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谈考试

谈考试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人们自从出生那时起,就与考试分不开。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考试中度过。本以为参加工作后,可以远离考试了。但是现在看来,我的愿望要落空了。

中国考试制度历史悠久。自隋炀帝开科取士,揭开了中国开科取士的序幕。也许隋炀帝不会预料到,他的这一举措会影响以后整个中国的历史。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一生中最大的理想是状元及第,光耀门庭。状元及第前,大多家境贫寒,受尽欺凌。一旦及第,万人敬仰、羡慕。因此在中国社会形成了一个很别扭的社会现象:既瞧不起穷酸秀才,穷酸秀才考取状元后却极尽献媚之能事。

历代的考试制度改革,都是在批判以前的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创建的。在换汤不换药的一番作为之后,却又成了别人批判的对象。在批判八股考试的基础上,中国现代考试制度建立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考试制度越来越健全和完善。但是考试方式单一,形式呆板,还未摆脱几千年来一考定终身的既定模式。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其中之一就是要减少学生的负担。实际上,学生的负担没有减少,反而书包越来越重。

现代社会的考试比起古代来,考试方式是层出不穷,考试内容更是五花八门。有高考,成人高考,在外实习要考核,出国留学要考雅思、托福,选拔干部要考试……人们就被包围在现代社会的各种各样的考试大潮中。

公务员考试大抵是开科取士的沿袭吧!因为一旦考上就会有“一官半职”可做。成千上万的考生如过江之鲫,一个岗位也许有上万考生竞争。高考是现代中国最重要的考试了,但是它无法与以前的科举考试相比。科举考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机会难得。而高考每次举行一次,机会比较多。科举考试考上后就有一官半职就做。高考即使考上名牌大学,少得在大学里老老实实待上四年,才能出来做事。考试人数上,高考不知要比科举考试多出数千倍。在现代考上一个大学相对容易,而科举考试要考上一官半职却没有那么简单。

中国有很深的状元情结。每年高考后,各省各地的高考状元成为人们争相吹捧的焦点。政府送奖金,亲戚送礼品,家长办状元酒、谢师宴,媒体大势宣传。其实,这样的炒作对状元的成长是不利的。状元们本就是学校的尖子生,被媒体吹得飘飘然,很容易“老子天下第一”。一旦受什么挫折就受不了,颓废者有之,寻短见者有之。正所谓捧得越高,摔得越惨。还是让状元们做个普通人吧!

现在的高考状元可谓无名无实。古科举考试一般是三年考一次,每次考试只产生一个状元。而高考年考一次,状元有全国的、各省的、各县的、各乡的、文科的、理科的。名字多的让你记上几天也记不全。跟科举的状元及第有天壤之别。

有考试就有作弊。科举考试,作弊是欺君大罪,弄不好要灭九族。在这样严厉的处罚之下,也有人不惜一切,铤而走险。作弊的手段很多,比如依仗权势威胁主考、贿赂主考、雇枪手、打小抄、做记号、通关节等等。清朝大学士纪晓岚就作弊过。有一年,翰林王介生为顺天府乡试主考。王为了报答和讨好纪晓岚,便叫纪氏子弟写“也”字不带勾,当科纪氏子弟就中举七八人。几十年以后,此事才从纪氏后人口中传出。但物是人非,没有引起太大的风波。纪大学士倘且如此,况他人乎!

现代人的作弊手段并不比古人高,不过籍科技之功,用上了手机等高科技通讯作弊工具。不过现代众多的加分政策,其中的很多漏洞成为造假作弊的温床。重庆状元案闹得沸沸扬扬,这不得不给社会提了过醒。吉林松原市的集体作弊案更是让考生心寒,社会痛心。学校之过?家长之过?考生之过?制度之过?

