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古镇老“北街”的繁华回忆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古镇“老北街”的繁华回忆
作者:张明儿
说起新市古镇“老北街”,我总会想起《林家铺子》,时光无限远,“老北街”的繁华记忆依然在眼前,这条老街的镜头,一幕又一幕,那些店铺,那些生意人,那些好吃、好玩、好看的,琳琅满目,都是近镜头一样,一齐涌向我回忆的银幕上,镜头喷发,接连砸向我的视觉。
人到了岁月的高度,会努力静下心来,回忆到了深处,也往往会让人安定下来。我用记忆的脚步走向这条悠长的“老北街”。五月的雨水,应该是撑一把偏于灰黄、有时光雨污的油布伞,雨伞很重,我会双手而擎起,从传说里的“酱园滨”缓行。缓缓地在雨中行,隔着雨帘,隔着时光朦胧的轻纱,看两侧的店铺,一路飘来,有时疾走,有时驻足,旁人则浑然不知我在。
这些匆匆的行人,在我身旁擦肩而过,再也没了信息。我看到“老北街”的石板路,被行人踩得有些高低不平,有些石块坍陷下去,走路时会发出“喀突”的声音。石板有红亮与灰青颜色之分,交错在日月韶华的反光之中。记忆中的雨水,街檐石上清脆的滴落之声很响亮,好像它就是最有代表性生命的声音,应和着我记忆行步的节奏,“啪—啪—啪—”,忘了是多少时间,我才走到十字街头,那繁华的十字街口,传说中的闹市,恍然让我闻到了难于抗拒的臭豆腐,听到了绕来绕去忽生怪念的民间绝唱《金铃塔》,看到了那位赤博炒粟、来自武侠故事森林里的壮汉……
我说的这“老北街”,是相对于新市古镇现在的“北街”来说的称谓,它位于古镇“西河口”北面,故称“北街”。它与现在的”北街“风貌完全不同,是带着明显旧时代风味的老街。虽然,它与现在“北街”一样是南北走向,从北面的酱园滨到十字街口,长约一百多米,但“老北街”实在太古老了,明朝的史志上就有记载,可见其历史的久远可追至宋元。走在这条街,抬头就有浓浓的灰黑瓦色,成片地刷在天空之上,脚下的石板被行人走路时发出石板翘动的声音,沉闷而又悠然。“老北街”中段,有一条小街巷——“司前街”,可以向西折弯,径直走三十米左右向右转入一古巷,这便是我当年的家,“寺前弄2号”。
“老北街”是一条传统而又古朴的商业老街,店铺为东西相向,街道宽仅三米左右,而两侧屋檐的空间相隔,仅透出一米左右的天际之线,反映出这个古镇商业繁华的面貌,当年发达的手工业与餐饮业的传统店铺鳞次栉比,形成独特古老的商业文明。据了解,上世纪中叶,这条短短老街的东西两侧,店铺总数就达七十七家,涉及行业几十个,主要还是日常生活物品及三产服务,例如:茶店、饭店、羊肉店、丝行、羊行、茶糕店、米店等,其中张永源的“张一品饭店”,与王福康的“康福多茶糕店”,至今盛名海内,成为古镇新市的当红地方特色品牌。
这条“老北街”所处的位置非常独特。南端即为“十字街口”,这里便是古镇“闹市中心”;南端延伸处,即为西河口,货物上下河运输非常便利,这里便是古镇的“南北商品贸易中心”;北端即为苕溪河直入的虹桥水口,也非常方便,这里便是“桑蚕猪羊交易中心”。它的北段有一座“菩萨桥”,转西即为著名的“觉海寺”,仅为数十米;继续行步几十米,即为著名的“永灵庙”。这里便是“浙北宗教胜地”。它的中段是“司前街”,转入即为著名的茶楼“渚香楼”,这里便是“信息交流中心”,直西数十米,即入“刘王庙”,这里便是当年的“小商品市场”。它靠近南端处有一往东的深巷,那是“后弄”,里面居住着大户人家,那便是古镇的“豪门住宅区”。
