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能且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育邻梦
网友提问:家庭教育过程中,当着小孩的面指责对方好吗?
回复:家庭教育能且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摸着石头过河,一个人想过一条不熟悉的河,在没有前人给出经验、没有船也没有桥等情况下,如何分清这条河哪个地方水深,哪个地方水浅。水深的地方有可能淹死人,而水浅的地方人能够淌水过。在事先不知道这条河详细情况下,就只能以身试水摸索着河里的石头,以较为保守的甚至原始的方法逐步摸清情况并想办法安全涉水。1980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同志讲:“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自然世界亿万事物之中也没有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家庭、父母......因此,虽然人类社会千万年进化历程中总结出了众多成功的育儿经验。但是,没有任何家庭能够照准某个经验去培养自家的孩子,也不可能出现两个成长轨迹完全相同的孩子,即使他们是同卵多胞胎出生的时刻也会相差一秒以上。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自然世界会随着时光一刻也不停歇地向前进化,比如小树苗会一天天长大,但它一定不可以逆生长;花朵会从骨朵绽放到凋谢,但是没有任何一朵花能够在凋谢过后重新绽放;庄稼春播秋收,错过时节就要等到下一季或者下一年......同样,人类对子女的成长教育亦是不可逆的,童年未能形成的诸多人格特质成年之后多半也无法弥补,比如群体社交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勤俭节约的生活品质等等。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中,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孩子通常是父母行为习惯的“小跟班”
出生在中国的孩子讲汉语+写方块字+使用筷子、出生在英国的孩子讲英语+写ABC+使用刀叉、商人家孩子从小就研习经营+农牧家孩子从小就练习种植&养殖......教育就是父母和老师自己储备了什么就能教孩子学什么,孩子则是父母和老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因为,生理基因只遗传自然生命体征,具体的生命存活能力都需要新生命萌生过后自主探索习得,而人类则由父母辈和老师负责对未成年子女进行成长教导。
捕猎+采摘+防御敌害就是人类原始祖先对子女最好的成长教导、耕种+养殖+纺织+制作基本劳动辅助工具就是农耕时代绝大多数家庭教育子女最正确的方式、习文+学算+习舞+学琴艺已成每个现代孩子童年生活的必修课......因此,教育这事儿它没有绝对正确,它需要顺应时代、需要因材施教、需要量体【根据社会与家庭生活环境】裁衣。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教育就是将国家、民族和家庭认为最正确的生活方式世代传承下去,家庭教育就是父母以自身言行为子女做成长榜样。然而,家庭教育榜样没有统一教学大纲、没有统一教案、没有统一教程,唯有“摸着石头过河”。
植物只有一个顶芽、动物只有一只脑袋、绝大多数人类社会组织都有一个相对权威、同一堂课只有一位授课老师......同样,家庭教育这项“摸着石头过河”的工作也必须选出一个相对的中心,这个中心没有绝对标准,它最好的参考是家长中谁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时间更长、谁的作息自律性更强。因为,“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做孩子成长过程中行为习惯上的榜样。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