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太极拳美人手研究

一、郑子简易太极拳

  纵然在武侠小说里,想象中的武林第一大门派是少林派,但在现实世界,不论台湾或大陆,民初以来,流行地区最广、学习者最多、影响最深远的武术应是太极拳。①

  关于太极武术源头,历来有数种不同说法,但是主要派别则大致不异,而有“一祖、二宗、四小家”的说法。②一祖指陈家,二宗是杨家及武家,四小家为李、郝、吴、孙四家。

陈家太极拳源自河南省怀庆府温县陈家沟。陈家沟的拳种从何而来,亦是众说纷纭。

一说来自陈卜。民国八年陈鑫着《陈氏太极拳图说》③,自序云:“明洪武七年,始祖讳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依此说,则太极拳之初创,只是消化饮食的健身体操,无关乎武术。

另一说则指太极拳为陈氏第九世陈王廷所造。④陈王廷为明末武庠生,尝自谓:“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⑤其中造拳之语,或谓即指创造太极拳⑥,只是证据并不充分。

再有一说,陈家沟的太极拳源于王宗岳的弟子蒋发。⑦

  尽管陈家沟拳术源头说法不一,然陈家沟拳风炽盛则是无庸置疑,荆文甫即说:“今见太极拳谱,是陈君一生用力而得力者,用以传其家人。故至今温县陈沟陈氏,人无男女,皆习是术,以神勇称。”⑧陈家沟男女皆学习太极拳,影响至远,二宗之杨家及武家亦皆出自陈家太极拳,李、郝、孙、吴四小家当中,吴源于杨家⑨,李、郝、孙出自武家。亦即全部源于陈家沟。

武家指直隶广平府儒生武禹襄。武禹襄从河南怀庆赵堡镇陈清平⑩习陈家太极拳,颇有心得,其拳术人称武家太极拳。

武禹襄之外甥李亦畲从舅习拳,苦心钻研多年,卓然有成,传子李石泉、李逊之,号李家武式太极拳或李家太极拳。

郝家太极拳创始者郝为真亦李亦畲之弟子。

后来孙禄堂拜在郝为真门下,学习郝家太极拳。孙禄堂又吸收形意、八卦的特色,自成一格⑾,称为孙式太极拳。其传承谱系如下:

  陈清平——武禹襄(武家)——李亦畲(李家)——郝为真(郝家)——孙禄堂(孙家)

  杨家太极拳始于杨禄禅。杨禄禅之太极拳,学自陈家沟陈长兴。陈长兴“行止端重,号牌位陈。门徒尤盛,杨福魁其最著者”⑿。

  杨福魁,字禄禅⒀,生于清中叶嘉庆四年,世居直隶省广平府永年县南关。杨禄禅诉说自己习武的经过曰:

  余自幼即以救弱为己任,尝见卖解者,其精神体魄,固不逊于外人所谓大力士、武士道者。余大喜叩其术,秘不以告。乃知中国自有强身之术,而一弱至此,岂无故哉!嗣闻豫中陈家沟陈氏有内家拳之名,蹑往从陈师长兴学。虽不见拒于门墙之外,然日居月诸,迄未许窥堂奥。忍心耐守,凡十余稔,始于月明人静时,举个中妙谛以授余。⒁

  后杨禄禅“游京师,客诸府邸,清亲贵王公贝勒多从受业焉,旋为旗官武术教师”⒂。然习自陈家的内家拳,传至其孙杨澄甫时已面貌迥异,号为杨家太极拳。杨澄甫忆祖父杨禄禅谈及陈长兴之武术曰:“其术本于自然,而为形不离太极,为式十三,而运用靡穷。运动身体,而感及心灵。”至于杨澄甫本亦无心习“一人敌”之武术,只因杨禄禅一席话,谓“从吾学者,瘠者肥,羸者腴,而病者健”,于是欣然请受教。可知在杨禄禅眼中,太极拳的功用在于“救弱强身”,特色为“运动身体,而感及心灵”,竟无一语及于攻防之用。⒃杨澄甫在此观念下动念习拳,故曰“太极拳,非专为与有力者斗狠而作”,而是“资道体之用”。但是若论杨氏太极拳之功用,在“卫身养性,却病延年”方面,无论“骚人墨客、羸弱病夫,以至于老幼闺人,皆可学习。有恒者,三岁有成”。于武术方面之用,“则在不用力,而却不畏有力也,倘有大力者来击我,以吾之至柔,自足以制胜者,盖顺其势而取之也”,因此有“柔拳”之称。杨澄甫弟子郑曼青,则在此“至柔”的理念下,发展其郑子简易太极拳,并成为极具特色的至柔一派太极拳。

