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开篇便是中庸,如何理解张之洞所讲的“高明莫过中庸”?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66期:

为了写好这一期,着实费了一番工夫,讲了那么多《走向共和》中的大人物,今天是时候讲一讲张之洞了。

张之洞在剧中出场并不多,但每次出场都有他的意义所在,不激进,不守旧,算是晚清政坛相当稳重的一员重臣。

作为洋务派的一员实力派大臣,他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也做出了一番成就。连伟人毛泽东都给予他相当高的评价,把他列为了“有四个人我们万万不能忘记”中的行列。

在《走向共和》中,最有感触的一段话,莫过于他在湖北讲学时提到的中庸之道,那么该如何理解这段话呢?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66期:张之洞湖北办学时,亲自讲课,如何理解他说的“高明莫过中庸”?

一、

张之洞,人称张香帅,之所以被冠以了如此高荣誉的称呼,主要是因为人家号起的好,叫“香涛”,又是总督,故称“帅”,人称张香帅。

张之洞是一名能臣,在晚清政坛上是跟李鸿章并肩的人物,人称“南张北李”,足可见分量之重。

他之所以被伟人称赞,主要是张之洞在湖北大力发展重工业,奠定了湖北的工业基础。只不过就像他自己主张的那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以没有学到西学的精髓。没学到精髓,也就不懂管理,拿着儒家的那一套去管理现代的企业。也导致他建立的铁厂、布厂、矿场等往往管理不善,很难造福一方百姓。

但其对中国现代工业的贡献,那自不必说,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大家都看过《亮剑》吧?

在《亮剑》这部电视剧中,独立团的武器,有很多都还举着“汉阳造”呢,对,湖北枪炮厂就是张之洞一手创建的。

在《走向共和》中,把张之洞塑造得相当完美,比如讲学这一段,前一节课他是老师,在给大家讲四书五经。转过来下一节课,他就成了学生,拿着小本本专心听老师讲欧姆定律了。

足可见,为了创办现代企业,作为一名资深的儒家大臣,也在学习西方的科学。

二、

张之洞作为一名资深的儒家学者,尊崇中庸之道,在剧中讲学时,他就发表了一番有关四书五经的言论:

“四书五经开篇便是中庸,何以然呢,因为高明莫过中庸,那是做人做事的根基呀。”

这是张之洞提出的第一点:中庸是做人做事的根基,那么何为中庸之道呢?

关于中庸之道,不学个几十年儒家经典,是参透不了的。按理说这属于“道”的范畴,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所以不能问,也不能答,一问,那就是不知“道”。

不过杨角风是个俗人,还远远达不到“道”的那个境界,后面的解释,也全都是个人意淫,权当抛砖引玉吧。

关于中庸之道的阐述,从孔子、孟子一直到朱熹,其实都在强调一点:

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一不是让你做好好先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谁也不得罪;二不是让你当和事佬,任何事都是从中和稀泥,任何事情都是“折中方案”;三不是让你当墙头草,风往哪边吹,你就往哪边倒。

就像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

“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句话本来是讽刺国人软弱和容易妥协,但人们分析问题根源时,往往就讲这是受了儒家中庸之道的毒,这就是初学者所理解的中庸之道。

三、

实际上,儒家关于中庸之道的解释是这样的,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讲: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句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君子在天下行走,并没有规定说必须这样做,或者必须那样做,或者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而是不管做什么,符合道义才是关键。

张之洞给大家讲学时,也解释了什么叫中庸之道:

“儒家的精神是入世,要有理想抱负,要进取不懈。”

这句话的解释是这样的:

按照儒家传统的思想,我们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就要拥抱这个世界,做有理想有抱负,努力进取的人。总之,这个儒家精神,是教育人们积极进取的,是正面的,有意义的精神。

但一味的进取就中庸了吗,当然不是,还得加入一点点道:

“但儒家之经典中庸,却融入了道家的精神,这又是何以然啊?是因为办事难啊,你光是一个劲的冒进,撞了南墙不回头,这死了也于事无补。”

意思就是说,有了目标,有了实现目标的行动,有了不屈不挠的精神,还需要识时务。就是说,在你积极进取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的,这时候就要迂回了。不能一根筋,不能走死胡同,不能钻牛角尖,要随机应变。

这是张之洞所谓中庸之道的第二个境界!

四、

张之洞关于中庸之道的第三个境界:

“所以还要有点出世的道家精神,所谓,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志存高远,却又不拘泥于眼前的小事杂事乱事,这才能以坦荡的胸怀干成大事,这才是中庸。”

这句话比较难解释,道家所谓的出世与入世,其实类似于无为而治,也叫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比如人吃饭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吃就饿死了,这是天道所为,上天给了我们嘴,就是让我们吃饭的。但是吃饭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人为了,你吃山珍海味也是吃,你啃馒头就榨菜也是吃,选择权在人身上。

人长了嘴,肚子会饿,顺应天道,这是无为,人去选择吃什么,这是无不为,放在张之洞这句话上就可以这样理解:

入世,就是世间的外在表现,比如恩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错等,这属于现实。如果入世太深,就会被这些东西所束缚,就没有办法去客观分析问题,也难有大的作为。

而出世,则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把这些当成天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淡定”。

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就是告诉年轻人,定了目标就要全力以赴,积极进取。但是不是说你做了,就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有挫折,有失败,当然也有成功,但都要平常心去看待他。

这就是中庸之道!

五、

其实,中庸之道更应该符合人性,是人的性格使然:

《论语》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子路救了一名溺水者,那人获救后感激万分,于是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

本来以为师父孔子会怪罪自己,结果孔子听说后高兴地说:

“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这个故事怎么理解呢?

就是说不救人是恶,救了人不接受牛是善,在善和恶中间还有一条符合人性的做法,那就是救人而收牛。

这才是中庸之道!

既要努力去做事情,又要符合天道,也就是人性,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而非善或者非恶。

比如扶老太太,扶了她,就要接受她的夸奖也罢,奖励也罢,这符合人性。如果扶老太太,不仅没有奖励,反而要承受挨讹的风险,这就不符合中庸之道了,这就偏向了恶。

后来张之洞确实一直贯彻自己的“中庸”之道,努力去改变晚清的现状,平衡顽固派跟改革派之间的矛盾。寻求一条更贴合实际的变法道路,既不能全变,也不能不变,要符合天道,也要符合人性。

不同于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的“全变”思想: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也不同与徐桐等顽固派人士的“不变”思想:

“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而是选择了一条中间路线,变是一定得变,毕竟要符合天道,但不能全变,也不能违背人性。

显然,慈禧太后就没搞明白中庸之道,左右摇摆,一会儿要扶持义和团,一会儿又要剿杀义和团,前脚恨洋人恨得牙痒痒,后脚又上赶着巴结洋人,丢人丢到家啦。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张之洞已经努力去做了,至于能不能成功,那就看天意了。

就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费了好大的劲,好不容易把司马懿引进了埋伏圈,正施行火攻了,天却突降大雨,呜呼哀哉。

这恐怕就是张之洞所理解的“高明莫过中庸”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