有市场就会有需求。为考试作弊而服务的,从古到今都是见怪不怪的,到现代社会还成了精,形成了一个产业群。1997年5月5日,在开封发现的微型《五经全注》,只有火柴盒大小却印有30万字,问世于清光绪年间,是当时科举考场作弊的专用书。其内容包括了《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五种儒家经书的全部内容及宋代儒学大师的详尽注释。这种书的每个字不到1毫米,但看起来却十分清晰。它可以放在靴底、藏于袖中、匿于砚台底部携带入场。这是一些人为了发财迎合读书人而准备的,售价奇高。朝廷对搜出此书的处罚异常严厉,一旦发现,就株连九族。

如果古代人的“袖珍书”所带来的利益是“小儿科”,那么作弊行业的收入就是天文数据。现代的考试很多,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雅思考试、托福考试等等。各个城市角落的高考班办得如火如荼,深受广大家长和考生的欢迎,大把的票子进了办班者的口袋中。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了考研大军的行列。考研班的广告铺天盖地的布满了各高校的宣传栏和各处墙壁,各种各样的优惠条件和保证不由得你不信。每年的四六级考试时期,也是各个考试作弊机构繁忙的季节。从找高手进考场做答案,到出售考试工具和考试答案,忙的不亦乐乎。据不完全统计,某考试作弊机构一次四六级考试就有数十万元的收入,不可谓不壮观啊!

中国未来的考试制度改革将走向何处,我不知道,但不会跳出传统的园囿吧!

2009年8月28日写成,2015年7月10日修改

(0)

相关推荐

  • 古代进士为何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各有什么不同

    作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进士身份一直是让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的,能考上进士也就算是触碰到了学习道路上的"天花板"了. 然而,同样是高中进士,却又按照成绩名次被严格划分成三个不 ...

  • 科举考试的成语

    科举考试的成语

  • 鸭子代表状元及第?!这些玉雕都能表达对莘莘学子的美好祝愿!

    珠宝匠原创 未经允许,请勿私自转载 又是一年高考时,975万名高考考生,已经踏上了征程.你虽独自前行,身后却有百万之众为你祈祷,为你加油. 有人说:"考来我这里,我带你去吃火锅 / 吃烧烤 ...

  • 古代“高考”:科举考试“连中三元”是怎样一种荣耀?

    在古代,自从有了科举制度,寒门子弟也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几乎可以说是读书人走向仕途.实现人生抱负的唯一途径.今天的高考跟古代科举考试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首先说人数,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每 ...

  • 【教育读书】再谈考试教学法与应试学习法

    文/杨德发     [摘要]     在考试教学法中,教师的备课就是命题,上课(教学实施)就是组织学生答题.在应试学习法中,学生的学习就是答题.大量的教育.培训实践证明:老师用考试教学法教学.学习者用 ...

  • 梁实秋:谈考试(外一篇/丰子恺:送考)

    <拉德斯基进行曲> 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48年."咚咚咚"大鼓雄浑的震响,凌空而起.一阵欢快的合奏乐,把人引入到音乐的境界.以 ...

  • 梁实秋:谈考试

    梁实秋 (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平心而论,考试就和选举一样,属于"必需的罪恶"一类,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之前,考试还是不可废的.我们现在所能做的,是如何改善考试的方法,要求其 ...

  • 谈考试

    梁实秋 (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平心而论,考试就和选举一样,属于"必需的罪恶"一类,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之前,考试还是不可废的.我们现在所能做的,是如何改善考试的方法,要求其 ...

  • 散文||年终考试

    年终考试 进入腊月就忙于女儿的期末考试准备,其实好长时间就想怎么写一写女儿的年终考试,只是没到考试这一天,便不知道怎么下笔. 这个月我们一直刷历年真题.黄冈的试卷等等,上个周末,我们就不停的刷附近已考 ...

  • 大师梁实秋《谈考试》

    导语:2014年高考早已落下帷幕,而关于新的高考招生改革的话题已经开始提上了议事日程. 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

  • 1133期|| 张妥散文:年份趣谈/轩诚清读

    妥妥有话: 己亥年的正月即将过完了.实际上在正月十五以后,人们就将"农历年"切换到了"公历年".农历是我们古人仰观天象,俯视作物,而创造出来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纪年 ...

  • 为何数学考试总发挥不出水平?浅谈数学考试的取舍

    很多学生说,数学经常不够时间.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数学永远不够时间,别说2个小时,即便是4个小时,可能也不太够. 常言道:友谊会走散,爱情会变淡,困难会让你痛苦,生活会使你屈服--只有数学不会 ...

  • 再谈清华的概率论与随机过程考试,是老师严格要求还是教学事故?

    上次我写过一篇文章了,清华的概率论与随机过程考试难倒清华电子系的学生,有1/3的人不及格,2/3的人得分为D以下. 写了之后,很多人第一个问,1/3的人不及格,难道不是教学事故吗? 在清华,1/3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