  郑曼青,名岳,浙江永嘉人,民前十一年生,有诗、书、画、医、拳五绝之称。郑曼青早年以诗书画闻名,弱冠任教北京郁文、艺术两大学,不久又任上海暨南大学及美术教授。⒄郑曼青年少时有软脚风痛病,习《易筋经》而愈。又曾患肺病,吐血咳嗽不已,习太极拳而愈。⒅在拜师杨澄甫之前即曾习太极拳。第一次在民国十二年,才学一个多月即中断。他说:“癸亥,岳任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有同事刘庸臣者,擅斯术,以岳体羸弱,勉之学习,甫逾月,辄婴事辍,未得其趣。”第二次在民国十九年,他说:“庚午春,岳因创办中国文艺学院,操劳过度,甚至咯血,因复与同事赵仲博、叶大密研习斯术。不一月,病霍然,而身体遂日见强健。于是昕夕研求,锲而不舍。两年之间,与有力十倍于我者较,则数胜。”民国二十一年,郑曼青经介绍投杨澄甫门下⒆。起初杨澄甫对郑曼青似有保留,陈微明曰:“名画家郑曼青,精于歧黄。杨师澄甫南来,从学太极拳六年。师德配侯夫人抱疾垂危,得君投剂而起,师感之,悉以口诀相授,他人所未闻也。”⒇因此郑曼青得以从杨澄甫学得他人未闻的口诀。

  郑曼青本为文人,非有志于武术,又无家学与环境之造就,加上自幼身体孱弱,对武术的理解和基础自与陈、杨所传各派宗师不同。他根据自己的生命经验,加上读书的体会,撷取杨家太极拳“柔”之一端,发挥至极,遂有郑子太极拳之诞生。

  郑子太极拳又称为“简易太极拳”。此拳的来历,据郑曼青的说法,是在民国二十七年他主持湖南省国术馆时,国术为该省全民众之运动,不论男女老幼,都必须学习。为了普遍推行太极拳,采用分批集训的方式,每两个月调训全省各县国术馆及教官四十人,亲自教授。然而两个月学习时间太短,学员无法学会整套传统太极拳。于是决定删削,以成简易拳套。他说:

  太极拳原仅有十三式,以沿传既久,架式增繁,练习费时,不易普及。余乃删减为三十七式。已较原有之十三式,增多廿四式。此亦因时制宜,勿以余着之简易太极拳以为简也。(21)

郑曼青不认为招式多是拳架的优点,而且比起“十三式”,简易太极拳已多了廿四式,不可谓少。郑曼青学自杨澄甫的太极拳,全套计一百二十余动,当中不少重复的动作,这些动作“反复不已,颇耗心神,无裨于体用”。他推论发展出重复招式的用意有三:

一、恐学者无恒心,故事衍演,以稽其时日,聊资善诱。

二、以此拳式中,有基要动作,欲其反复多练,以促其进度。

三、或以十三式拳套过短,嫌不足为运动之数量者。

对于这三点,他也分析道:“若以此三点言之,亦都未得要领。倘无恒者,却使之有恒,非易事也。久暂之间断,同也。若以有基要拳式,另为提出,属其多练可也。若嫌拳套过短,多练一套可也。”(22)因此他极早即有意将此拳架删繁就简,使学者能由易而难,如此才不违背简易之理,所以“今得传授一式或二式者,必须潜心娴习,而默记之,方能有得,不然未有不惑也”。拳架取名“简易”太极拳,不仅指太极拳架之删简,更是《易经.系辞传》所谓“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的简易之义。

  郑曼青创造简易太极拳的目的,却不仅删减架式而已,而是基于对太极拳理的体认,进一步发挥“致柔”、“柔术”的观念,重新诠释太极拳之体与用。最具代表性的即在强调“美人手”。(23)以下从美人手出发,探讨郑子简易太极拳之特色。

《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中英文版本

                    二、郑曼青之美人手

郑曼青于一九五○年印行的《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中论“掌”时,有“美人手”之图,并说明:“掌,相传谓美人手,手背筋不浮露。无论何式,腕背皆要竖直。”(24)文中强调手背筋不浮露且腕背竖直,及无论何式均须合乎美人手,即美人手为简易太极拳的共法。一九七八年出版的《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则略修正为“腕背皆要自然伸直”。或许“自然伸直”较不致造成“用力竖直”的误解。其图如下:

  虽文中推以“相传谓美人手”,然“腕背竖直”实为郑曼青太极拳的特色,只要比较各家拳谱即可知。

  以下举民初以来各家拳谱单鞭、搂膝拗步等式对手部或掌法的要求,并与郑子美人手相较。

民国八年,陈家沟陈家太极拳传人陈鑫编写《陈氏太极拳图说》(25),其中第三势“单鞭”如下图:

  图上说明曰:“指肚用力。”又“掌前外臁使力”、“掌后与大指使力”,又手腕处注释曰:“左手节不可软。”可见陈鑫的陈家太极拳单鞭左手按掌是要用力的,而且还得指肚、掌前外臁、掌后与大指、手腕一起使力。(26)而且手掌并不是中指、劳宫(掌心)朝前的平按掌,而是类似“切掌”的外臁使力。(以下简称“竖掌”,以别于美人手之斜卧掌)

