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有没有机会称王?结论出人意料

毋庸置疑,华盛顿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但华盛顿的伟大之处与当不当国王并无联系,他的伟大在于率领弱小的美军与强大的英军作坚持不懈的艰苦斗争,在于坚持权力属于人民,也在于放弃第三任总统的连任。

不久之前,笔者写了《华盛顿为何不当国王?其实,与“伟大”没有什么关系》一文,从军事角度谈论华盛顿并没有机会当国王,自然也就谈不上华盛顿主动放弃国王而成就伟大的行为了。对此,不少网友非常激动地反驳,有的断言华盛顿是古今人类第一伟人,有的宣称华盛顿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还有的声称泱泱华夏五千年无人能比华盛顿伟大等等,对华盛顿的赞誉与崇拜差不多达到了词穷地步。那么,华盛顿真的是不当国王而伟大吗?有些人跪久了,至今还站不起来!不信且看以下:

美国的历史包袱:继承英国思想理念

谈及美国,一般认为美国建立之初没有包袱、没有历史,但实际上这个观点并不正确,因为北美十三州与母国英国一起,尽管它和母国相隔万里,中间隔着大西洋,但它们经历却是共同的,北美殖民地人的思想、理念与英国人同步而行,在历史的过程中一步一步走过来,一直走到美国独立。因此,美国有相关的历史传承,这个传承来自于英国,至今美国还有很多来自英国的习俗。

17世纪中叶,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克伦威尔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并处死一个国王,17世纪晚期还爆发了光荣革命,最终各方利益平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之后,英国再也没有出现过克伦威尔或拿破仑式独裁人物,不是没有野心政治家,而是英国的政治环境不允许了,谁想独裁谁就会被推翻。由于北美殖民地与英国同气连枝,双方思想理念同步而行,美国也继承了英国的政治传统,因此北美殖民地即便独立,也不可能出现独裁专制式国王。

也就是说,即使华盛顿当上国王了,也不可能当专制君主,只能做一位立宪君主,如同英国的国王一样,作为一个象征式的吉祥物,不掌握实际权力。

北美的权力核心:议会掌握实际大权

英国开发北美时,先后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从属英国,但相对独立自治,由英王特许,赋予政治自治权利,但不能在英国占据议会席位。

由于英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北美殖民地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政府,彼此互不统属。英法七年战争花费甚大,英国希望从北美殖民地上加税补充,激起了北美殖民地的不满。波士顿倾茶事件、与莱克星顿之战后,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反英暴动”非常愤怒,这就促成了北美13块殖民地组成松散联盟,以协调殖民地对应行动的一致性,之后由各州派代表共商国是,先后召开了二届大陆会议。

第二届大陆会议(见上图)时,由于英国拒绝与北美“暴民”议和,于是大陆会议决定组建联军,与英国作武力斗争,但在这一届会议上也确定了基本原则——议会控制武装、掌握最高权力,其中大陆军不会成为某个人的私军,不会向某个人效忠。

华盛顿被选为弗吉尼亚州的代表参加了二届会议,在第二届时约翰·亚当斯(上图)考虑到想让南方殖民地与北方合作组成联军,最好的办法是推荐一个南方殖民地人士担任总指挥官,于是向议会推荐了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以中国传统思维来看,华盛顿貌似掌握了军权,但以当时北美社会思潮来看,大陆军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华盛顿的私军。原因很简单,北美殖民地反英的原因在于钱,而花费巨资组建的大陆军,北美13州会允许其沦为华盛顿的私军吗?怎么想都不可能!其实,通过后勤,北美很容易控制大陆军。

总之,说华盛顿在大陆军中拥有较高的威望,这是可以的,但说华盛顿彻底掌控了大陆军,让大陆军效忠于他,这就不了解当时北美情况了。之所以说华盛顿在军中拥有“较高”的威望,而不是“很高”的威望,这与华盛顿的军事能力有关,在反英作战中,他的指挥能力的确没什么惊艳之处。

北美的二元军制:大陆军与地方民兵

华盛顿是大陆军的总司令,但不是北美所有军队的总司令,在大陆军之外还有数十万的地方民兵,这些民兵归属各州管理。直至今日,美国还是实行的是二元军制,即联邦军队与各州民兵并存。

