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修心,修行,不过如此

最近感触很多,不知道从何说起,就想到啥说点啥吧!感觉自己如果不能用文字把思想表达清楚,那所学所悟似乎也没啥意义。人生走过就像一张白纸,可以不留痕迹,但是不能没有思想成长和觉悟就悄然离去。虽然知道最终的一切难免会随着时间,烟消云散,但是还是执着得认为,总该成长一下,记录一下成长史。哪怕自己始终是一事无成,总归有些事还是要去想一下的,要不然,下辈子做一颗树,或者一块石头,这样就不会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了。

最近感悟最深的是,关于羁绊。尤其是最近在易学,八字,道德经,元辰宫,心理学,精神分析相关方面同时出现的关于内在自我认知,以及相互关系的形成,建立,瓦解等一系列的了解学习、实践中,慢慢明白一些道理。

首先,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人格,从出生开始,我们做的事,就是形成不同的人格,然后,就是学会控制压抑一部分人格,把我们一步步打造成社会认可和需要的人。社会的集体无意识,形成了我们的最初人格,也就是价值观,世界观等等。但是这些不一定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真正需要和追求的。更多的是为了生活,为了完成别人的价值认同,从而压制的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或者说压制了真正的自己。当然,这样能获得更多的钱财,名誉,地位,是很好的。但是按照修行,修道,或者说长久持续发展,这样的压抑是不合适的。在武志红(心理学专家)的催眠中,我看到了自己内心的黑暗力量。外在的一圈无比光亮的东西照耀,光宣靓丽。这是我外在仁义道德,好好先生的体现。而内在的一团黑暗,则是我自己内在的阴暗,见不得人的想法。我把它藏得很好,包裹得很好,但是,后来我明白,道德经里为啥叫知白守黑,复归婴儿。一切都是从内心的黑暗面开始。我也明白道德经说得无恶无善,无美无丑,我终于知道佛经里面讲得无有分别,一切豁然开朗。真正修行,修心,修性,也不过如此而已。放下包围在自己身边的所谓的正义,道德,仁义。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不要觉得自己是善良慈悲的,不要有主观的太多认识。就像回到婴孩时期——不会去主动认为什么动物会伤害人,不会去有消灭的意识;内心纯净,无有分别,无有善恶,无有恐怖,无有光明与黑暗。如果一个人,经历人世间的种种后,还能有这样一个纯阳之心,基本就叫得道了。而现在人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是非,对错,善恶,明辨不误。这样对不对,没错,可以这样,因为社会发展到了不可以逆转的程度了。道德经提及的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大道废有仁义,说的就是对立价值观的形成。是导致社会走向目前局面的最终原因。

我不能说我的认知是对的,因为我太渺小,我不敢揣测圣人的意思。但是,我明白,要想真正认识自己,就得放下照耀在身边的光环,让自己内心的黑暗面走出来,晒晒太阳。压抑,控制,禁锢,只要阴阳对立,是终究成不了纯阳的。为何千年难度一人。因为做不到真正的放下。放下功名利禄,放下金银珠宝,放下妻儿子女,放下滚滚红尘,虽难,还是有很多人能做到。但是真正放下是非善恶, 放下道德仁义,放下阴阳之分的人没有。真正放下这些才能真正慈悲,才能得道,才能修纯阳之心,才能起金刚不灭之愿力。凡此心有二者,尽远道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