陈家太极拳传至郝为真后之郝派,其掌形亦非美人手。下图为郝为真之孙郝少如示范之单鞭(28),其腕部明显屈坐。

郝为真弟子孙禄堂的单鞭式,更是两手成掌竖立。动作要领为:“先将两手腕往外扭,再从心口横平着,如(29)长竿。”又说:“两手掌直立,两手指与眼相平。”孙家太极拳的“手掌直立”和美人手的“腕背竖直”显然不同,前者指手掌垂直于地面,后者则只谈手腕平直。

至于杨家所传。民国十四年杨澄甫口授,由弟子陈微明笔述的《太极拳术》书中,收录杨澄甫、陈微明演式摄影相片。陈微明曾向孙禄堂学习形意、八卦拳,后又向杨澄甫学太极拳。民国十四年陈微明于上海成立致柔拳社,以杨澄甫的照片为主编成一书作为教材。据杨澄甫的说法,此书为杨主动“嘱陈生微明,以余口授者,刊为一书”(31)。书中杨澄甫单鞭照片如下:

杨澄甫的单鞭与搂膝拗步前手,明显都是竖掌,而非美人手强调的“腕背竖直”或“腕背自然伸直”。

十数年后,杨澄甫重新拍照,将太极拳“体用之全法”编次成集,即为《太极拳体用全书》(32)。编写此书,是因为杨澄甫的拳架已有极大变化,他觉得“十数年前之功架”,已经“不及近日”。就杨澄甫的体形、姿态而言,十数年来确实略有不同,但是掌形则一样是竖掌。杨澄甫的按手有“坐腕”的要求,此书不论在“揽雀尾按法”、“单鞭”或“左搂膝拗步”式中,都提到“沉肩垂肘坐腕”或“沉肩坠肘坐腕”。而其坐腕明显为竖掌。

  杨家另一系脉的吴家太极拳,竖掌更为明显。

相形之下,郑曼青的单鞭及搂膝拗步前手,均明显为“美人手”。

  郑曼青在说明文字内亦注曰:“沉肘坐腕立掌”,然而其所谓坐腕立掌,应当只是承继师说,实际打法则须不违背美人手原则,即“无论何式,腕背皆要自然伸直”。腕背自然伸直的美人手,与其它各家竖直腕背垂直地面的差异,在于美人手强调腕部之松柔不用力。腕背若要竖立垂直地面,则免不了要使一些力,美人手则是连这一点力也不许使用。

简易太极拳中唯一例外的,应当是“起势”。郑曼青将简易太极拳起势手腕动作分为六段,称为“六变”。

第一,由立正而预备。

第二,由预备而起势。两臂提起时,两腕背上突,若水中浮起,手指下垂。

第三,提至两腕平肩时,又复行气舒指,筋络似若不张不弛。

第四,收回时,腕肘折迭至胸前,其时指又下垂。

第五,两臂将复降落时,两腕若沉没入水,指尖俱若飘浮水面。

第六,两臂降至胯旁归原,同预备式。

郑曼青曰:“故我谓起势着重手腕之运动也。此式既能了解松净,则第一关第一节,已能开达矣。以后手腕要注意贯气,如上图所谓美人手也。”(33)起势着重手腕运动,或系附和他所提出的“陆地游泳”的理论(34),故不得不模拟放松身体在水中的情状,而有沉浮之说。然而何以只有在起势合乎“陆地游泳”而其它各式则手腕不再运动?究其原因,盖“陆地游泳”之说只是比喻,郑曼青亦谓:“我是以取喻于太极拳,欲学者可以方物,易于领悟。空气非空,正犹水然,每一运动,即觉气之鼓荡如游泳,吞吐浮沉,以及乎进退如游泳。苟能逮乎此境,则已非常人所能到也。”(35)既然只是比喻,自然不宜过度延伸,毕竟人在空气中与水中相去甚远。在水中几无重量,所谓虚实松沉、分脚摆莲绝无可能。于是简易太极拳除起势外,其余各势的手腕仍不得违反“美人手”。

                    三、美人手的理论根基

  美人手确为郑曼青的简易太极拳一大特色。然而郑曼青却将之归原于其师杨澄甫。他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中,有《视本末》一节云:“杨师澄甫之分释太极拳诸要点,如下:……”其中第二点即为:“沉肩垂肘坐腕。谓肩不可耸,亦不可塌。肘勿翘起,亦勿夹紧,能自然,便自沉自垂。惟坐腕最难,要手背不露筋络,相传谓美人手,如是始可矣。”(36)若此记载为真,则美人手之说亦来自杨澄甫,但是从杨澄甫及诸家拳谱文字及图片,却很难得到如此结论。

  郑曼青的美人手,其实是以老子“至柔”思想发挥太极拳。

  太极拳的经典拳谱《十三势行功心解》文中,有“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之语。然而极柔何以能成为极坚刚?从陈家太极拳以来,各家对此问题的说法并不相同。

