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教父”去世:他激励了苹果、微软、谷歌

两天前,笔者看到一则新闻:John Ellenby去世,享年75岁——可能很多国人听到这个名字都是一脸懵逼;与之相对的,多家知名IT外媒都以大幅版面进行了追思和报道……他是谁?从外媒们众口一词的“笔记本教父”美誉中,我们得以一窥这位IT先驱那敏锐超前的技术与商业嗅觉。

30年前,当时的“电脑”在公众的印象中大多都还是科研机构或军事设施里巨大的“铁柜子”——微软、苹果这些享誉后世的企业还未诞生,电脑用户每天面对的是枯燥的代码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命令行——没有Windows、没有MAC,更没有如今天的触摸屏或者“小娜”这样方便的UI(用户界面)。当时的IT从业人员们,谁都不会把用电脑看做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更不会想到未来的人们会需要将计算机带在身边随时使用。

当时,在施乐公司,有一位计算机工程师名为John Ellenby,他参与了计算机史上最早的图形UI(用户界面)电脑Alto系列的研发。也许就是在这个过程中,Ellenby意识到了未来计算机普及化的必然性……顺便一提,施乐Alto正是后来苹果Macintosh和微软Windows图形化界面的灵感来源。

1982年,John Ellenby离开施乐,创立了Grid系统公司,并发布了一台名为Compass的消费级电脑——这是一台有着蚌壳般外观的电脑设备:集成了灰阶显示器、机械键盘以及主机部分,为了防止内部零件过热,它甚至还有两个可以展开的支撑足来增强空气流通的效率。

Compass是史上第一台定位普通消费者的移动PC设备——虽说如此,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半导体生产成本,它的零售价还是高达8150美元(折合到现在约为20324美元),并重达5公斤。尽管如此,Compass的体积和便携性在当时仍然震惊业界,要知道,它的体积和精密度远胜过初代Apple Macintosh,而后者甚至比Compass晚了整整两年。

昂贵的价格使得Compass不太可能为一般家庭用户所接受,但它独创的便携性概念受到了当时一些科学家和政府机构的重视——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成为了John Ellenby的忠实用户——而宇航员Astronaut John Creighton1985年拍摄的一张与Compass电脑的“合影”更是证明了此类“便携电脑”的实用价值和耐用性,为后世的“小黑本”乃至工作站、商务笔记本开了时代先河。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成为了商业笔记本电脑的“教父”、“先驱”之后,已经名利双收的Ellenby仍然没有放弃对于前沿技术的探索——1990年代,他又成立了一家名为GeoVector的公司,而这一次,他将研究方向投向了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将电脑的显示内容“投射”到自然视觉上的技术:大家还记得Google Glass(谷歌眼镜)么?Ellenby早在20年前就已经想到了类似的概念,只是当时的技术水平使得相关产品无法具备足够的实用价值,最终不了了之。

有趣的是,就在Ellenby先生去世的几个月前,以AR为主要实现手段的游戏《Pokemon Go》推出并在全球引发热潮——不知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是否有通过自己曾经开创的技术体会到那么一点点乐趣?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部分文字编译自CNN报道《The laptop's godfather dies at age 75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