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领读:拖延深处,是想尽可能久地待在自己的世界
明明那么多尚未完成的事情堆在眼前,摊开的书稿,脏乱的客厅,或者只是一个该打的电话,一份濒临死线提交的文档……
我们还是怀着侥幸的心理,时不时点进其他手机应用,咬着手指甲发呆着说,再过一会就开始,就一下下……
再回过神来的时候,一下午就过去了,望着窗外天色变黑,想到一整天又啥也没做,内心沮丧懊恼。
但隐隐地,又好像有点微妙的窃喜,仿佛从不知何处偷来了一份不属于自己的时间,安慰自己“既然到点休息了,那就明天再做吧!”
拖延似乎已经变成了现代都市青年的常态,以至于当我们看到这个段子时,无数人都惊呼“太形象了!”
拖延症患者的队伍,也实在太过庞大了。
在豆瓣,存在几十个拖延症互助小组,规模最大的甚至有 19 万人,几乎所有人都在抱团找人监督自己。
对于拖延症患者来说,但凡想做点什么事情,都需要下极大的决心,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才能勉强行动起来。
我们深受拖延的困扰,已经太久了。
拖延不但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在工作上的信用,在这个提倡速度与效率的时代,更是让我们陷入永无止境的自责与焦虑。
越积极,越拖延
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社畜时代,我们的日程从未松弛过。
考试一场接着一场,工作任务一个接着一个。好不容易结束一段连轴转的高峰, 紧张的神经还没缓过来,立马就开始一个新阶段的忙碌。
但好像这样也没什么不对,因为从小到大我们都是这样被教育的——长辈和社会希望我们能够过着积极、有效率的生活。不然,“你不努力,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我们按照这样的期待一路成长过来,从未质疑过这种生活方式,好像自己每天必须都得这么过,不然就是虚度了光阴,不然就会有罪恶感。
因为这些年的潜移默化中,我们潜意识里已经设定了自己是一个“好工具”,一个“没有感情的打工人”。
似乎只有这样,我们的存在才是有价值的。
而懒散和颓废则成了我们眼中的“大忌”,因为这是属于“我”的享乐,是不可以的。
这时,一个有趣的矛盾出现了:特别想积极、有效地过好每一天的人,总是有严重的拖延症,并且很颓废。
也许,这是无意识地在追求“我可以不那么焦虑”。
知名心理学家、《为何家会伤人》作者武志红在新书《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中, 谈到了这种有趣的现象。
越自恋,越拖延
让我们一起回忆拖延出现之前的感受:今天是周一,周五要交一份重要的提案, 好的,那就周三之前整理好材料,然后一鼓作气地写出来吧!
但实际往往是
一方面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事情会按部就班地运行,另一方面我们暗暗脑补这份提案一拿出来就会技惊四座。
越是如此,越是难以开始。我们没有发现,难以开始的背后,藏着深深的完美自恋和意志自恋。
所谓完美自恋,就是我们常说的完美主义:潜意识中,我们觉得自己是完美的, 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也都必须完美,否则就会陷入无助感。
太多人在琐事上严重拖延,就是因为在想象中运行这件事。如果这件事在手边就做了它,而稍有时间延迟和空间阻隔,就感觉到完美被破坏,于是不做了。
但那些看似琐细的事,其实常是真能满足自己的重要之事。
意志自恋,就是“我的意志必须成真“,当我们假设要做一件事,头脑中立马会产生一种急迫感。
以至于让我们以为:“我一旦做决定,就要马上得到我想要的结果,一点都不能耽搁”。
完美自恋和意志自恋,来自婴儿时期最初的全能自恋。即婴儿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自己一动念头,世界(其实是妈妈或其他养育者)就会按照他的意愿来运转。
长大之后,这种全能自恋仍然深深影响着我们。全能自恋感如果被打击,会导致巨大的无力感。当我们发现自己实际能做到的和自己所期望的有巨大落差时,会有强烈的羞耻感,那是因为全能自恋感被挑战了。
当自恋遭到挑战——本以为自己是神,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我们会立即有挫败感,感到暴怒,同时又觉得自己很差劲。
为了逃避这种感觉,我们一遍遍在想象中演练要做的事情,却始终没能在现实中开始。
拖延深处,是想尽可能久地待在自己的世界
习惯性拖延,或许最深刻的原因是,对要建立联系的事物缺乏信任感,并因而缺乏意义感。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件事情,若只是应该去做,而不是主动想要去做,我们心中就会有抵触,而拖延,就是这种抵触的表达。
与此相应的是习惯性迟到,其中包含着一种很深却不容易被觉知的心理——尽可能多地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尽可能少地进入别人的地盘。因为进入别人的地盘会有失控感,会不自在,还会有其他种种不舒服的感觉。根本性的感觉是,“别人的地盘不欢迎我”。
在别人的地盘里,做自己被限制,甚至被禁止。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按照别人制定的规矩去完成一些事情。强迫自己去达到这些要求。
这时,我们的“积极、自觉”都只是表面的。
并不是由自己的内心驱动产生的自由选择,而是一种内化了的说教和恐吓。
当我们不能自由选择,不能把握自己的节奏,时间总被别人的意志占用时,就容易有拖延和凌乱的节奏。
其实我们是在通过拖延来证明“我可以做我自己”,或者“我的意志可以存活”。
换种思维看待拖延
很多苦苦挣扎,力求改变自己的拖延癌晚期患者,都尝试过很多解决方法。
结果,大多数人在开始准备的阶段,就已经陷入了无休止的拖延循环,然后引
发新一轮的自责和羞耻感。
越是把拖延放到对立面,强迫自己战胜它,强迫自己自律,越是会起反作用。
不如仔细去观察,当自己在拖延时,究竟深层原因是什么?
