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痛的家传特效验方 ——补肾强腰汤

艾国医
Official Account

点击上方蓝字 “药材会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你是否有过腰痛呢?如果你的回答是没有,先不要太乐观,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就会出现。要知道,在发达国家,有85%的人在一生中会经历至少一次以上的腰部疼痛。在美国,因为腰痛前来看医生已经成为继咳嗽和呼吸道感染就诊之后的第三大原因,在中国,这一数字也非常接近。腰痛多见于30岁以上的人群,我们平时经常会听到身边的朋友、同事、家人抱怨腰痛,甚至有的人因为腰痛而无法从事正常的工作,严重的连日常生活也无法自理。

腰痛怎么办?用中药来治啊!以下提供一个百试百验的良方,本人验证数十例效果特佳!

【组成】杜仲30g、补骨脂20g、川断20g、狗脊30g、牛膝15g、元胡30g、土鳖虫15g、地龙15g。

【功用】补肾强腰、活血止痛。

【主治】各种的腰痛。

【方源】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中医院-张雷硕士-家传验方

【加减】(张雷先生思路)

1、寒湿腰痛:凉痛重沉,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不减,阴雨寒冷加剧。加肾着汤(甘草、干姜、茯苓、白术);偏湿,腰痛重沉、苔厚腻,白术汤(重用白术、薏米)加苍术;偏寒,腰部冷剧加附子、肉桂。

2、血瘀腰痛:刺痛固定,拒按,转侧不利,日轻夜重,外伤史。加身痛逐瘀汤(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五灵脂、没药、香附、去羌活、秦艽)夜重加蜈蚣、全蝎;兼风湿,肢体重沉、阴雨加剧,加独活、秦艽。

3、肾虚腰痛:隐痛日久,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张氏肾归丸(熟地、山芋、山药、菟丝子、枸杞子、鹿角胶)偏阳虚加附子、肉桂;偏阴虚加龟板胶、生地。

【按语】湿热引起的腰痛上方不一定合适,建议用四妙丸加木瓜、络石藤。

----------------------------------------------------------

相关阅读:

青娥丸为补肾良方,首载于宋代的《和剂局方》,据说“青娥丸”的来历与唐代相国郑姻有关。唐宪宗时,宰相郑姻奉朝廷之命,出任岭南节度使。因年高体弱,加之南方气候潮湿,任职不久即因湿邪感伤内外,引起多种疾病发作,身体渐渐衰竭。服用多种“补剂”,也未见效。

这时,一位来自词陵国(今印尼爪哇或苏门答腊)的船主,名李摩诃,获知郑的病况后,向郑献上一方,并配好药,嘱其服之。郑初时未敢服,经摩诃再三苦劝,才服下。不料,药后七八日,病情开始减轻,于是又坚持服用数日,不但痊愈,身体也强壮了许多。

三年后,郑相国罢郡归京,将此方录下传之他人。经多人服用后,发现该方不仅对腰痛、脚气(注:指因湿造成的下肢肿胀或萎软之症,不是脚癣)等有良效,经常服该药还能“壮筋骨、活血脉、乌鬓须、益颜色”。对老年人有延年益气、悦心明目的作用。因此方功效卓著,后人有诗曰:“三年持节向南隅,人信方知药力殊,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须。”“青娥丸”之名大概就缘由于此。

【方药】杜仲(盐炒)480克,补骨脂(盐炒)240克,胡桃仁(炒)150克,大蒜120克。

【用法】将以上4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9克。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

【功效】补肾强腰。方中杜仲补肝肾、强腰膝、壮筋骨,且能镇痛,是中医治疗肾虚腰痛的要药;补骨脂能补肾助阳;胡桃仁补肾固精;大蒜宣通祛寒、行滞通络,以利壮腰止痛。

杏林讲坛

杏林讲坛,中医大讲坛。分享中医知识干货、传播中医知识、弘扬中华传统智慧、免费领取中医电子书籍等。每周公开课等你学习。弘扬传统中医知识,交流中医文化~
Official Account
【主治】因年老体弱、房劳过度而引起的肾虚腰痛。表现为疼痛不止、坐立不安、膝软乏力、过劳加重,平卧则疼痛减轻。
《和剂局方》青娥丸是治疗肾虚腰痛的名方,对后世医家有一定的影响,在其基础上相继出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名方。比如,宋代王璎将原方去大蒜,加鹿茸、没药,成方补髓丹(见《是斋百一选方》),其温肾壮阳,益精养血作用较强,主治肾阳虚衰、精血亏损、身体羸弱、神疲阳痿、腰膝酸痛。元代许国祯将原方中的大蒜去掉,加萆薄,即成胡桃丸(见《御药院方》)。此方加强祛风湿、止痹痛的作用,主治肾虚而兼风湿腰痛。元代危亦林将原方去大蒜,加革薜、黄柏、知母、牛膝(载《摄生众妙方》),也称青娥丸,是阴阳并补、平补肝肾之方,有滋肾、助阳、壮筋骨、祛风湿作用。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阳痿、遗精、早泄。
至今,青娥丸仍是治疗肾虚腰痛的常用方药,并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现在《中国药典》所载的青娥丸就是以《和剂局方》配方为基础,用现代制药工艺制成的中成药。据临床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冠心病及黄褐斑等属于中医肾阳虚证者,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肝肾阴虚火旺腰痛者、外感寒湿腰痛者、下焦湿热腰痛者以及外伤淤血腰痛者均不宜用青娥丸。

本文摘自《医药常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