  民国八年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以《易》卦阴阳太极之变,诠释太极拳理,故刘焕东《后叙》云:“……品三先生所著拳谱,本羲《易》之奥旨,循生理之穴脉,解每势之妙用,指入门之诀窍。”(37)本于《易》,故陈鑫论太极拳名义乃依据太极刚柔互济之理,曰:“拳以太极名,古人必有以深明乎太极之理,而后于全体之上下左右前后,以手足旋转运动发明太极之蕴,立其名以定为成宪,义至精也,法至严也。后之人,事不师古,不流于狂妄,即涉于偏倚。而求一不刚不柔,至当却好者,以与太极之理相吻合,盖亦戛戛乎其难矣。”(38)他认为手足“旋转运动”发明太极之蕴,陈家太极即依据“旋转运动”发展成“缠丝劲”。太极的运动则要不刚不柔,或刚柔并用。故又曰:“若以神韵论之,交手之际,刚柔并用,适得其中。”(39)既然是刚柔并用,陈鑫当然反对以太极拳为“柔术”之说,他认为:

  打拳何尝不用气,不用气则全体何由运动?但本其至大至刚之气,以直养无害焉已耳。世人不知,皆以为柔术。殊不知自用功以来,千锤百炼,刚而归之于柔,柔而造至于刚,刚柔无迹可见,但就其外而观之,有似乎柔,故以柔名之耳,而岂其然哉?且柔者,对乎刚而言之耳。是艺也,不可谓之柔,亦不可谓之刚,第可名之为太极。太极者,刚柔兼至,而浑于无迹之谓也。(40)

此段论述足以表现陈鑫代表的陈家太极拳之立场:

其一,柔只是太极拳外观之相似者,因此反对太极拳为“柔术”之说。

其二,太极拳为刚柔兼至,不可谓之柔,亦不可谓之刚,只可名之为太极。

此种本于易经刚柔并用的理论,反对“柔术”之名的主张,影响陈家太极拳发展方向,也形成陈家太极拳的特色。

  同样是民国八年出版的《太极拳学》,孙禄堂在其《自序》中将太极拳归本于太极图、河图洛书及易之数曰:“张三丰……故遵前二经之义、周子太极图之形、取河洛之理、先后易之数,顺其理之自然,作太极拳术,阐明养身之妙。”其中“二经”指《易筋经》及《洗髓经》,以此说明太极拳与少林拳的关系。此外不论周子太极图、河洛之理、先后易之数,均表明孙禄堂诠释太极拳的路数与陈鑫并无太大区别。然而此书前有一《序》,未注明作者,却以《老子》之理解释太极拳曰:

  顷孙禄堂师以所编《太极拳学》见示,余反复参观,见其中颇有与老氏之旨相合者。形上谓之道,吾无间然矣。太极拳贵空虚,忌双重,非《老子》之“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者乎?太极之劲断而意不断,非《老子》之“绵绵若存”者乎?太极之随屈就伸,意在人先,非《老子》之“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者乎?故吾谓“有欲以观其窍”者,即太极之十三式是也,“无欲以观其妙”者,即太极之炼气化神是也。(41)

  此序以《老子》之旨比附太极拳理,颇有见地。另外尚有陈曾则作《太极拳学序》,除引《老》、《庄》为论以外,以“专气致柔”归结太极拳之特点,曰:

  《老子》曰:“为欲取之,必固与之。”(42)原谱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即人取我与之意也。《庄子》曰:“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原谱所谓“气如车轮”、“行气如九曲珠”,即得其环中之意也。故其术专气致柔,盖合于道家。(43)

  这两篇序代表陈家太极拳以外的发展方向,其中至少有两处与陈鑫的陈家传统不同,一是引老、庄思想说明太极拳,一是不强调“刚柔并用”而取“专气致柔”路向。

  这两处不同正是陈微明和郑曼青革新太极拳的方向。

陈微明之单鞭

郑曼青之单鞭

  陈微明曾习形意与八卦于孙禄堂,虽然太极拳习自杨澄甫,陈微明太极拳主要方向,却暗合孙禄堂《太极拳学》两序之思想。

  陈微明曾任清史馆纂修,能文章,民国六年向杨澄甫学习太极拳起,即将杨口述之动作拳理笔述成书,并将书稿呈赠杨澄甫。杨澄甫却藏之数年不肯付梓,直至民国十四年才出版。(44)

  陈微明于民国十四年在上海成立致柔拳社,简章第一条即曰:“本社取老子专气致柔之意命名,曰致柔拳社。”又于《太极拳术》的《序》中说太极拳异于外家拳的特色之一是“专气致柔,以弱胜强”。书中除引《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解释《十三势行功心解》之“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以外,并于书末独立一章曰《太极合老说》,分别引用十一条《老子》文章,说明太极拳的拳理乃合乎《老子》的思想。此点不同于其师杨澄甫。杨澄甫虽亦以“柔拳”称呼太极拳,然而编着《太极拳体用全书》时,只说到:“太极拳本《易》之太极八卦(曰理、曰气、曰象)以演成。”并不及《老子》之论。

  陈微明以“用力”与“内劲”的差别论太极拳的松柔,发挥致柔理论。他说:“太极拳之坚刚内劲,系由柔软松开而生,练架子愈柔软松开,则长内劲愈速,稍有强硬不松之处,即为长内劲之阻碍。”(45)不仅练拳架如此,推手时亦不可用力,他说:“推手虽不用力,然练之数年,自然生一种劲。此种劲,并非有意用力,而敌人之力,自能住,不能近身。初学者松开练习数年,使全身毫无僵硬之处。”(46)陈微明认为《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谓“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是指在不用力中锻炼,不论打拳架或推手,久之自然能生出内劲,此为太极拳内劲之由来。