印象中,整条“老北街”会自南而北,市声渐渐减弱。它的北端之处一般是比较安静的。紧挨“菩萨桥”北侧的右边,有篾匠戴着干活围兜,每天从无间歇在用刀劈着篾片,那长长青青的篾片随着他刀片的伸折,便像吐丝一样往屋子的门槛外伸出来。紧挨“菩萨桥”北侧的左边,总是放着供祭用的蜡台和锡器,显得很古老。那时我会在这里站着不走,看着这奇妙的事物。然后会突然想到是大人遣我来“酱园滨酱酒店”里买一块“乳腐”的事,于是便赶紧办了事。这是多美多安静的夏季一个下午,我拿着盛有一块“乳腐”的碗,依北街的北端向南,折入苍凉的“胭脂弄”,走在回家的返程路上。
“老北街”中段开始行人熙攘起来了。“司前街”与“老北街”接壤处,正好有一座清末民国初的本地著名茶楼——“渚香楼”,百年老店,沧桑依然。整座茶楼人声鼎沸,茶楼里面涌动的人传出来的方言嘈杂又奇怪,而堂倌的喊话声却像众多乐器中比较另类的音质,刺破庞大的杂音巨声传出来,这里的气氛明显有着市镇的繁闹特征,形成强大浓浓的市声向四处奔涌。出了“司前街”入“北街”,就有一间稍显洋气的理发店,对面是水果店,紧挨着便是戏院,戏院对面则是“张一品饭店”,多么好的地方,从早上的张一品饭店里吃羊汤面的喧哗,到晚上戏院前的人声嘈杂,基本上自晨入暮都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而最为繁华的,当推“老北街”南端,真正称得上当年古镇的“市中心”,这里虽然离我家也仅仅数百米之距,但却还是来得比较少。大人们常吓唬小孩子,说是那边“拐子”多,提醒我们,千万不要让坏人给拐走了,这么一说,孩子们没事就根本不敢一个人过去,要去也得壮胆约了好几个同伴一起去。这里算得上“南北货、东西果”样样都有的地方,特别是各类非常漂亮的布匹,工艺品和服装店都有。沿街有说唱和耍技的,有各类风味小吃叫卖,来自外地的陌生人到处都是。到了这里,自己就像到了外码头的城市一样,感觉到浓浓的城市现代文明气息。当时小孩子的我,就被这里的世界彻底惊呆了,被这些花花绿绿,千奇百怪的事物完全吸引住了。到了这里,才知“刘王堂”商品的土气,才知现代商品世界原来如此神奇。
但我记忆比较深的,还是那“老北街”古镇戏院前门的院子里,那里有着安静、宽阔的大石板,是我们这代人儿时伙伴一起玩游戏的地方。平坦的地面,没人打扰的安静院子,便是孩子结伴游戏的好地方。尽管暑假夏天的每个下午,我会走过“北街”一家水果店,里面售货人用刀削挖着烂苹果,空气中弥漫出好闻的苹果清香与丝丝烂味,有一群蝇蚊在打转,而我们根本不会顾及这些。依然三五一群,结伴来到戏院前门内,玩着“洋片翻拍”、“跳房子”,有时也偶尔玩“弹橡皮筋”游戏。
游戏玩累了,有时会去戏院隔壁“韩记灯笼店”,看那边老人在用慢动作做着一只又一只传统的灯笼。再走过几间店铺,就会看到一家“范记老烟店”,大人们在使用特制的机器使劲刨着烟丝,一缕缕烟丝在刨刀下飞落下来,真好看。时光飞旋,日月穿梭,我在“老北街”与“寺前弄2号”之间的穿梭中成长,越过很多岁月的山水,在一片烟雨之中步入了今天。“老北街”的印象深植在内心深处,它像一棵树一样慢慢茂盛起来,最终成为我能够远望的重要事物。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