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之特色农业发展路径探索 ——以兰陵县为例
【写在前面的话】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要实现文化的复兴
而文化就存在于衣食住行之中
风土人情、山川器物
皆蕴含着民族的哲学、审美和价值观
发掘民间艺术
彰显地方特色
就是复归传统文化一条幽径
同时,我们呼吁:
实施“二十一天春节”
即新年前放假七天,新年后放假至元宵节
留住年味、创造更多团聚时光!
也呼吁降低房价、减少工作时间
让家庭有养育更多孩子的精力
因为人口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根本载体!
↓
↓
↓
↓
↓
↓
↓
↓
好了,正式开始下面的文章
乡村振兴之特色农业发展路径探索
——以兰陵县为例
□孟子曰凡事需知晓
摘要:从2019年开始,山东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在全省启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工作。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必须在农业上下功,本文从特色农业发展路径上进行探索,通过生动地案例剖析,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 特色农业 互联网思维 合作社 归雁人才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最后一年,脱贫之后,面临的是乡村振兴。临沂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众多,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从农业上下大功夫。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农业也必须顺应新的形势,走“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道路,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推动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农村振兴。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当前特色农业发展可行性路径和启示。
一、案例分析
(一)“宋梨”品牌的打造和营销
宋峰逸是大仲村镇的一个小伙子,先在本地企业金锣集团,后来为了更高的目标又跑到广州宝洁。2012年,回到家乡的宋峰逸开始承包土地、种植梨树。开始他什么都不懂,又不想继续用老一辈粗放式生产那一套,他觉得日本精益生产的梨非常好,就号召农户们一起学习日本的标准化种植。这看起来简单,但对于已经种植十几年的农户来说,暂时看不到利益和成果,并不愿意转变根深蒂固的观念。
他知道对这些人,要用用实际行动来说服他们。于是把自家400亩地标准化后,实实在在地降低了成本,产生了效益。附近的农户看到有利可图,也跑去找宋峰逸流露出合作的意愿。
为了结出口感更好的梨,宋峰逸整天捉摸各种方法。他制定了108个标准化管理细节,比如按照相同的间距分布梨子,定量浇水、施肥,涵盖土壤、灌溉、光照、施肥、测土、疏花、选果等多个方面。同时,他还找到一个在牛奶浇灌法,提出了“喝牛奶长大的有机梨”的概念。
他决定给这些梨冠上自己的姓氏,取名“宋梨”。宋梨虽然好,但农户们的收入依然没有增加太多,宋峰逸思来想去,发现根本问题出在利润都被中间商拿走了,他想着可不可以把自己的梨也拿到互联网上去卖。
宋峰逸想方设法认识了罗振宇,后来又通过各路朋友引荐,加上跑去马云的湖畔大学送宋梨,吴晓波、冯仑、潘石屹等越来越多的大咖尝到宋梨,为它站台背书,罗振宇甚至还夸赞宋梨是“互联网第一梨”。
案例点评:特色农业发展不仅需要在种植上下功夫,还营销上下功夫。宋梨不仅在标准化上形成自己的模式,还采用了“互联网+”的模式,走互联网营销的道路,扩大了品牌知名度,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二)雨泽合作社“黑木耳种植”的产业化
刘如宝是矿坑镇的一个小伙子,前些年他一直在湖南等地做服装生意,而且做得有模有样,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但是,用他的话说,总感觉生活少点什么,人不应该就这样过。
2018年了解到家乡正在实施“四雁工程”,党委政府在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实施了很多惠民政策,他受到感召同时怀着服务家乡、服务父老乡亲的一颗热忱之心加入了“归雁”队伍,开始了创办合作社发展黑木耳种植的道路。
在这期间也有很多艰辛,需要熟悉政策、跑前跑后,尤其要和各个部门、群体沟通,有时候碰壁,有时候茫然,但是他有一股倔强的精神,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要翻墙而过。好在党支部及时联系了他,有了“四雁工程”政策的扶持,刘如宝终于将种植基地建起来了,并且给合作社取名“雨泽”。
目前兰陵县雨泽种植合作社占地230亩,以黑木耳菌种培育、菌包加工为主,同时专注于的黑木耳生产,深加工销售,是兰陵县最大的黑木耳产销基地。
为了发展壮大,“雨泽”又申请了产品绿色认证。目前依托全国第二大滕州贸易市场,和商务局对接农产品线上销售,力争同时进入各大超市卖场,打造兰陵人地域特色伴手礼和文创产品。
刘如宝说,客观上讲,兰陵县矿坑镇黑木耳种植已有二十多年,但是一直存在菌种老化,产品深加工价值低。于是他聘请专家实地指导、引进新品种做示范,不断改善种植,并且计划下一步打造深加工车间,在销售方面开拓新局面。
通过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会,雨泽合作社也带动了周边二十多个自然村,几百种植户实现产业振兴升级,在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开了矫健的步伐。
案例点评:走合作社种植的模式,能够实现规模化种植,提高种植效率,形成规模优势,同时能够带动周边种植实现产业升级,逐渐形成“一村一品”效应。
二、启示与思考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发现,能够运用新思维、采用新模式、敢于探索尝试的农业从业者都是回乡创业人才,可见人才是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的关键。
兰陵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达160多万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过百万亩,有“山东南菜园”美誉。2018年起推进以头雁、归雁、鸿雁和雁阵为主要内容的“四雁工程”,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主要是:
1.实施“头雁工程”,建强乡村人才“主心骨”。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兰陵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是以“头雁工程”为统领,把村党组织书记培育作为首要环节来抓,实行“重选拔、严管理,重实绩、严考核,重激励、严约束”,瞄准选育用管,解决突出问题。
2.实施“归雁工程”,推动在外人才“凤还巢”。兰陵建立了在外高层次人才数据库,计划3年内吸引400名具备一定创业基础、有回乡发展实体经济意愿的外出能人,以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田园综合体、发展农村电商等形式回乡发展实体经济。对此,兰陵突出特色高效种养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产品仓储物流业、生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重点方向,从政策、资金、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
3.实施“鸿雁工程”,盘活用好农村“土专家”。从2018年起,兰陵每年面向本县的本土人才,通过个人申请、村居上报、乡镇初审、部门联审等程序,每年选拔100名优秀“鸿雁人才”,实行岗位管理,由县政府发放每人每年5000元的津贴。利用两处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和10处“农民田间学校”,投资1.5亿元实施兰陵新农人培训中心项目,每年培育新型农民2000人以上。
4.实施“雁阵工程”,演好人才振兴“大合唱”。“雁阵工程”重在培育和提升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改变其单打独斗的局面,让这支队伍在推动农业结构、生产、经营和组织创新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示范性合作组织发展为当前重点。重点支持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财务管理规范,制度健全,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合作组织。对当年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一次性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的扶持资金;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对该类合作社被评为省级以上规范化合作社的,在享受补贴政策的同时,再一次性给予5万元的奖励。
下一步,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一方面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上给予支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另一方面要,要加强培训和引导,让从业主体逐渐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的网络营销和IP经济,走出特色种植和品牌化运营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天下星农官方微信《他辞去500强企业的工作,毅然决然开荒种梨,最后怎么样了》。
2. 兰陵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四雁工程”的实施意见》。
文章结束了
记得帮忙点最下方的赞和在看哦!分享也是美德!
……………………………………………………………………
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讲述沂蒙故事
研究沂蒙文化
展现沂蒙风采
不求高深,但求有趣
不求广博,但求独特
……………………………………………………………………
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讲述沂蒙故事
研究沂蒙文化
展现沂蒙风采
不求高深,但求有趣
不求广博,但求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