郑曼青的简易太极拳理论延续陈微明“致柔”说,并向“至柔”发展。郑曼青在民国二十二年为其师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作序时,提出太极拳的刚柔与用不用气的问题。他说,《易》、《书》、《诗》均有刚柔并用之理,而《老子》则独言“柔弱胜刚强”,两者似乎不同。再者,太极柔拳之术则有“有气则无力,无气则纯刚”之说(见《十三势行功心解》),此说又与老氏之理有异。因为“不用力固已柔矣,未闻有不用气也。若不用气,何复有力,而至于纯刚”?不用气之说确实费解,前文引陈鑫曰:“打拳何尝不用气,不用气则全体何由运动?”即对《十三势行功心解》的质疑。(47)郑曼青是在习拳两年后(尚不是向杨澄甫学),与力大十倍者较量而数度胜利,“始信柔之足以胜刚”。亦即肯定《老子》思想较能表现太极拳之特点。但是另一方面,不用气之义,要等到杨澄甫“口授内功”后才明了。他的心得是:

不用气,则我处顺,而人处逆。唯顺则柔,柔之所以克刚者渐也,刚之所以克柔者骤也。骤者易见,故易败;渐者难觉,故常胜。不用气者,柔之至也。惟至柔故能成至刚。余至是遂恍然大悟,于真人与老氏之说、大《易》摩荡之训,究竟一理。

足见当时郑曼青即有兼用《易》、《老》,又以“老子”柔弱胜刚强为主的基本原则。一九五○年出版的《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释名义第一》即以老子之说立论曰:“彼以刚为用,我以柔化之;彼以动为攻,我以静待之。柔静之极,是为阴极。阳极而遇阴极,未有不败。此即老氏所谓柔弱胜刚强也。”(49)第三篇《专气致柔》又以“气沉丹田与心相守之法”解说老子“专气致柔”之道。

致柔的进一步引申,则为不用力。郑曼青解释“不用力”与陈微明“内劲”说不同。他以力的构成言之:“不用力者,不受人袭击之力。”此说以不受别人袭击之力解释为自己不用力,看似狡辩,其实颇有深意。因为力的形成,必须大小、方向、施力点(即抗力点)三者齐全,缺一则无力可言。若彼此接触之点无对抗之力,则对方必无可施力之点,也就无力可言。故不用力本指自己不用力,其结果则是对方亦无袭人之力。如郑曼青所说:“任人用力袭击,而我不以丝毫气力抵御,反引其力落空,而攻击之效能全失。”(50)郑曼青对“不用力”(也就是“柔”)的功用似较陈微明体悟更深,因此不必另以“渐长之内劲”解决“不用力何以能御敌”之疑问。

  不用力的另一种说法为“松”。郑曼青记录杨澄甫不轻易传人之要诀十二则(51),首则即为“松”。郑曰:

  澄师每日,必重言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要全身松开”,反此则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

按,松之一字,最为难能,如真能松净,余皆末事耳。余将澄师平日口授指点之大意,附于下,使学者易于领悟:松,要全身筋络松开,不可有丝毫紧张。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若无骨,只有筋耳。筋能松开,其余尚有不松之理乎。(52)  

能松透,就是沉。于是松沉即是郑曼青得之于杨澄甫的秘传口诀中最根极理要者。只是松之一字,说来容易,行之维艰。郑曼青于从学杨澄甫的前两年间,听杨澄甫叮嘱何只千遍,一闻此语“甚至觉头大如斗”,烦恼非常,始终做不到松净的境界,“自恨愚蠢,抑何至此?”直到有一晚“忽梦觉两臂已断,醒惊试之,恍然悟得松境。”松的感觉若何?郑曼青记曰:“其两臂所系之筋络,正犹玩具之洋娃娃,手臂关节赖一松紧带之维系,得以转捩如意,然其两臂若不觉已断。”悟得松净之后,与原本功力较高者比试,皆大为惊异,“其进境不啻有一日千里之感”。(53)可知松之为用大矣。松的另一种陈述是“不动手”。郑曼青又记录杨澄甫分释太极拳要点,第一点就是“不动手”:

  每于练功架,或打手时之讲解曰:“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且戒之曰:“健侯老先生之教人,每引拳论曰:‘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又曰:‘其根在脚,发乎腿,主宰于腰,行乎手指。’谓手必要相随,不可自动。于此可见本末之不相离也。且《行功心解》,首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亦可证手之不得自动明矣。(54)

  不动手是指手不自己动,手必须随腰腿而动。

四、至柔的美人手

  松净、不用力、不动手,形成郑曼青对“柔”的更进一步要求,也就是“至柔”的境界。一丝一毫用力,即是不松净。手无因而动,亦是不松净。郑曼青以松净原则将太极拳朝“至柔”推进一步。

