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卞说说——拘泥于字词,难成文章
2021,继续随卞说说!欢迎批评指导,谢谢!
常言道,做大事不必拘泥于小节。
学习是一件大事,学习中的小事,却必须固执。
三年级,转眼就过去了一半,在这个正是厚积薄发,奋勇前进的日子,散落的小节将前行的步伐打得凌乱而踉跄。有时候,这些绊脚石是被反写的“S”,有时候是不会写的常用字,有时候是拖拉的习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所有遗失的小节,都眼巴巴地乞求地望着老师能够给予宽容时,老师却只能扮演着“坏角色”,忙着赶走这些恶魔般寄生在纯净心灵上的小节。
一失尽失。
大多时候,很多东西是很难补的。
障碍,首先是习惯。
作业上只要求打√的题目中画了×;漏题目不做原因是“不小心忘记”;书没背诵是因为“不知道”;不会就不做了……形形色色的不良习惯催生着老师的根根白发时,总有萌发扪心之问,到底是学习真的变难了,还是人变得“简单”了。
也许,读写习惯首先在于习惯。
习惯源于生活,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未来的重要日子里,也许“不小心”就会温婉而有礼地“回报”你,当成功将你拒之门外后,也许,他也只是“不小心”将你忘记而已。
读的习惯,很容易在早读和课堂上发现。会读的孩子,声调语气,神情姿态都将孩子沉醉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东张西望,眼神发滞,那些没有读书习惯的习惯,大口大口地吸取着正在成长的灵魂,如蚊子吸血一般,灵魂的口味一定没有血液的腥涩。赶走他们,是巨大的挑战,堪比冬天赶走寒冷,花费的“付出”远大于收获。
写的习惯,更容易在说话和写话上。很多的时候,作文,只是把嘴巴上的话换成了文字。这种最低价的转换没有丰富语言本身的价值。它作为一种记录(或者说是完成任务),记录了对要求或者现象的基本反应。言语和文字是可以美化事物的,这种“美化”的功能,是一种重要的本事,也是最为主要的读写障碍。
总结以上考虑,从读到写之间的障碍,首先是习惯的障碍,其次是思维的障碍,最后是追求美的障碍。习惯的障碍非常明显,也易于解决。思维的障碍需要呈现(呈现给孩子自己看,比如用视频记录行为,用日记显示思维过程),呈现给孩子,引导孩子认识、修正、前进,而不是其他人的劈掉、修饰、粉饰。两者的本质区别用一个“以鱼以渔”就能解释。追求美的障碍,是人的素养,是最高境界的,也就是常说的核心素养,如果用语文核心素养来阐释,那就是追求文字表达美的障碍。
文字美的障碍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影响儿童的?
其中的问题很多,又很难说清楚。但是还是可以随卞说说的。
简单地说,就是:拘泥于字词,难成文章。
这并不是说要不学字词句。每次考试卷中,都有字词句的考察,目的是测评基础能力。但运用这些基本能力,就与孩子的素养有关了。比如考察反问句和陈述句,比如换成拟人、比喻的方式说一说这句话,比如扩句、缩句,这些能力都是需要在习作表达中运用的,如果这些都不能掌握,习作表达的质量必定不高。而仅仅是掌握这些基本的表达技巧,又不一定有高质量的习作表达能力。这些“小节”必须拘,而“拘小节”未必成大事。
这是读写转换的关键障碍,既基于习惯障碍,又高于习惯障碍。
从文章的角度来看,所有的字词句段方式,必须会。毕竟,基础不扎实,难以攀登习作高峰。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必须在反复训练和掌握小节(基础技能)的前提下,形成整体的思维。
这个时候,每一篇课文,成为了这种能力生长的最好生态。基于课文全篇结构的生态,孩子的思维寄居和依存于期间,吸取其丰富的营养(这种营养的生产基于教师的文本解读),练习生长和适应的技能(这种练习的生成基于教师的教学预设),最后,以立足甚至建立新的生态环境(这种新生态的生存需要孩子高质量的语文素养)。
无论如何,语文教师成为整个生态的关键微生物,要引导他们解决读写转换障碍,生存于高质量的言语生态中,必须关注一篇课文的生态。
它是一切生存之本。
END
随卞说说,不求质量,随想随记!欢迎分享!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思维导图草根研究者;
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
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实践方式;
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