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初学书法选择学习《石鼓文》,你将一举三得
初学书法学哪种书体,一直是人们争论最大的话题。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大字体中,早就有真如立,行如走,草如奔的说法。真书是书法基础的地位,是由来已久的。
真书就是广义的楷书,也叫正书,包括篆书、隶书和后来的楷书。也就是说篆书、隶书和楷书这些正书字体,都是初学者可以选择的。
阮元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
楷书作为正书中成熟最晚的书体,笔法运用最多,几乎包含了所有书法用笔。楷书中蕴藏着这么多的笔法的应用,是不是学了楷书就可以通晓五大书体了呢?事实上,这个答案是否定的。楷书就像一座装修华丽的宫殿,各种笔法就是宫殿上的各种装饰物。这些装饰不但抢眼,还掩盖了这座宫殿的构造。
初学者照着这样的宫殿学建造房屋,由于看不清建筑物的构造,学到的最多的却只是装修技能。只知道往建筑主体上添加装饰,却没有能力建造一座房屋。就像临写楷书时写得像模像样,离开字帖写作品就差强人意了。更别说写楷书以外的行书和草书,就是写被人们公认的比较简单的隶书和篆书,也很难摸到门道。
褚遂良 阴符经局部
还有一部分人主张先学隶书,隶书是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符号文字,是和楷书、行书、草书性质一样的书体。删改了古文字的繁复构成部分,简化了用笔,使隶书更利于书写。
并且隶书被认为最简单好学,从字形上,隶书已经非常接近现代文字,比较好辨认。让书写者有熟悉感的同时,便于辨别点画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在用笔上,隶书笔法单一,虽比篆书增加了一些,但是最不好掌握的用笔法被改变。这样的书体,初学者很容易上手。
东汉肥致碑
初学选择隶书的好处这么多,当然可以从隶书入手学习。不过有比先学隶书更一举两得的策略,为什么不选择呢?
大篆文字虽是象形文字,与今天文字的意义不同,但是它随物画形,线条均直。笔法醇古,风格庄重典雅。这其中又以《石鼓文》为尊,石鼓文笔画均匀遒劲凝重,最完美的体现了毛笔柔软又有弹性的特点。字势方正,点画匀称,笔势圆整,折角方中有圆,透露着王者的威仪。
阮元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
学书法最难的是提笔,董其昌就说过,自己学书法几十年方悟到古人书法的秘密,就是能“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石鼓文》匀称的线条,正好可以锻炼提笔的能力。因为要保持线条的一致,所以就要控住笔的高低、正侧。不使毛笔自上自下,自起自倒,左右相宜。这不就是书法要求的控笔能力吗?
《石鼓文》的第二大特点,它的王者威仪除了中锋的厚重,还有转折的圆浑。这种圆浑的转折,现在人们叫它“绞转笔法”。这种方法不用停顿,利用手势和笔毫的弹性直接转换笔锋,这一点如果做不到的,草书是很难学到精髓的。
颜真卿 麻姑仙坛记
我们都知道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它虽然没有大篆的大小不一的自然,但保留了大篆的大多数用笔特征。学过了大篆,再写隶书不用人教,自己就可以写了。隶书的蚕头跟大篆的圆头是一样的,除了燕尾,线条没有其它的粗细变化。也就是说除了燕尾,其他部分都可以用大篆笔法。更何况大篆的圆转在隶书中被分解成一横一竖两笔,比大篆更容易操作。
这样看来,学过《石鼓文》,只要把燕尾解决了就可以了。而这个燕尾恰好用了提按的动作,既然能控制毛笔写出均匀的线条,精确地写出燕尾只是何时按笔和何时提笔的问题了。
赵孟頫 饮马图
篆籀强调的中锋行笔,用短毫毛笔掌控起来难度可能不是很明显。但是用像勾线笔那样的长毫毛笔,就能明显地看得出来了。所以说,不是大篆太简单,而是很多人看不见他的不简单。大篆练好了,要想画工笔画,那就是小儿科了。
先学篆籀,掌控毛笔与纸的对抗平衡,掌握了中锋行笔,掌握了绞转笔法。这样的基本功,隶书不在话下,工笔画也能拿得起长锋毛笔,这不就是一举三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