  照郑曼青所言,松净、不用力、不动手都是其师杨澄甫教导的要诀,照理说杨澄甫当比郑曼青更知道其妙用与要领。另一方面,郑曼青的师兄陈微明,民国十四年即成立致柔拳社,提倡《老子》“专气致柔”学说,且笔记杨澄甫教导之课程内容,也是强调松净、不用力。然而杨澄甫及陈微明之著作未强调“不动手”、“断手”的说法,或者此二者正是郑曼青独悟的心得。郑曼青的“不动手”、“断手”说,使“松净”与“不用力”的太极拳更明确成为“至柔”拳。再观杨、陈与杨家另一脉的吴鉴泉之演式照片,更可见三人似乎并未脱净手腕的余力。故他们的坐腕,与同名为坐腕的郑子太极拳美人手并不相同。

  陈家一系更不在话下。陈鑫明确反对“柔术”之说,强调刚柔并用,且在拳谱上明白写出“指肚用力”、“掌前外臁使力”、“掌后与大指使力”,又在手腕处注“左手节不可软”,用力使力对他而言似理所当然。陈家传下的郝派、孙派,就现存照片及拳谱看来,也同样不是走向“至柔”一路。

  “致柔”说明太极拳往“柔”发展的指向,“至柔”则是柔的极致,即《十三势行功心解》的“极柔软”。至柔的不用力,不仅不对他人用力,自身也不可有丝毫力气。“松净”、“至柔”为杨澄甫常言之语,杨曰:“倘有大力者,来击我,以吾之至柔,自足以制胜者,盖顺其势而取之也。”(55)但其中隐含两方面的难题,一方面是否必须“至柔”才能制胜?或者只是相对柔即可?另一方面,何以至柔就“足以”制胜?这两点杨澄甫均未解释。如果换一种说法,这两点也可以归结成一项。只要确定较柔的一方定能胜较刚的一方,则愈柔者其致胜机会愈大,虽未能达至柔境界,也要尽力去除身上手上余力。于是只要说明较柔一方何以必定胜较刚的一方即可。

  郑曼青的《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企图为太极拳的松柔建构解说理论,除了引用《易》、《老子》之外,《劲与物理第七》一章,努力以“科学”原理说明。如离心力、向心力、圆的旋转、时间和空间的改变、杠杆原理、速度与力量、分力与合力等等,这些原理的说明力不一,但其中“圆的旋转”与“时间和空间的改变”二项,很能表达美人手至柔的作用。

  美人手的特点在于全部放松,没有丝毫拙力。松柔的美人手相对于传统的竖掌,在作用上有极大差别。首先,腕部松开后,从指到掌到腕,乃至肘、肩一路而上均放松净尽,于是敏感度较竖掌强。尤其以指尖作为耳目先探,放松的手指如果接触对手,可以清楚测知对手的动向、力度。即使接触点不在指尖,由于手部全都放松,任何一点均能发挥探知的功能。此项作用对竖掌而言较为困难。

  其次,美人手因为放松,可以因为对方力道而“变形”,只要本体中定,则这样的变形即成为圆。而且手掌任何一点都可以旋转形成一个圆,圆就有化、走的功用。化即是打,也因此手掌上任何一点都可以攻击。圆只是在二度空间的想象,实际上人活动于三度空间,因此手掌上的圆,其实也可以视为球体。

  圆形或球体如何化解对方之大力?郑曼青解说运用时间和空间的改变,化解对方之力的原理:

  其急袭者,不能出乎二要素,一即空间,一即时间。其速度与效能,若不能把握时间与空间者……其所欲得者,适得其反,自取其速亡也。曰:何也?曰: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此空间之限制,亦即时间之延长也。(56)

  凡一般人攻击或遭遇攻击,心中必有预期接触或施力的时间和位置(空间),松柔的圆(或曰球)则可使对方的预期落空而失去平衡。郑曼青说:

  不予抵抗,而予以退让,不与之正冲,而予以偏避,使其速度与能力稍为摧挫,则以顺势击之,不费吹毛之力,则其自取摧毁,不及一瞬也。拳论所谓:“牵动四两拨千斤者。”正以是也。(57)

  退让偏避均会改变对方预期的施力时空和位置,使接触点没有抗力,也就没有施力。等对方落空之后,顺势击之,就能牵动四两拨千斤。这些细微的作用,是方手的竖掌不易达成的,也是美人手以柔弱胜刚强的优势。

  然而,进一步言,“柔弱胜刚强”是老子名言,“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是习见的太极拳论,然而如果单纯停留在哲理的层次,未必具说服力。至于太极拳名师如杨、郑等人神乎其技的传说或表演,也不见得可证明“至柔”的方向必然正确。双人过招,一掌击出时,是方掌直击较为干净利落,或是柔掌牵引能以弱胜强,本无定法。美人手是郑子简易太极拳的特色,使用美人手,是郑曼青的选择。唯不是太极拳唯一的选择,但是美人手使太极拳朝至柔路向更迈进一步的尝试,即已深具价值。

