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的故事(九十三)鲜卑余音

南迁的鲜卑人经过汉化,最终融入了汉族,西迁的鲜卑人,最终融于羌族和藏族,有学者甚至认为,曾击败波斯萨珊王朝的嚈哒人,也是鲜卑人的后裔。那么,留在北方的鲜卑人又去向哪里了呢?

在公元一世纪开始的鲜卑大迁徙的浪潮中,有一部分鲜卑人故土难离,在大兴安岭继续恪守祖先的生活方式,艰难求生。可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们和当年离开这里的先人们一样,满怀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好奇,终有一天也要走出山林,并与周边的部落以及其他民族产生联系!

公元四世纪,鲜卑宇文部被慕容部击败后,一部分部众向北逃亡,成为了库莫奚族,《魏书·库莫奚传》中记载:'库莫奚国之先,东部宇文之别种也。初为慕容元真所破,遗落窜匿松漠之间。'而宇文部的另外一支迭剌部,也向北发展,在南北朝时发展成为了建立辽朝并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的民族——契丹。另据《魏书》的记载,室韦与契丹同源,以兴安岭为界,“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室韦”。也就是说:契丹和室韦也是鲜卑后裔。

契丹族人

公元907年,也就是五代十国朱温篡唐的那一年,契丹迭剌部首领耶律阿保机即可汗位。他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和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并握有蒙古地区的产盐区,在军事与经济方面都十分强盛。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在统一契丹八部之后,称帝,建立大契丹国,史称辽太祖。

面对兵锋正盛的耶律阿保机,室韦中的一支名为蒙兀室韦的小部落逐渐离开了大兴安岭的林海,向蒙古高原迁徙,他们就是日后震惊世界建立蒙元帝国的蒙古人的祖先。

成吉思汗的降生

及至当代,根据史学界的研究发现,锡伯族的祖先,有可能也是鲜卑人。根据史书中对锡伯族的记载,锡伯族在不同时期曾有几十种不同译音译法,比如须卜、鲜卑、犀比、失比、失必尔、西卑、室韦、失韦等等,直到明末清初才定名为“锡伯”。

按照这些不同的音译,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鲜卑”和“室韦”,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锡伯人的祖先,的确有可能是鲜卑人。但有的学者却坚信,锡伯族是源自东北古老民族肃慎的女真人的后裔,也就是和满族同源。

当代锡伯族

而我更愿意相信:没有一个民族是绝对纯粹的,各民族永远都在征战与联姻中不断地融合,当年留居漠北的北匈奴人为什么会自称鲜卑?还不是因为在匈奴西迁之后,鲜卑成为了那片土地的主人?

其实,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去追寻一个古老民族的延续,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部落与部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联姻与征战,会使民族本身逐渐呈现多样化的存在,但最终势必都会走向融合。

大鲜卑山 嘎仙洞

让我们再回到鲜卑最初的起点,位于大兴安岭深处的大鲜卑山。在鲜卑兴起之后,它几度辉煌、几度沉寂。这里的人们一波接一波的走出山林,成为牧人,成为农民,成为商贾,成为士兵,在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中,不断的将自身锻造的更为强大。

之后,他们有的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有的臣服于他族建立的国家,有的鹏程万里,有的故步自封。可遗憾的是,除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将一篇祝文镌刻在大兴安岭的嘎仙洞内,其他那些离开这里的人们,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困苦,享受怎样的光辉荣耀,都没有再想起并回到祖先们曾经居留的故乡。

而故乡似乎也忘记了他们,当每一个走出山林的族群最终走向消亡,这片山林就再次陷入沉寂,准备迎来下一个新的族群,以此为基地,渔猎采集,休养生息,直到他们继续上一个族群的脚步,离开这里。

大兴安岭的春夏秋冬

历史是存在规律性的,就像我们总说的“胡虏无百年之运”,就像是我们看到的,秦汉之后的三国,西晋之后的五胡十六国,隋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大乱之后必有大治,那么大治之后呢?必然又会出现新的乱局。

鲜卑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重要参与者,从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后燕、西燕和南燕,到乞伏氏建立的西秦,秃发氏建立的南凉,吐谷浑氏建立的吐谷浑,拓跋氏建立的代国和北魏。鲜卑人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从未缺席。

而鲜卑又是结束五胡十六国乱局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正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灭亡北凉之后,中国才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朝历经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及至公元589年,脱胎于北周的隋朝灭亡南陈,才实现了又一次的统一。

作为一个古老的北方游牧民族,鲜卑对中华文明进程的影响达千年之久。可如今,不管是在中原大地还是在蒙古高原,鲜卑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早已不复存在,关于鲜卑的历史和传说,也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可还是有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在努力的探究着、还原着鲜卑的真实面目。如果您觉得这部《鲜卑》还值得一听,还有所得,那就和我一起对马长寿先生、杜士铎先生、田余庆先生等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吧!当然,我们还得感谢司马迁、班固、魏收、范晔、房玄龄、令狐德棻等历朝史家,正是那一部部串联起华夏文明的煌煌史书,才让我们有机会去讲述这段尘封已久的故事!

