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敏:被傅雷说不是学音乐的料,于是当了一辈子中学老师,最后出版《傅雷家书》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昨天在写傅聪复杂的一生生平时,(详情点击→_→傅聪:被誉为钢琴诗人,却出走英国引发无数批评!)对于他的弟弟傅敏也查阅到不少的资料,而且比起自己哥哥傅聪各种诸如“中国的肖邦”、“当今最伟大的中国音乐家”等耀眼的头衔,傅敏几乎低调的无人知晓。
图注:1961年傅雷和次子傅敏在上海江苏路寓所前的小花园
傅敏1937年出生于河南林州,比哥哥傅聪小3岁。
傅敏出生时正值日寇侵华,国家破碎,傅雷为了避免向日寇低头行礼给自己定下规矩:“东不至黄浦江,北不至白渡桥。”从此,傅雷闭门不出,埋首于翻译。
图注:1939年,朱梅馥与5岁的傅聪和2岁的傅敏
抗战胜利后,傅雷结识了著名的富豪、文人宋淇,俩人一见如故。因为当时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宋淇通过在美国药厂工作的姐夫关系,拿到了部分药品的中国经营权,俩人商议在昆明开一家进出口公司。
1948年11月,傅雷变卖了老家的田产,携全家到了昆明。
只可惜,这个时候时局发生剧烈变化,公司最终没法正常运转。到了1949年5月宋淇一家直接去了香港。一个月后,傅雷夫妇携次子傅敏搭飞机也去了香港。而长子傅聪留在昆明读书。
图注:1953年,朱梅馥与次子傅敏
傅敏回忆在昆明的时光时说自己当时的学习“一塌糊涂”,到昆明去考学校没考上,小学就差点“蹲班”。最后傅雷也只能自己教傅敏学习。
半年后,傅雷重返内陆,拒绝了吴晗邀请他在清华大学教授法语,再次回到上海从事翻译工作。傅敏也凭自己同等学力,考了当时的光华附中,
在这段时间里,傅敏每天看着哥哥傅聪刻苦学琴,也激发了自己学音乐的想法,打算初中毕业后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但是傅雷却粗暴的打断了傅敏的想法。
傅雷跟傅敏说道:“第一,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学音乐,你也要学音乐,我没有这能力;第二,你不是搞音乐的料子;第三,学音乐,要从小开始,你上初中才学琴,太晚了,学个‘半吊子’,何必呢?”
最后,傅雷补充了一句:“你呀,是块教书的料!”
图注:傅雷、朱梅馥夫妇
后来傅敏只能离开音乐,考取了本校高中,打算向父亲学习,成为一名翻译家或者外交家。于是傅敏高中毕业后进入北京外交学院深造。但是,到了1958年,傅雷被划分成右派,而傅敏也被北京外交学院列为代培生,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学英语,这也标志着傅敏外交官的梦想也为之破碎。
1962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的傅敏,竟然没有单位敢接收。这个时候北京女一中老校长挺身而出,说:“这么个高才生,你们不要,我要!”
于是傅敏被傅雷一语言中,在北京开始了中学英语教师的生涯。
1966年9月,傅雷夫妇在上海自杀,而此时哥哥傅聪已经入籍英吉利,在全世界做巡回演出,弟弟傅敏则是面临着狂风骤雨,陷入人生的最低谷。
傅敏心生绝望一次投水,一次触电,但是两次自杀均被救了回来……
到了1977年,环境好转,在英国的傅聪也写信给邓副总理询问是否可以回国,在收到肯定的回复后,功成名就的傅聪于1979年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
图注:傅聪、傅敏参加父母平反大会
1979年4月,傅聪、傅敏兄弟二人参加父母的平反昭雪大会和骨灰安放仪式,这也是自1958年兄弟俩分开后,22年后的首次见面。
随后傅敏也被批准前往伦敦探亲,这一消息传到傅敏所在的学校后,大家纷纷表示傅敏肯定不会回来了。
但是到了1980年8月,傅敏风尘仆仆的从英国返回北京,得知消息的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刘凤梧亲自到北京火车站迎接傅敏。
傅敏如今完全可以调离中学教师岗位,但是傅敏不但没有走,反而对刘校长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不当任何“长”,哪怕是教研组组长也不行。
刘校长一口答应下来。从此傅敏一边教书,一边开始整理父亲和哥哥多年来的书信,并在1981年以《傅雷家书》的名义出版。
图注:傅聪和傅敏
《傅雷家书》出版后,傅雷和傅聪的一百余封书信成为许多人教育孩子、反省自身的经典读物,但是这部书籍中关于傅敏的书信却少得可怜,许多人都在怀疑是不是傅雷偏心长子,对于次子没那么关注?
对此,傅敏也正面回应过,“因为我在国内,与父母接触的机会更多,父亲对我可以说是耳提面命、言传身教,这种教育远比家书要深刻得多。”傅敏说,当时父亲其实也给他写了很多信,但很多书信都被他烧了。“哥哥在国外,他的书信都完整地保存下来。但父亲对我的爱和关心,丝毫不比哥哥少。”
1966年,身为教师的傅敏隐约预感到自己的身份总会出事儿,有一天晚上,他含着泪默默地将与父亲、哥哥的所有书信,扔进火炉烧了。“这就是为什么《傅雷家书》中只有我和父亲的三封通信,这都是我冒着生命危险藏起来的。“
傅敏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教书育人,他退休前的职称是“特级英语教师”,傅敏从英国回来后还曾经表示:
”中学教师是很光荣的,是灵魂的工程师,是神圣的职业。在英国,他们的中学教师,都是大学毕业的,教材也编得好,可惜教师缺乏事业心,缺乏高尚的献身精神。他们教书是为了赚钱,上课时学生听不听他不管,一看手表,到了时间,课没讲完也马上下讲台回去。
这一点与我们中国很不一样。出去一年,我真感到我们中国的中学教师是最好的教师。我们中国有些中学教师为了培养学生,不计时间,不讲报酬,工资虽然低,可是命都舍得豁出去……我为做一个中学教师而感到自豪。在外国人面前,我总是很响亮地说,我是中国的一个中学教师!“
如今86岁的傅聪在伦敦因病去世,83岁的傅敏接到消息后也是悲伤难掩,而且由于英国的疫情十分严重,航班也处于停航状态,兄弟二人也无法见面。
对于傅聪出走英国的批评,傅敏也解释道:“哥哥的演奏格外富有中国韵味,他的音乐里始终贯穿着一种浓烈的“家国情怀”。”
“傅聪在国外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一直认为当年是他出走波兰,连累父母,所以心中一直很难过。”傅敏说。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傅雷之子傅敏——叶永烈
傅雷之子傅敏谈父亲的艺术修养和收藏——澎湃新闻
广州日报记者对话傅聪弟弟傅敏: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
被身居暗处的傅敏点亮——中青报
傅雷和他的房东——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