注释

  1.民国二十三年黄文叔云:“太极拳,近年来风行南北,可谓谓国术界中最普遍之拳术。”见《武术偶谈》,附于《杨家太极拳各艺要义》,民国二十五年出版,台北:逸文,二○○二年重印。如今在台湾及大陆,太极拳更为普遍。

  2.参见王嘉祥《太极拳研究——杨氏太极拳篇》,台北:逸文,二○○一年。

  3.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上海:上海书店,一九八六年重印。

  4.参见沈家桢、顾留馨编着《陈氏太极拳》,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一九六三年。页1。

  5.陈鑫《陈氏家乘》,见《陈氏太极拳图说》附录。

  6.见《陈氏太极拳图说》,王壮弘《重印序》。

  7.关于太极拳及陈家沟太极拳的考证,请参考唐豪《行健斋随笔》,民国二十六年出版,台北:逸文,二○○二年重印。徐震《太极拳考信录》,台北:逸文,二○○二年重印。徐震《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一九三七年上海正中书局出版,台北:逸文,二○○二年重印。

  8.见《陈氏太极拳图说》,荆文甫《跋》。页431。

  9.吴图南曰:“方露蝉之客于京师也,得其传者,闻仅三人,吴全佑其最著者也。然承露蝉之命,均拜班候之门。全佑有子一人,名爱绅,字鉴泉,得太极真传,名闻海内。”班候为露蝉(禄禅)次子。吴图南即吴鉴泉门徒。见吴图南《国术概论》,民国二十六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北京:中国书店,一九八三年影印。页65。

  10.亦有作“陈清萍”者,此据李亦《太极拳小序》,见徐震《太极拳谱董理辨伪合编》页19。

  11.孙禄堂自谓:“朝夕习练,数年之久,略明拳中大概之理,又深思体验,将夙昔所练之形意拳、八卦拳与太极拳三家会合而为一体,一体又分为三派之形式。三派之姿式虽不同,其理则一也。”见《太极拳学自序》,见孙禄堂《太极拳学》,民国十年出版,台北:逸文,二○○三年重刊。

  12.陈鑫《陈氏家乘》。又,陈炎林《杨家小传》亦曰:“陈立身中正,不倚不靠,状如木鸡,人称为牌位先生。”见《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台北:世一书局,一九七六年。页15。

  13.陈炎林《杨家小传》则曰:“杨福魁,字露禅,一曰禄缠。”《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页15。杨字又作“儒禅”,见唐豪《行健斋随笔》,页21。

  14.其孙杨澄甫记,见《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台北:老古,一九九三年,三版,页15。

  15.黄元秀《张三丰传》,见《杨家太极拳各艺要义》。

  16.健身或许是当时的时空环境共同关心的话题。

  17.郑曼青《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台北:兰溪图书,一九九二年。页29。

  18.《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页7,《自序》。

  19.以上参见《太极拳体用全书》,《郑序》。

  20.《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页1,《陈序》。

  21.郑曼青《郑子太极拳自修心法》,台北:兰溪图书,一九七八年。页13。至于年代,另一说为廿六年。见《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卷中,页53,《释主旨》。

  22.《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卷中,页53,《释主旨》。

  23.郑子太极的“田”字步法,则为另一项特色。本文不及说明,当于其它论文详述。

  24.郑曼青《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台北:兰溪图书,一九九二年版。页58。

  25.此书自光绪戊申(一九○八)年开始编,至民国八年(己未,一九一九年)完成,费时十二年。见陈鑫《自序》,《陈氏太极拳图说》,上海:上海书店,一九八六年重印。

  26.一九六三年沈家桢在《陈式太极拳》书中,谈及陈式太极拳中的掌云:“要求手指后弯,就是除大拇指外,其余四指全部向手背微弯。”可见手指用力一直是陈式太极拳的共同要求。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第五次印刷。页72。

  27.引自孤鹏《前辈风范透玄机》(太极拳篇),《台湾武林》二○○○年九月号,台北:逸文出版,页47。

  28.见李英昂《精简太极拳》,台北:大孚书局,一九八七年。页9。

  29.原字为提手旁右为履。

  30.孙禄堂《太极拳学》,民国十年版,台北:逸文,二○○三年重印。页13。

  31.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页7。另一说见注44。

  32.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台北:老古文化,一九九二年三版。

  33.郑曼青《郑子太极拳自修心法》,页37。

  34.郑曼青之前亦有郝为真以游泳比喻打太极拳,然说法略有不同。见孙禄堂《拳意述真》,民国十三年版,台北:逸文,二○○三年重印。页73。

  35.郑曼青《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页12。

  36.郑曼青《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页54。

  37.刘焕东《温县陈品三太极拳谱后叙》,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页432。

  38.《太极拳名义说》,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页127。

  39.《太极拳缠丝精论》,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页74。

  40.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页159。

  41.孙禄堂《太极拳学》,《序》,页1。

  42.《老子》原文为“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43.陈曾则《太极拳学序》,孙禄堂《太极拳学》,页1。