(0)

相关推荐

  • 973期|| 张妥系列散文:内蒙古行记(5)

    妥妥有话: 二零一八年八月上旬开始,妥叔用了八天时间去内蒙古避暑旅行.他们一行坐火车从西安到包头市,再从包头市到达茂旗,再从达茂旗到中蒙边境的满都拉口岸,返回达茂旗后又到了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从呼市 ...

  • 北族风云系列之二·从十六国的血淖中崛起的鲜卑民族

    鲜卑民族,可能绝大多数人对其是一种基本不了解的状态,甚至连这个名子都没有听说过.如果说起来,我们肯定会听说下面的两个事情,他们与鲜卑民族都息息相关. 第一,上中学的时候,我们肯定都学过北魏孝文帝改革: ...

  • 【游记】横跨内蒙古和黑龙江,1500km能发现些什么?

    虽然算不少长途跋涉,但1500km的路程,最多只能在飞机的航班中出现.9月7日-13日,轱辘哥从满洲里出发,1500km的长途驾驶之旅就此启程! 从2014年便开始打造的品牌文化体验活动," ...

  • 结伴而行,重温拓跋崛起之路,于路上,看见历史的魅力

    "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锦绣河山横亘南北大地,千万年来沉静的观看着各种剧幕起起落落.当年的风云万象成了史书里的黑色墨迹,然而山河依旧,默守着千古往事. 7月烈阳遍照,检史小 ...

  • 鲜卑的故事(九十)两魏争霸,北齐北周

    分庭抗礼的东魏和西魏,都在厉兵秣马,准备完成统一,可拓跋元氏作为东.西两魏的实际统治者,已经名存实亡,他们所充当的,不过是高欢和宇文泰的傀儡. 公元535年七月,西魏文皇帝元宝炬宣布高欢二十大罪状,并 ...

  • 鲜卑的故事(九十一)北周灭北齐

    高氏北齐和宇文氏北周,其实不过是东.西两魏的延续,唯一不同的,就是剔除了拓跋元氏帝王,而是换成了高欢和宇文泰的后裔. 始建于公元550年的北齐,在高洋执政时期,致力于向北和向南开拓,相继击败库莫奚.契 ...

  • 鲜卑的故事(九十二)隋代北周,胡气大唐

    北周武帝宇文邕曾在权臣宇文护的阴影下,艰难求生,他深知:作为一个帝王,不但要坚毅沉稳,还要忍辱负重,不但要恪尽职守,更要以身作则.所以,在对太子宇文赟的教育上,他始终不敢松懈.他要求太子宇文赟的行为举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九十三) 驻颜美容配合吃 抗衰延年就是好

    看曾奶奶频道 ,选择曾氏调养堂治未病,让天下无病!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九十三)驻颜美容配合吃   抗衰延年就是好 让奶奶颇为自豪的是,她原来爱在报纸和杂志上发一些非常实用安全的小方子,这些个小方子后来 ...

  • 鲜卑的故事(八十三)尔朱进京,河阴之变

    尔朱荣 尔朱荣,胡人,因世居尔朱川(今山西省西北部的朱家川),遂以地名为姓氏.其历代先祖都是部落首领,自道武帝时投靠北魏,此后数代都是北魏的将领,被封为郡公.及至北魏孝明帝时期,尔朱荣继承家业,承袭父 ...

  • 鲜卑的故事(八十二)胡汉之争,傀儡孝明

    北魏朝堂的胡汉之争,其实也叫"文武之争".因为,绝大多数的文臣均来自汉人士族大家,而武将除了一小部分是各个时期降魏的归化之臣,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代北的骁勇悍将. 虽然经过冯太后.孝文 ...

  • 鲜卑的故事(八十一)权臣在侧,太后临朝

    宣武帝 景陵 延昌四年(公元515年)正月十三,宣武帝元恪病逝,终年三十三岁.太子少傅崔光.将军于忠.中庶子侯刚准备立刻迎请太子元诩,举行即位仪式,可皇后高氏的同党.詹士王显却更加阻拦,说时间仓促,不 ...

  • 鲜卑的故事(八十)宽以摄下,内外交困

    <魏书 释老志>中记载:世宗笃好佛理,每年常于禁中亲讲经理,广集名僧.<魏书 裴延俊传>还记载:时世宗专心释典,不事愤籍,中书侍郎裴延俊谏曰:伏愿经书玄览,孔释兼存,则内外俱用 ...

  • 鲜卑的故事(七十九)南梁代齐 八年鏖战

    东昏侯萧宝卷的昏庸无能和荒淫无道,能够造成的结果无所谓两种,一种是反叛内乱,一种是外敌入侵. 公元500年十一月,负责指挥守春战役的豫州刺史萧懿被萧宝卷所杀.十二月,萧懿的弟弟雍州刺史萧衍起兵讨伐萧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