可以看到。
那么,在这两种读法中,哪一种更合理呢?我认为是第二种:“司戊母”。答案其实就在妇好墓出土青铜器的铭文中,但这样重要的资料却被某些专家忽略了。
二:牵强随意的文字释读,是造成这种混乱的根源。
某些专家喜欢将甲骨以及青铜器文字中的“女”字释作“母”,大概是小时候鹿奶喝多了吧?青铜器就非得做给“母”不能做给“女”吗?谁家嫁女不得准备点嫁妆啊?
1:“司”“后”之争。某些专家认为在甲骨文中的“司”有时候反写成“后”,由此认为古人在文字的应用上非常随意,进而认为“司母戊”鼎上铭文中的“司”字是由于古人书写随意而将“后”反写了。这种可笑幼稚的理由居然被古博采用了。其实,既然认为在甲骨文中有把“司”反写的现象,只能说明“司”可以反写成“后”,或者说“后”其实就是“司”,这也是有些专家将妇好墓出土青铜器铭文中的“后”释作“司”的原因。同时,这种现象也提醒我们,在青铜器铭文的释读中,遇到“后”字要注意了,它极有可能是“司”的反写。例如在商尊中有“帝后商(赏)贝”句,但我们重新断句后,同样可以理解为“帝后(司),商(赏)贝”,这样理解难道有问题吗?当然,我们是在青铜器铭文中发现了明确的“后”字,如中山王陵出土“兆域图”中有“王后”,但我们没有发现有把“后”反写的现象。所以,“司母戊”鼎中铭文第一个字为“司”无疑。
2:“母”“女”之争。这两个字在甲骨、青铜器文字中有明显的区别,似乎没必要争。
3:合文。熟读《古玺通论》的专家喜欢通过“乾坤大挪移”之法将文字重新组合,于是便有了诸如“㚸”之类的认读,太过魔幻,不足信。
综上所述,“司母戊”鼎的铭文应该是“司戊女”。同理,“司母辛”鼎的铭文应该是“司辛女”。
三:某些不靠谱的资料也是造成文字释读混乱的原因。
以甲骨文内容作为纪年考证的依据,可信度为“0”。
我们在商代历代帝王表中可以发现,这些帝王的名字都是天干。如“甲”有“太甲”、“小甲”、“河亶甲”、“阳甲”、“祖甲”,“乙”有“雍乙”、“祖乙”、“小乙”、“武乙”、“帝乙”等等,于是某些专家想当然的认为“戊”、“辛”就是人名。但是一些流传的青铜器上的图像却能给我们另外一些信息:这些天干极有可能与古代祭祀有关:“戊女”、“辛女”极有可能是最高等级的“以女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