  44.因此陈微明以“专气致柔”解释太极拳之事,亦可能自民国六年即开始,未必是受孙禄堂书序的影响。事见孙绍濂《序》,陈微明《太极拳术》。

  45.陈微明《太极拳答问》,民国十八年上海致柔拳社出版,台北:逸文,二○○二年重印。页5。

  46.陈微明《太极拳答问》,页13。

  47.由此更可见陈家太极拳未必接受《十三势行功心解》等太极拳经论的论点。

  48.郑曼青《序》,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页3。另,陈微明对不用气的解释为:“此气言后天之气也。盖养气之气为先天之气,运气之气为后天之气。后天之气有尽,先天之气无穷。”亦可参看。见《太极拳术》,页68。

  49.于近三十年后撰写的《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中,则曰:“所谓内家拳者,乃基于黄老之哲理。”又在书中立《节录前哲要言之与太极拳运动有关合者》专章,此章共四节,分别为摘录《易经》《老子》《易系辞传》《黄帝内经.素问》与太极拳有关合者。

  50.郑曼青《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页2。

  51.据郑曼青所说,杨澄甫对这些要诀十分珍密,曾曰:“余如不言,汝虽学三世,不易得也。”见郑曼青《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页45。

  52.郑曼青《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页45。

  53.郑曼青《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页22。

  54.郑曼青《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页55。

  55.《太极拳体用全书》之《例言》,页11。

  56.郑曼青《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页22。

57.郑曼青《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页22。');

    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0)

相关推荐

  • 太极拳,面对分歧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向恺然(平江不肖生),是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家,甚至被称为民国武侠小说鼻祖.他曾经两度留学日本.据他自称,在日本时,就听说了形意.八卦.太极拳.回中国后见识了形意.八卦,一直没机会见识太极拳. 1925 ...

  • 关于杨式太极长拳的相关点滴

    杨式太极长拳曾经属于秘传套路,一般的门内弟子不易接触到.得到杨式太极长拳传承的,都是老师比较看重的弟子,或者该弟子和老师关系相对特殊的弟子. 在杨澄甫先生之前,杨式太极长拳这一秘传套路并不为世人所知. ...

  • 太极理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通玄实第二》

    太极之名著于易.并出于医经及道藏.其说甚广.其用甚宏.仲尼所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者.其理不出乎阴阳.其气之变化不出乎五行.此为吾国文化与哲学之胚胎.若舍阴阳五行而论太极.是为无稽之谈.不足计也.如必欲 ...

  • 太极理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起肺疾第十》

    余幼虚羸多病.弱冠任北京郁文艺术两大学教授.旋任上海曁南大学及美术专校教授.不十载.即患肺病.其原因为吸粉笔屑过多所致.嗣余创设中国文艺学院于上海.其粉版以毛面玻璃砖为之.衬以缘呢.以濡湿毛巾揩粉笔字 ...

  • 太极理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明生克第十二》

    十三式.为八门五步.即八卦五行也.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即乾坤坎离巽震艮兑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生克者.即相生相克之理.与拳之体用.互相为证也.金.在技击上指刀而言.木.为棍.水.为剑.火.为枪 ...

  • 太极理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劲与物理第七》

    太极拳气与劲之运用.在乎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圆而神通.靡有穷际.宇宙之间.大若行星之运转.微如雨露之降零.厥形皆圆.此自然之微象也.引而伸之.其体与用.及其内容精蕴.实与吾拳有息息想通者.今试分析其究 ...

  • 太极理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别程序第十一》

    厚土2021-03-13 16:28:48 太极拳运动之大纲.有三.分天地人为三阶.人阶为舒筋活血之运动.地阶为开关达节之运动.天阶为知觉作用之运动.次目有九.每阶下各系三级.一阶一级.为舒筋自肩至手 ...

  • 太极理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心膂并重第六》

    内经以任督同举.书亦尝以心膂并称.而尤以道家对于心膂与修养之关系言之详矣.太极拳乃内家拳也.宋末张真人三丰.综述黄老无为然后有为之说.合周易理气象之义以演成.究其要者.仍不出乎任督.任督居奇经八脉之首 ...

  • 太极理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变化气质第四》

    厚土2021-03-11 18:58:49 读圣贤书.而能笃行.审问.慎思.明辨.极其至者.所谓以六经作吾注脚.能使气质之变化.则余无疑矣.至于学太极拳.亦能变化气质.则未之有闻也.余习太极拳.垂三十 ...

  • 太极理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养生全真第八》

    一言兴邦.人在政举.国家安危之所系.人才已耳.孟子之言人才.在任将降.谓劳苦为何如.独具才能.而体格不足以副之.又为何如.有体格足以副其才能者.得称一时之强.稍事磨练.年未周甲.已呈衰退.获居高位.以 ...

  • 太极理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陆地游泳第五》

    运动之最柔者.莫过于游泳.亦今日各国学术家所公认.以此可知柔即运动之妙法也.然游泳之流弊甚多.譬如沙眼及淋浊之传染.喉腔及耳鼻灌水.以致发炎.或心脏衰弱.以致溺斃者之类.不一而足.此游泳之短也.然游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