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为什么有的手机能戴着手套操作?
是否愿意在冰天雪地摘下手套来接某人的电话,是判断亲密关系的一种标准。
在寒冷的冬季室外用手机的小伙伴都知道这种痛苦——你不得不摘下手套、冒着冻伤的风险去接那些紧急的电话,尤其是广大的 iPhone 用户们。
不得不摘下手套才能使用 iPhone
为了应对这种场景,手机厂商们推出了“超灵敏触控”这一功能,让你即便戴着普通的手套也能正常触控手机;而聪明的第三方配件厂商也推出了各式各样的触屏手套,戴着这种特制的手套,你也可以正常使用手机。不过用了这么久,你知道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实现的区别在哪么?
触屏手套是怎么工作的?
手机上的电容式触摸屏技术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电容式触摸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 ITO(导电膜),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夹层 ITO 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 ITO 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
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人体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触摸屏的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触屏手套在指尖增加了导电纤维
市售的触屏手套则是在指尖部分的织物里混入导电纤维, 常见的有金属化合物型导电纤维、金属系导电纤维、碳黑系导电纤维、导电高分子型纤维等。当你带上这类手套时,可以像用手触摸时那样在身体与触摸屏之间产生电容,让人体的电场能延伸到手套的手指部分,这样就可以操控触摸屏了。
大多数手机都只能靠这种方式戴手套操作,比如 iPhone 全系列。但由于是加入了特别的材料,这使得触屏手套的样式没有普通手套那么多,如果要追求时尚和品质,现阶段的选择还很有限。
淘宝上有各种各样的触屏手套
超灵敏触控是如何实现的?
超灵敏触控在一些手机上也叫做手套模式,顾名思义,就是除了手指触摸以外、戴着手套也可以正常操作(实际上这种技术还支持指甲操作,不过大概很少有人用这种姿势吧)。
超灵敏触控最早是由诺基亚 Lumia 920/820 带入大众的视线里,以至于一些人认为超灵敏触控技术是诺基亚的专利,其实不然,这是美国新思科技(Synaptics)的 ClearPad Series 3 电容触摸屏感应技术。不过既然名字里带个“超”字,那么它跟普通的触摸屏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一般来说,屏幕是由四部分组成的:玻璃盖板、非集成式传感器、显示屏、手机机身。
现在厂商为了提高显示效果、减小屏幕模组的厚度,将屏幕的组件由四个减少到了三个,即传感器和显示屏集成在一起(in-cell 屏幕)或传感器和玻璃盖板集成在一起(on-cell)。
传感器是由感应器和传送器两个组件组成的,这两个组件共同负责处理手指按压屏幕时所产生的静电。在一般屏幕上,传感器的是在显示屏的上方,而采用超灵敏触控技术的屏幕则不同。in-cell 屏幕的传送器放在显示器的下方,感应器则放在了显示屏的上方;而 on-cell 屏幕则把传送器放在玻璃盖板的下方,感应器放在了玻璃盖板的上方。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提升信噪比,让屏幕触摸灵敏度更高,所以能接收来戴着手套操作的触摸信号。
in-cell 屏幕结构示意图
不过这个功能虽好,但手机厂商却为此设置了开关。因为手套模式下的手机灵敏度非常高,如果不戴手套,容易造成误触。一些手机能很聪明地自动切换模式,如果检测到戴手套解锁即开启手套模式,如果是用手解锁就关闭手套模式。
手套模式一般默认关闭
硬件做好了,软件还需跟进
对于用户来说,超灵敏触控是个更好的方案,它不需要额外购买触屏手套,能适用更多的场景。虽然只是一个小功能,但也体现了厂商对用户体验细节的关怀,即便这并不能对手机销量有可见助益(参考诺基亚)。
网友测试,诺基亚 Lumia 920 戴 5 层手套也能正常操作
目前两种手套操作解决方案都不够完美,因为戴上手套以后手指变粗,即便能够正常触控操作手机,精准度也会下降明显,点击、滑动操作还好,如果是用键盘打字则很容易出错,过程非常痛苦。
将来如果手机能像驾驶模式那样出一套针对手套操作的大按钮或容错率高的 UI 界面,手套操作才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不然戴着手套戳不准气到跳脚的话,还不如索性摘掉手套算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