英国在北美开拓殖民地时,时刻面临四周威胁,于是授权各州都组建了地方民兵。按照北美传统,每一位适龄健康男子都要进行军训,掌握一定的军事能力,也拥有一定的武器,因此当时北美地方民兵数量庞大,总量高达几十万。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地方民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规军——大陆军所取得的胜利,几乎都有地方民兵疯狂偷袭、骚扰英军,导致英军精疲力尽,之后才有大陆军的胜利;同时,民兵往往还会参与正规战役,与大陆军一道作战。比如,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中,7000名英军就遭到数倍民兵疯狂的围追堵截,最终在1.2万大陆军和数万地方民兵的围攻下取得胜利,可以说没有民兵就没有萨拉托加大捷,没有美国取得独立战争胜利。由此也可以看到,美国独立战争中地方民兵比大陆军付出其实更大,大陆军的总司令华盛顿更非唯一救世主。

与地方民兵不同的是,大陆军虽然号称正规军,但实际上战斗力未必强于民兵。第二次大陆会议中才决定组建大陆军,因此大陆军是一支新生的菜鸟军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士兵服役年龄平均不超过六个月,自由散漫缺乏军纪,严重缺少军官,战争第二年很多北美出身的士兵都退役回家了,留在军中的很多属于刚到北美的移民或者失业者等。可以说,无论从兵员素质,还是从实际战斗力来说,初期大陆军是一群乌合之众,甚至战斗力不如一些地方民兵。

当然,经过血与火的考验之后,大陆军战斗力肯定有所提高,但这时又面临一个问题:大陆军兵力从未超过3万,不到编制的一半。甚至在1780年时,“华盛顿屡战屡败,剩下的残兵败将不到4000人”,补充新兵之后又不可避免地稀释战斗力。

也就是说,即便华盛顿彻底掌握了大陆军,不说其战斗力有多强,就说其数量,也远远无法与地方民兵相比。更何况,在血与火的战斗中,地方民兵的战斗素质也在急速提升。得不到民兵力量的支持,华盛顿依靠些许大陆军,根本不存在当国王的武力基础,而民兵归属地方州政府,13州政府会允许华盛顿称王吗?

独立战争胜利之后,为了减少军费开支和降低军人独裁的可能,大陆会议强烈要求华盛顿解散大陆军,随后华盛顿接受命令。

美国的政体选择:少部分选择君主制

独立战争中,大陆会议是北美13块殖民地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在战争中并没有很好地履行其职责,引起了部分军队领导人与士兵的不满,最典型的是军队养老金争议。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一度争论全国性政府问题,即采取何种政府保护他们的权力,其中君主体制成为少部分人的备选方案之一,最终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选择共和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独立与建国并不是同时进行,中间存在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争论政体。

如今,国内外有很多关于“美国为什么没有选择君主制政体”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到底是谁支持君主制”并不明确,只有一个人如今可以明确,即爱尔兰裔上校刘易斯·尼古拉,在1782年5月22日写给华盛顿一封劝进信,认为华盛顿成为国王可以解决一些军人遭遇的不公问题,其他的美国独立大佬约翰·亚当斯、富兰克林、杰斐逊等无一明确支持君主制。

显然,华盛顿缺少当国王的政治基础,至少当时影响力极大的一些政治人物都没有表态支持君主制。更何况,即便选择了君主制,就一定会选择华盛顿为国王吗?

另外,即便北美一般民众,可能也不会支持君主制,原因在于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举动,让他们逐渐抛弃了王权。二次大陆会议时,起初都希望通过请愿书,改变英王的态度,改变对北美的加税与惩罚,但英王一再拒绝,只能让他们对王权愈发失望。

综上可见,华盛顿并不存在当国王的条件,事实上除了刘易斯·尼古拉之外,也没有人正儿八经地提出华盛顿当国王,因此“华盛顿不当国王而伟大”自然也就是伪命题了。如果华盛顿想要称王,下场可能是身败名裂,甚至是被推上断头台。如今吹捧华盛顿不当国王而伟大的人,大概不太了解北美这一段历史,或者只能说有些人真的跪久了,至今还站不起来,对西方过于顶礼膜拜,就如同这些年可以吹捧一部好莱坞烂片,却对优秀国产片吹毛求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