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淙河摩崖石刻【河南登封】
石淙河摩崖离刘碑寺碑车行不远,河南省保,有望国八。这里树草争茂,溪水激潺,青山亘远,鸟语缠绵,是一片比少林寺清净万分的免费地方,可惜世人多不识。大周则天大圣皇帝酷爱嵩山,是多次封禅指定的品牌,今天封禅的“后遗产”还很多:大周封祀坛遗址、升仙太子碑、除罪金简、登封县……
石淙河是发源于嵩山东麓的、最后汇于颖水的一条小河流。远处的山脉平淡无奇,唯有此处,河谷巨石参差多怪,峰林攒簇,如一款大意态盆景。这里曾建的“池亭奇巧,璇宫瑶台”三阳宫,是女皇的避暑胜地。石淙河摩崖题刻临水而立,一块削平的天然石上,唐、北宋、金、明诸朝题刻遍敷,13多平方的面积上,有诗17首,它也成为中国唐诗石刻最多的摩崖。
大周久视元年(700年)夏天,77岁的老太太亲自组团来登封的“北戴河”行宫休养,从臣侍卫如云,浩浩荡荡,紧密的团结在以女皇为中心的中央集团周围,荡漾着君圣臣贤、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谐气氛。“石淙会饮”遗篇章,随后的粉丝团汹涌澎湃,孟郊、苏辙、袁宏道、徐霞客、魏源等等,队伍排了上千年。
河中平石如桌,高朋满座,觥筹交错,轻歌曼舞,鼓乐齐鸣,喜气洋洋。宴毕,女皇意犹未尽,前有龙门“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那就来第二季吧,女皇领衔,李显、李旦、武三思、狄仁杰、张易之、张宗昌、李峤、苏味道、姚崇、阎朝隐、崔融、薛曜、徐彦伯、杨敬述、于季子和沈佺期16位从臣跟进,一人一首《七言·侍游应制》命题诗,助雅兴,歌盛世,何乐而不为。“非常16+1”,玩的不是记忆,而是学问,是再版的曲水流觞、兰亭雅集。
这里很多人都是《三教珠英》编辑部的,写诗就是轻而易举、信手拈来之事,但似乎少了张说、宋之问、上官婉儿等一些诗友。女皇也是书法家、诗人,文人聚合自然附庸风雅,借三杯两盏淡酒也即兴一首:“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镇紫微。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最后还来了一篇总结性发言《序》,让薛曜书丹,嘱予工匠勒石以记之。
今天看此摩崖,有的文字剥蚀不堪,有的清鉴如昨。想近距离看也十分危险,下面是深不可测的水塘。薛曜与堂兄弟薛稷虽一同师承褚遂良,但字不如薛稷清滑润畅,更比不上师傅遒丽凝达。同样是一人,大周封祀坛遗址上那块武三思撰薛曜书的《封祀坛碑》躺碑,书法要比这里的好。不过薛曜毕竟是有书法家这个职称的,得到过ISO认证,写得不会差。
左:金大定23年(1183年)中奉大夫张景仁《栖云题名》题刻,中:“大明嘉靖元年夏五月廿日帝丘桑溥游……”,右:武三思诗。
姚崇诗,上面有武则天造的圆圈字“日”
通读这17首诗,都是吟景颂物的山水诗。诗为达情,以情释意。皇诗很凑付,不如她的《如意娘》,李显的“长居膝下属欢情”最奥妙,狄国老“余年方供赤松游”有夕阳红的味道,“模棱两可”的苏味道写的最浮艳,文学水平远不如他的11代苏大学士。武三思的“白日将移冲叠巘,玄云欲度碍高峰。”张易之的“千丈松罗交翠幕,一山秀水当鸣琴。”还不错。每个人要是没几把刷子,是进不了老太朋友圈的。
张说曾上疏:“道环山险,扈从兵马,日费巨资……”,意思是那度假地方太偏远差旅费太高,于是建成仅3年后,武三思拆了三阳宫,把材料用在了洛阳附近的兴泰宫工程上。如今的三阳宫早成遗址了,宴饮石台也在多重因素下无踪影,只有那些诗成为遗产。曲终人散,物是人非,不变的是,这山依绿这水照流。
北宋皇祐5年(1053年)赵世宏、舒昭叙等人同游题刻
嘉靖45年(1565年)题刻
左:北宋嘉佑3年(1058年)题刻,右:1582年的“万历壬午中秋傅梅七次至此”题刻
“天中胜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