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期 : 小讲堂《秋日感赋》作者 : 周丽君/飞雪护寒梅】
作者简历:
周丽君,女,笔名:飞雪护寒梅,一九七八年七月出生,祖籍湖南衡山,嫁夫浙江金华,暂住湖南衡山,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是古典诗词爱好者。从小对国学耳濡目染,零八年末起步拜师学习格律诗词。性格恬静,不喜嘈躁,诗词多属自娱自乐,从不投稿,故其诗词未发布于任何诗刊报纸。
碎玉诗词学院高级群2019年11月份第二期作业:
出题:沧海云翥。
小诗作者:岁寒竹吟。
收集:管理/漂泊伊人。
点评老师:飞雪护寒梅。
编刊:孙桂红/岁月静好。
5.《秋日感赋》作者:岁寒竹吟
秋雁两行黄叶飞,寒塘老柳挽风微。
霜蓬枯落堤中客,嗟叹春山不复归。
这一期作业要求是秋日感怀,因地域差异,南北的气候相差甚远,南方很多地方依然是秋高气爽的天气,而北方则多地早已是冰天雪地,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只要诗者能触景生情,或者应节感怀,都能切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岁寒大哥的诗中,看看他是怎样触发情感的。
起句:秋雁两行黄叶飞。
天上,一群大雁排成两行往南飞,地上,枯黄的树叶在秋风中漫天飞舞。
景起,点明时间是深秋,大雁南飞,黄叶飘零,一远一近、一上一下两处景物描写,把秋意渲染的恰如其分。很好。
承句:寒塘老柳挽风微。
寒冷的池塘边上,几颗老柳树正在微风中无力晃荡。
挽:1. 拉,牵引:~弓。~留。 2. 设法使局势好转或恢复原状:~救。力~狂澜。 3. 追悼死人:~词。~联。~幛。 4. 古同“晚”,后来的。 5. 同“绾”。这里的挽风,是牵拉着风儿吗?“微”做形容词理解,轻微,如微风,那这“挽风微”是何意?挽微风的词语倒置?读来有些拗口,“微”有凑韵之嫌。
起承两句写的都是暮秋时节的景物景象,不过,起句有树叶,承句继续写柳树,有重复之感,虽都属于应节之景,仍可以取其一即可,绝句一字千金,尽量避免。
转句:霜蓬枯落堤中客。
堤上的游客黯然地看着池塘中带霜的莲蓬正在渐渐枯萎脱落。
转,要有变化,通常这里要植入诗人的情感。这里“霜蓬枯落”依然是写景,虽有人(客)的出现,但也只是描写,诗句中读不出人物的思想情感。细读这一句,“霜蓬枯落”与“堤中客”是两个毫无关联的两处景,中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比如把“枯落”改“触引、触感”等动词,是不是就把两者联系在一起了?
收结:嗟叹春山不复归。
不由叹息美好的春山不再,美丽的风景一去无回。
合,要渊永,要有余味,这里的收结句虽是顺着前面凄凉萧索的景物铺垫而依景发出的感叹,不过未免太过消极悲观,所谓太阳的西沉不是堕落而是孕育,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诗者,若能以积极的心态传播正能量,当能更好。而且“春山”二字出现的突兀,前面的景物铺垫,貌似写的都不是“山”,重点应该是“寒塘”即景,所以以“春山”作结,有些偏了。
纵观全诗,起承转三句写景,合句言情,起承不错,承句的“挽风微”有些用词欠凝炼,转句未植入诗人的情感,依然以景而转,有些弱,且“客”出现的与景之间不连贯,合句情感抒发,章法到位,可惜过于悲观消极。如果作者想要表达自己心底因为生活、感情或者工作等引发的压抑和失落,则前文缺少相关的铺垫。请岁寒大哥结合点评,再做斟酌。辛苦了!
点评老师:飞雪护寒梅
深圳珠江文学社。
:沧海云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