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菜的古典哲学
上世纪中叶,西方研究出了一门新的科学,称之为 “营养学”。认为人体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质、多少维生素才健康云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行业。而中医认为,人只需摄入合于季节的天然食物即可,健康的人体自然会吸收并制造身体所需要的营养,需要什么,制造什么。
①芋儿烧鸡
芋儿烧鸡是一款经典的家常菜,亦是秋季的养生佳品。其做法简单,网上一搜便有,这里不多讲了。
但可有两处小小的变化,此菜适宜于更多的中国人,既是下酒的佳肴,也是佐餐的下饭菜。
其一:一般来说,葱、姜、蒜、辣椒和花椒等除了提味,也为排除鸡肉的毛腥气,若是不嗜辣的北方人,则不喜这道菜的重口味。那么,可调整为微辣,减少辛辣的原料,鸡肉下锅翻炒时,加入半瓶黄酒,一样可除毛腥。
其二:除八角、三奈等香料之外,亦可加入陈皮,以适应南方人、尤其两广人口味。陈皮除腥,助消化。陈皮也是一味中药,其性温,具有健脾通气之功效。
这是因为,芋儿纵有千般好处,唯一的缺点是吃多了会产生积食。
“芋”泛指薯类植物的块茎。有人说原产于印度和东南亚一带,西汉传入中国,这一说法有人怀疑。中国古代文献中已有关于“芋”的记载,《诗经·小雅·斯干》中有“君子攸芋”,但这里的“芋”所指的并不是芋头。蜀地农村把个头更大、只能用以提取淀粉的芋头称之为“北京芋儿”,普遍食用的芋头称之为“芋儿”。
芋儿生于湿土,禀水之精气,达于脾土,其色白,归于肺经,宜于人体在秋燥时节的润肺滋阴,而无生湿之弊。
中国古人以芋儿为脱贫发家之物,俗话说“园收芋、栗未全贫”。即维护生计的办法,种芋头为第一。所谓“煨得芋头熟,天子不如我”,超越帝王之乐。言语如此夸张,表达的是古代中国人乐观豁达的天性。
那么,笔者个人认为,现在人们普遍食用的芋儿应是印度传入后的改良。古代中国食用的植物块茎统称为“芋魁”,福建人至今仍这样称呼。《后汉书》云:“饴我大豆,享我芋魁”。广西荔浦芋头旧时为皇家贡品,大如覆碗,即古代芋魁之一,其肉质不如现在的芋儿细润,不适合做芋儿烧鸡。这样的芋头适宜于寒夜围炉烤熟而食,别有一番风味,难怪别名为“土芝”。
芋儿与鸡的搭配,像是天生一对的姻缘。鸡肉温补肾阳,芋儿滋肾阴,阳主阴从,夫唱妇随。家常菜的搭配正是为了纠正食物的偏性。
上世纪中叶以来,西方跨国资本集团研究出了一门新的科学,称之谓“营养学”。认为人体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质、多少维生素才健康云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行业,营养师等级资格考试,推出了《国民膳食指南》等等。
最近,德国科学界已经在反思其实为一门伪科学。中医认为,人只需要摄入合于季节的天然食物即可,健康的人体自然会吸收。并制造身体所需要的营养,需要什么,制造什么,需要多少,制造多少。马和牛、大象只是吃草和果实,而躯体强健,力大无比,西方的营养科学至今无法解释这样的生物现象。
《黄帝内经》阐明了人类饮食的核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谷得春三阳之气,因此最为养人。这与西方的营养学理论相悖。营养学家更不能解释的是,为什么感冒等炎症康复后,中国人皆不能吃土鸡?因为中医认为,鸡是巽卦之象,有风动之性,吃了就会旧病复发。
②芡实煲牛腩
中国人食用历史最长久、最普遍的肉是什么?有人认为是牛羊肉和狗肉,也有人认为是猪肉。目前考古发现已证明为前者。笔者认为,可能是鸡肉。《易经》云:鸡是鸟变来的,初名“鹄天鸡”。《礼记》云:刚孵化的小鸡名余鸡,长大后为蜀鸡,蜀鸡是大鸡的别号。
畜牧业和农业的发明应归功于女人,观世音手上的净瓶和杨柳即有这样的隐喻。畜牧总是从小做起,男人打下天上的鸟,窝里的小鸟嗷嗷待哺,女人天然有母性,于是畜养起来。
这是臆想吗?《易经》第9卦即为“小畜”卦,这一卦的内容即是讲夫妻生活的。夫妻首先要和睦,家庭才能积聚财富。
夫妻和睦不仅在餐桌上,还得“宜其家室”,那么,一款宜于夫妻生活的食品可以提一下。80年代以前,黄河以南的农村堰塘,大凡长有野莲花的水里,水下大多有一种名为“鸡脑壳”的睡莲科植物,古代中国人称之为“芡”,江南人称“鸡头米”和“乌头”。
芡花昼展宵合,其叶比莲叶略小一些,果实长在比菱角更深一些的水底,小时候游泳,有时脚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潜入水中伸手一捞,一串“鸡脑壳”带着泥浆就被提出水面,于是大人小孩疯抢,其形状和大小像一只鸡的脑袋,表面有刺,拿回家,一家人就等着享用一顿难得的美食。
把“鸡脑壳”剥开,一粒粒青褐色的珠子破茧而出,用水煮熟后,小孩可以放在口袋里当零食,没事就剥一粒丢进嘴里,白色的果肉弹牙,入鼻有一股类似桂花的香气,但是果壳硬,小朋友难剥开,常用石头敲。
上中学后,很难再吃到新鲜的鸡头米了。这是古代中国人食用极普遍的一种食物,《周礼》中记载为“芡”,八宝粥里的“芡实”即为此物。《本草纲目》中记载:“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芡实味甘,长于补脾、除湿,所以能治腹泻,芡实又有涩味,长于固肾收敛,能治疗阳痿、遗精、带下和宫寒。
苏东坡到老年仍身健体壮,面色红润,才思敏捷。据他在书中自述,主要得益于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食用煮熟的芡实,所以腰腿壮健。
中医的养生学认为,芡实抗衰延年,最益脾胃,旧时代的中国人立秋之后钟爱芡实,它的意义主要在于调整被炎夏消耗的脾胃功能。以新鲜的鸡头米做菜,可荤可素,煲牛腩味道尤为鲜美,当然,亦可和山药一起煨土鸡。
江南、尤其太湖地区盛产芡实,尤以苏州南塘的鸡头米大如龙眼,最为知名,近十年来,每到夏末立秋时节,苏州城内会有农家出售剥好的新鲜鸡头米。网上可购,可惜价格偏贵,数十元一斤。远不如旧时农村野生的,不花钱。
采莲、采菱(包括采芡)是古代中国人的雅事,现在,江南小镇立秋后,多卖当地特产的“芡实糕”。明末士子文震亨在《长物志》介绍,“若剥肉和糖,捣为糕糜,真味尽失”。而实际上,在没有冰箱的古代,芡实糕不失为留存芡实之鲜香的一个好办法。
文震亨为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之曾孙,祖上世代高官,其对美食过于讲究是应该的。其人律己也甚严,明亡后文震亨投阳澄湖,被家人救起后,绝食而亡,其气节令人景仰,不愧为晚明士子的杰出代表。
新教育家
报道关注这个时代的教育家
原创保持教育新闻的原创性,和正在推动中国教育变革的关键人物在一起专业坚守教育媒体的专业性,善于发现和甄别这个时代有价值的教育人前瞻关注中国教育未来的走向,深度讨论教育未来多种可能性启迪站在人类智者的肩上,力求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教育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