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钜平县到底在哪里?

距平(也作巨平)县,秦属济北郡,汉高祖元年(前206)在今岱岳区大汶口镇置距平县,隶属泰山郡。三国魏、晋因之(东汉、西晋曾设侯国),至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除,前后存在了762年。

汉高祖时置钜平县,后分封给齐国刘肥。七国之乱后非给了极北王,汉元狩元年(前122年),济北王将其领地内的泰山一带献给汉武帝设立的泰山郡。这正好方便了汉武帝封禅,遂于公元前110年到泰山封禅时,割瀛、博二县设立“奉高”,并把泰山郡的治所迁到这里,汉武帝封禅泰山隔博赢二县设了奉高县,历史上第一次由皇帝亲自下令为泰山封禅专门设置的一个县(泰山学者周郢语)。汉武帝封禅的主要目是用封禅夸大汉的国威。当时武帝与匈奴战争激烈,他不仅希望从军事上打败匈奴,同时也希望从精神上战胜匈奴,因此,武帝封禅除了与当时流行的崇尚方术,希望借此满足自己求仙升天的欲求之外,同时还有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政治威慑作用。

既然奉高县是汉武帝为奉祀泰山而建,为什么不建在泰山附近,却建在离泰山50多里的奉高呢,这是因为古今登山的路线不同造成的。汉代登山是从泰山东麓的山谷而上,也就是从今岱岳区范镇,然后经山口镇到泰山区省庄镇,再到泰山以东的山谷(即今天的泰山东御道)上山,沿着这条道路到中天门。汉武帝先后八次来泰山,前后历经20多年,都是住在奉高安排封禅事宜,自然都是沿此道登山。

奉高县的设立,成为泰山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钜平县属泰山郡。

三国魏咸熙元年(264年),司马氏大臣羊祜封钜平子,置钜平子国。

北魏时期 沿置泰山郡,钜平县治由今岱岳区大汶口镇移至今宁阳县东太平村.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 改泰山郡为东平郡,钜平县并入博县,废奉高县,改梁父县为岱山县,钜平县退出历史的视野。

但是现在的网上有关钜平县的情况都说是今天的宁阳磁窑。并说现存遗址是汉代钜平县遗址,并说于禁是宁阳人,钜平县到底在哪里?

正确的应该是汉高祖元年(前206)到北魏时期,钜平县治都在大汶口,此后搬迁到太平(今宁阳磁窑)。

《水经注·汶水篇》将距平县城的故址,说得更加具体:“淄水(即今柴汶河)又西迳阳关城南,西流注于汶水,汶水又南迳距平县故城东,而西南流,城东有鲁道。”这完全符合今大汶口镇所处的地理位置。证明大汶口镇就是自秦以来的距平县城所在地。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更对此做出总结性的说明:“距平县,在宁阳东北九十里,汶水北岸,汉置距平县,属泰山郡。后汉、魏、晋、刘宋、后魏因之,北齐废。故址在今大汶口,其东南即鲁之故成邑。”。

西晋初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羊祜,字叔子,今新泰人,曾被封为距平侯。东晋、南北朝,羊祜族侄、族孙等接连被封为距平子。距平县一直为羊氏之封邑。晋武帝平吴以后,追念羊祜以前的功勋,封羊祜之妻夏侯夫人为“万岁乡君”,万岁乡在今大汶口镇西十六公里的南仇村一带。《泰安县志》金石二载:“三教寺有宋(仁宗)天圣二年九月二十九日造”的石香炉一座。落款刻有“大宋国龚丘县万岁乡、南仇保、东史村”。万岁乡君,即是以今南仇村周围地区为其食邑。晋时之万岁乡当为距平县的辖区。

距平县治所设在今大汶口镇,经历了两汉、曹魏、两晋、南朝宋,计270多年。此间,东汉及西晋时还曾在此设置距平侯国。

此外,《魏书·地形志》、《水经注·汶水篇》等都有距平为今大汶口镇的记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