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水墨改彩墨,白菜价变黄金价,用独特新技法首创中国磐石画
传统水墨改彩墨,白菜价变黄金价,用独特新技法首创中国磐石画。
▲图一:赵寒翔磐石画局部放大,凸起的棱状褶皱清晰可见。
1、传统水墨改彩墨,白菜价变黄金价
绘画就是刻画画家心中的瞬间印象。
中国的传统绘画也莫非如此,所画山水,并非写生中的山水,也非画家所见的山水,但必定为画家所要表达的山水。
▲赵寒翔磐石画局部。
这样的山水,就像是过往的高粱在画家心中发酵,所酿出的酒。是好是坏,是醇还是很冲,就看画家的本事了,有没有能力把心中的山水还原出来。
这个过程,就像酿酒一样,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随时都在变化中。
▲赵寒翔磐石画系列,下同。
而所画的山水,也是如此,不是静止的定形的,而是正在一笔一画中逐渐成形的。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有如洛神赋的飘摇,有如曹衣吴带的水风飘忽,有如宋元山水的玄远清虚的境界,有如梅兰竹菊亦影亦神的意写。
但它又不是虚拟的,相反它正由缥缈走向现实,一丝一缕地呈现出来。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回复的过程,就像我们对某件重要的事情进行一次又一次复盘一样,回溯某个可见的源头,从阴晦与明朗之间、有形与无形之间、可见与不可见之间、此刻与永恒之间,逐渐找到心中的万千意象。
这就是一幅中国画的传统绘制过程。
这个过程,并非对所有的画家来说都是富有诗意的,也不一定能够从中体会到创作的快乐。
比如国家一级美术师赵寒翔,在学习了30多年的传统中国画技法后,大胆突破传统,在创新的道路上进行探索。
▲画家赵寒翔。
无论是从水墨山水、写意花鸟、水墨人物等创作上,赵寒翔都跳出过去的积累,全面挑战自我,把传统的水墨人物变成了大写意没骨水墨人物,把传统的水墨花鸟变成了大写意花鸟和彩墨花卉,把传统的山水画变成了彩墨山水。
▲赵寒翔的彩墨山水作品系列。
顶着业内的批评和外界的不理解等压力,孤注一掷,终于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其风格在中国当代画坛独树一帜。
原本传统水墨山水画和花鸟画,只能卖个白菜价,经过创新变身彩墨后,赵寒翔的作品变成了黄金价。
▲赵寒翔的彩墨山水作品被上合组织工商峰会指定为唯一礼品。
在今年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由广州国荟拍卖公司举行的迎春展拍“当代艺术与油画专场”,赵寒翔一幅《繁华如梦系列之二》拍出了114.4万元人民币。
▲赵寒翔拍出114.4万元的画作《繁华如梦系列之二》。
▲赵寒翔《繁华如梦系列之二》拍卖记录截屏。
在二零一八年隆鼎盛世拍卖公司举行的冬季名家书画精品专场拍卖会上,赵寒翔的彩墨花卉拍出了150万元人民币。
▲赵寒翔拍出150万元的彩墨花卉。
▲赵寒翔彩墨花卉拍卖记录截屏。
在二零一九年四月二十八日,“上之角”拍卖公司举行的“全球高端艺术品——水墨韵漾”专场拍卖会上,赵寒翔的《繁华入梦系列》以160万人民币成交。
▲赵寒翔拍出160万元的画作《繁华入梦系列》。
▲赵寒翔的《繁华入梦系列》拍卖记录截屏。
市场的反馈是最真实的,那是真金白银,这也充分说明赵寒翔这条路走对了。
2、独创新技法
艺海无涯,探索不止。
赵寒翔搞完彩墨的创新之后,又开始用涂鸦的技法画磐石,把中国画中传统的山石,来了个彻底的颠覆。
有人说这是赵寒翔尝到了创新的甜头,有人说这是走火入魔。
各种不同的声音都无法阻止赵寒翔的探索,勇于创新,而且走的是守正出新的路子。
很多网友对赵寒翔创作的磐石,越来越感兴趣了。有人从这磐石画中看到了各种人的脸,动物的模样,甚至认为这是画家的鬼斧神工。
有的人认为这是画家故意刻入岩壁中的人间烟火,看似简单,却很难操作,就像中国传统的书法一样,就单凭墨汁和线条,要写出艺术性的作品,除了书写的技法,还需要书家日积月累的文化素养,包括性情和思想,这确实很难。
赵寒翔的磐石画也是如此,磐石的造型再千变万化,又变不出连绵不断的山脉,起伏跌宕的山峰,更变不出花花草草,鸟虫走兽,就是那么几条粗粗细细不断来回变化的岩石裂缝。
但就是刻画了这些裂缝,让赵寒翔画出了一片新天地。
最不可思议的是,赵寒翔画磐石的涂鸦技法也是独创的,而且多种技法并用。
比如这幅丰碑形的岩画中(见上图),整幅画面描绘的技法完全不同,有油画技法的造型、肌理和立体感,也有中国画的技法,其中有工笔也有写意,尤其左上角还用了泼墨,形成了墨色中带着光和透明的效果,很有层次感,丰富饱满(见下图,局部放大)。
比如画面上出现的褶皱(见图一),在画中凸起成为棱状线条,犹如浮雕,颇具质感和立体感,这是怎么来的?
