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田:拔花生
拔花生
我们村是赵县最古老的村庄,古时,一条槐河从村中穿过,把花朵似的村庄冲为南北两瓣。后人们依水而居,三分之一乡亲,世代居住在河南面(1963年洪水后,河南边乡亲在次年陆续搬到河北边居住)。
60年前,雨水丰盈,不宽的河中常年流水,清砂松软,水流潺潺,鸭凫鱼游,很是美丽,玩水洗澡,很是惬意。可槐河美中不足的是,每隔几年就闹一次洪水。红兽咆哮,河道逐年冲宽,河南边的地多是滩涂沙地,土质贫瘠,高低不平,没有水井,全是旱地,这样的沙壤地适宜种花生。花生果别名长生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白胖胖的,既好看又好吃。1958年,各个生产队里都种了很多花生。进入阴历八月,花生进入成熟期,绿绿的芭蕉扇形的叶子逐渐变黄,出现黑色小斑点,这就告诉人们,“我熟了,把我拔出来让我晒晒太阳吧。再不拔,我可就自己出来了。”那一年,是人们最忙的一年,年轻的不是去山里采石头,支援大炼钢铁,就是去赞皇、平山修水库,个别在家里的就加入深翻土地大军,深翻土地,准备种麦。当时提出的口号是“深翻三尺三,产量翻两番。”收花生的大都是中年妇女和老弱病残,进度很慢。我们学生可吃了香,每天上午下午,站好队伍,由老师带领,轮流到六个生产队里拔花生,一干就是近一个月。从花生叶刚黄一直拔到叶掉果落。
那时地特别沙,直接用手拔,双手攥住花生棵,斜着一拔就下来了。每人两垄,四五十个学生,一过去就是二十多米宽。拔下来的花生头朝南、叶朝北,一溜摆开。白胖胖的花生果很是诱人,多想掰开一个,放到嘴里尝尝啊!可老师出发前说了,谁也不许吃,那时当学生的特别听话,我们只好干咽口水,不敢往嘴里放一个。有个别讨厌的学生偷着吃一个,同学发现,告诉老师,老师笑笑说:“到学校再训他”。有的带队的队长或吃香社员(干部手里吃得开)富有爱心,休息时让我们吃点花生,我们解了馋,别提多高兴了,休息起来后,干得更欢了。
五队有个带队的社员叫侯大嘴(不知大名),此人能说会道,善讲故事,我们愿意跟着他拔花生。他给我们讲的故事有荤有素,我们很爱听,至今还清楚记得两个。比如一个是“半张灶王爷”的故事:一个小山村里住着12户人家,没有一个识字的,官府当差的经常拿着半张灶王爷,以各种借口,糊弄钱财。淳朴的山里人,屡吃没文化的亏。商量下山,请个先生教孩子读书。到了一个村庄,有弟兄两个,弟弟被人请走教书了,剩下哥哥不识字,但会说,头脑灵活。山里人问他,他说识字,山里人把他请到村里,好吃好喝伺候。问他何时开学,他总说快了,再等几天。他天天到村外转悠,想糊弄乡亲的办法。有一天,他看到山上三间山神庙前有三棵柳树,庙后一行桑树,顿时来了灵感,回去后,第二天就开学了,让孩子们成天念“一个门、两个窗,三棵柳,一行桑。”官府当差的又拿着半张灶王爷来糊弄钱来了,村里管事的拿着它找到学校让老师辨别。那年是闰年,正好是13月。他想:“不好,连我教书也要交赋税。”半夜背铺盖卷跑了。
那一年,花生种得特别多,雨水勤,长的挺别好,可惜壮劳力少,人们再累收获不过来,好多都落在地里了,多可惜呀!
常玉田:乡野名医(一)
常玉田,河北赵县沙河店镇野鸡铺村人。退休教师,在岗时曾任高初中语文教师,八十年代参与赵县志编写工作,主笔编写赵县教育志。退休后发余热,仼河北农民报通讯员,近百篇文章在该报发表,被评为优秀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