1. 让”拖延“的感觉自然流动
与其“对抗”拖延,不如试着让那些看起来很糟糕的体验自然流动,同时放下对好坏、对错、高低的评判,会发现所谓“负面情绪”和积极情绪一样美妙。
那些我们一直克服不了的,甚至与之斗争了一辈子的毛病,不如试试,给它们一个空间,让自己在这个空间里彻底放纵一下这些毛病。
比如,我们索性让拖延症更彻底一些,找一个时间段(三天甚至一周),让自己彻底拖延一下,绝不因为空虚而自责,绝不逼迫自己做任何事。
2. 完成好过完美
强迫症式的完美主义也许是全能感的衍生物,特别是当完美主义指向自己时,即觉得自己必须完美才有资格存在,否则就一无是处。此类完美主义者往往寸步难行,因为觉得每一步必须完美,否则会陷入无助感。
这个时候,我们只需坚持完成每一件事,而不是要把每件事做到“完美”。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逐渐体会到“我能行”的感觉,并感受到这是对自我真正的滋养和治愈。
3. 持续的拖延或许是一种提醒
一旦我们意识到某些拖延的症结并非个人意志力的缺陷,而是我们内心意愿的外在表现,我们就可以试着去观察拖延背后真正的心理需求。
总是拖到最后一秒才去做的事情,是不是因为在这件事中,我几乎没有决策的权利,选择的空间?
总是迟到的工作或课程,是不是在提醒我,我对这件事情或这份工作,已经抗拒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
一味的自我逼迫去做不喜欢的事情,越逼迫,我们的内心就越空洞,就像车子没有油,还要不断地被启动,陷入疲惫的循环。
这个时候,倒不如停下脚步,安静地思索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或者,必须要做的这件事中,究竟哪些层面我还可以发挥自发性,体现我的个人意志?
给自己过渡的时间,等待那件事和自己真正建立起深刻联系的瞬间。如果等不到, 就请勇敢地去找那件“我可以做我自己”的事。
无论快慢,你都可以坚定而主动地追逐专属于你的梦想。那时,拖延会不治而愈。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知名心理学家、《为何家会伤人》作者武志红 2020 年新书《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
就是这位曾经上过奇葩大会出圈了的可爱老师
这本书是武志红老师从事心理咨询行业二十多年以来思想精华的集合,涉及人生方方面面,有自我探索,也有如何处理和他人的关系,既有他在实践中的心得, 也有对概念的梳理和思考。
以孤独、自恋、成长、梦想四个人生课题统领,分为四个小分册,专治各种现代心理病。如:无缘无故的累、难以专注、在意他人看法、拖延症、热情缺失、避免和他人冲突、孤独封闭、容易被强势的人影响、难以投入深度关系……
当你不断为人生中各种琐屑问题所困,不妨停下来,想一想,这些问题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你从未察觉到的心理原因?
在你的潜意识中,始终有另一个“我”稳稳地立在那里。偶尔,我们可以坐下来, 和那另一个自己,温柔地谈谈心。
书名:《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
作者:武志红
出品方:磨铁图书·大鱼读品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简介
武志红,中国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心理学畅销书作家。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于北上广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致力于用心理学去深度剖析理解个人、家庭的种种典型现象。微博粉丝数852万人。
代表作《为何家会伤人》出版十余年来畅销逾百万册,堪称中国家庭问题第一书。另著有《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为何越爱越孤独》等心理学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