有人认为,这是画家把厚宣纸揉皱,再展开来,在上面用排笔刷,形成各种块状的效果,最后用毛笔刻画细节。
如果真的如网友所说,那么,这些棱状的线条是物理作用而凸起的,经过装裱后,宣纸恢复平整后,岂不是凸起的棱状线条也随之消失而平整了。
但实际上,装裱后的效果并非如此,它们依然还在,还是呈现凸起的视觉效果。
有观赏者误以为这凸起的棱状线条,是在宣纸制作中就参入了的纤维。
有的还伸手去摸,以判断是否为宣纸自带的纤维。
确实有这种纤维和纹路的特制宣纸。
但是纤维多浮在宣纸的表面,像放在宣纸上一样,却没有赵寒翔画中那种从宣纸里面凸起的效果。
这显然是赵寒翔独创之处,无人知晓是用何种技法达到这样的效果的。
3、中国磐石画第一人
如果说彩墨,有着泼墨的一些痕迹,两者是双胞胎,那么赵寒翔的磐石画,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中国画坛上画磐石的第一人。
技法再独创,但总有一天,人人可学可用,但能走画磐石这条路的,目前只有赵寒翔,也许今后也不会有后来者。
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条路基本是一条死路,是一条死胡同,看不到希望。
事实证明,在历代画家笔下的山石,只是山水画中很小的一部分,虽不可或缺,但地位卑微。
哪怕画的是太湖石、英石、昆石和灵璧石等四大名石,那也会画只鸟立于其上,画枝梅花斜于其侧。明末清初的关思、卞文瑜等19家画灵璧石手卷《袖里奇峰》(见下图,来自网络),倒全是光秃秃的石头,但那也是以灵璧石之名和奇取胜。
还有把玩和收藏各种天然奇石的米芾,尤其对砚石痴迷如命,晚年他得到一块灵璧石,酷似山形,可以作为砚台磨墨。他抱着这块石头睡了4个夜晚后,把它画成了一幅画,尽管画的就是一块石头,但画后他还题写了39个字,成为“天下第一难书”《研山铭帖》。
▲米芾痴迷的研山图,图片来自网络。
除此之外,从来没有见过,哪位画家画山石,整幅画面都画成光秃秃的石头。
赵寒翔就是这么干的。
他把岩石当成艺术来画,赋予了它们各种形态,而且不是四平八稳的那种,都是险中求胜的。
有摇摇欲坠的,有前俯的,有后仰的,有7字形,有T字形,还有>字形的,有层层叠加的页岩形,也有耸立的丰碑形,更多的是无规则的。
总之,一块块岩石在他笔下千变万化,而且岩石上分布的大大小小纵横交错的裂缝,杂而不乱。
细看竟然是妙趣横生,妙不可言,就像是岩石的脉络和血管,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赵寒翔凭着自己的技法和新颖的创意,加上细腻的描绘,把岩石画活了。
不知道当今的画家,谁会把心思和精力放到画岩石上去,这明摆着就是铁树开花好事难盼的事情。
只有赵寒翔在做这件事。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其出版个人著作16部,代表作有长篇传记《徐芒耀的油画世界》等,文中图片除注明外,皆为赵寒翔先生画作,并由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