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概述

松月書院
2019-11-30
阅读 148
关注

钟爱国粹

篆书广义上包括甲骨文、大篆和小篆。狭义上仅指大篆和小篆。

商周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后世书法的用笔、结字和章法等诸多因素,笔画则是方笔居多。从文字点画中看,具有起收、提按变化的弹性和柔韧性。同时具有重心稳当又错落有致的美感。

由于甲骨文是以刀为刻写工具,加之甲骨文的质地坚硬,所以笔画以方折为主,具有瘦劲峻挺的刻划特征。结字和章法方面也大都体现出对称、匀称的特征。从整体来看,又具有雄伟、整饬、劲峭、严谨的风格。

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他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药店中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所以人们将刻在甲骨的文字命名为“甲骨文”,王懿荣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甲骨文之父”。

这些龟板上的文字,最先是用来占卜吉凶的,古代的人认为把有关于疾病、梦境、狩猎、天时等一些疑问刻在龟板上,然后用火来烤烙这些龟板和动物的骨头,产生裂缝,占卜者根据这些裂缝的形状和走向来判断所占之事的吉凶。这就是“甲骨文”,现代汉字的祖先。至今为止发现的“甲骨文”有五千多种,而可以解读的有一千多个。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一千二百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三千七百二十二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二千四百二十个。

金文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文字的主要资料,也是研究先秦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字形凝练,结构上生动鲜明。

商代金文承继甲骨文遗风。这一时期代表性作品如《司毋戊方鼎》腹壁铸铭“司母戊” 风格上既承甲骨文起笔收笔尖利的遗风,又融入了圆润、浑厚、朴拙的气韵。

西周《牆盘》又名《史墙盘》 西周恭王时期 陕西宝鸡市博物馆藏

西周金文:金文发展至西周中晚期,已臻繁荣昌盛。内容逐渐加长,笔画由粗细相参而趋于均匀划一;收笔与起笔亦由方圆不一变为圆笔。书体有的雄浑典丽壮观;有的严谨端正。有的端整典雅;有的恢宏恣肆;有的幽雅清丽。代表作有墙盘、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

西周大盂鼎,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铭文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散氏盘,西周晚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西周 《虢季子白盘》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籀文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秦国,以周宣王《史籀大篆十五篇》而得名。现在的故宫博物院内存有十个周代的石鼓,上刻有十首四言诗文。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许慎《说文解字》中能见到的注明“籀文”的有几百字。从书法角度讲,籀文和金文又合称“大篆”,籀文又以“石鼓文”为其代表,它的特点比金文更加规范,字体更加成熟,其结体方正严谨,笔画饱满圆润,布局匀称疏朗,呈现出古朴浑厚,卓然不凡的风貌。石鼓文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文字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大篆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汉字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二是规范化。大篆的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计十枚,高约三尺,径约二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内容是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原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石鼓馆。

小篆为大篆的对称,也称“秦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采取了一系列国策,其中一项“书同文”,就是要求全国统—文字,废除六国文。小篆就是在战国时秦国文字的基础上,吸收了六国文字的优点,废除了大量区域性的异体字,从而进—步整齐、简化、规范了的文字,这是中国古代史上对古文字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系统整理,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统一后的小篆,顺应书写的需要趋于抽象化,象形意味大大减少,几乎已经失去象形文字的痕迹,符号化更加明显。对后代文字的规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秦篆著名的《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会稽刻石》等,这是小篆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泰山刻石》文字结体肃穆严整,《峄山刻石》笔画略细而匀整,多用圆笔,字体呈方形,表现圆浑流丽之风格。这些刻石用笔匀净挺瘦,提笔疾过,圆融峻整,其笔法又如玉筋,所以秦篆又称“玉筋篆”。

秦代小篆其成就和对书法的贡献在于线条的表现和字体的结构上:线条笔笔中锋、圆劲古雅、含蓄蕴藉、沉稳端庄,是善书者欲达之目标;结构均衡对称、疏密有致、整齐规矩、风格严谨,它的整体美无疑是具有适应大众审美需求、切于实用等特征,对后世隶、楷的结字,特别是篆刻的布白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汉代金文被称为“汉金文”,以区别于商周金文,文字较多者是新莽时期的《嘉量铭文》,紧缩中宫而伸长垂笔。

汉代篆书以《袁安碑》、《祀三公山碑》、《嵩山少室石阙铭》为代表。

《袁安碑》继承秦篆而有所发展,圆劲清朗,后世对其评价甚高。《祀三公山碑》篆法特殊。《少室石阙铭》篆法轻松自如。汉碑额风格多样,以《张迁碑》篆额最有特色,其结体宽扁,布局密集穿插,给人以有法而无定法的感受。

唐宋元明时代的篆书处于低谷状态,但还是涌现出一些著名书家。李阳冰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他的篆书创作,开创了“铁线篆”的新时代,为篆书的变革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代表作品有《城隍庙记》、《三坟记》等。点划婉转冲融,结构圆劲遒密,能传古代篆法的精神。

唐 李阳冰篆书《城隍庙碑》

清代迎来了篆书的创新发展期。邓石如、吴让之、杨沂孙、赵之谦、吴昌硕引领时代风骚。邓石如作为开启清代篆书新貌的鼻祖,用羊毫笔、生宣纸,融入隶书笔法和略带行意的粗细变化入篆,创作出了跌宕起伏、变化多姿新的篆书体式,形成了与上古篆书完全不同的审美品格。

吴让之的篆书用笔和结构更精到,变化更丰富。赵之谦的篆书在结构上增加了疏密对比,更加活泼生动,创造了清代篆书的新高峰。吴昌硕以石鼓文中汲取营养,厚重爽利,独具特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