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热爱的您‖文/杨朔

亲爱的,热爱的您

离母亲节还有52天 ,却不由的想起了她。昨天夜里她不断的催促我早点上床睡觉,于是我被迫的早早的关了灯,可躺在床上后却又难以入眠,辗转反侧,这不仅仅是因为平常在学校的作息时间与当下不同,导致在这个点睡不着,还有的是因为在这段难眠的时间里突然想到了母亲的和我的一些事情。
在20多年的年岁月中,我和她总归是经历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极其平常的琐碎小事,但是这给我的记忆却又很清晰,如同在昨。这也不仅仅是因为她对我含辛茹苦的付出,还有在付出背后她对于我的特殊意义。
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没有什么文化,也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她也经常像其他人的母亲一样望子成龙的对我谆谆告诫,不过她也只是用一些她自己的经历来诱导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件事你应该怎么做之类的。母亲有着特有的农村妇女的善良,朴实和一股子韧劲,当然她有时也像部分农村妇女那样大大咧咧的,我倒遗传了她的基因,她在这方面就教育我说:别人脑子聪明,咱脑子笨些,就多花时间练,摸着窍门。我在厂里干活时,别人做模型计件做的快,我做的慢慢,我就看看别人咋做,我也跟着学,自己慢慢的摸索下就快多了。这是我感觉到她做母亲柔性的一面
她也经常的在学习上为我操碎了心。
犹记得,那年盛夏,我在高考失利后选择了复读,母亲问问亲戚,又问问邻居的多方打听后,了解了复读的利弊,她,不愿意我再复读,一者是家里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条件难以再供读我一年,二者是明年高考的不确定性,使她踌躇不定,最终在我的强硬和野蛮的死缠烂打下,她才愿意。自然地在她心里或许更多的是不愿意看到我去为难,让我错过这一次机会而懊悔,她对别人说过,她之所以再供我去复读是她觉得这是她做母亲应该尽的义务,因为这,家里为我的事情重新操办起来。到了学校的缴费办,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和陌生的面孔,熟悉的人我并没去打招呼,她让我在一旁等着她,母亲先去缴费了,桌子上有登记表和一旁堆罗着钞票,母亲小心翼翼的将钱从背包里拿出来,数了一遍又一遍在家本就查好的钱,确认好是7200元钱,才递给了人家,她转过身来对我说:今年刚收的蜀黍(玉米)钱和半年的血汗钱都给你复读了,好好学才能对得起我们,当时我的心里就多出来了一种说不出的酸楚。告别母亲叮嘱,踏上了又一年的复读的未知之路,我,要拼尽全力。
母亲总是把好吃的挑到我的碗里,紧接着说一句我不爱吃,母亲也总是在蚊虫叮咬的夏夜,我关灯睡觉后,又折返回来看我踢被子了没,母亲也总是在送我上学时,说上一句,要我把生活费踹好,到哪好好学,吃饭别亏着自己,生活费不够打电话问我要类似的话。从小多病的我,她对我一直不放心,虽然在一个不太富裕的家庭,母亲却很少让我吃苦,甚至可以说有点溺爱了,当然也有例外的事。一个农忙时节在父亲的要求下,我也不得不下到不曾来过几次的庄稼地里,坐着三轮车来到了尘土飞扬,且炙热如火的地里面,这才有点体会到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艰辛和白居易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夏日酷热。席间虽热浪滚滚,但父母也只是尽快想要把眼前的玉米收完,把玉米从玉米杆上掰下来,弯下腰放到装玉米的编织袋里,之后满了再提到路边,所做这一切不过是害怕雨季来临时把玉米捂坏,我被父亲拉到玉米地里,因为玉米生长时秸秆带有非常多的细长绒毛–玉米须,加上汗液,裸露皮肤不一会儿就被蛰的又红又痒,我把几排剥完后,就想一走了之,父亲不让,我看着母亲起身来,喊着说,不叫走,今天干不完,不准你吃饭,严厉又带有斥责语气使我不得不又继续窜进玉米地。直到几年后,回忆起那件事,可能那时母亲的严厉是为了以后我不会成为
一个好吃懒做的人,而是希望我成为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人。
母亲其实没什么娱乐或者说是爱好,她也没穿过什么太好或太贵衣服,我没见过她享过什么清福,唯一可以算的上的爱好是村里几个熟悉的大妈们一块唠唠嗑说说谁家的闺女或儿子特别有出息,或者一块打打牌缓解工作上的辛苦,然而十几年,7000多个日夜来我几乎没听到过母亲说过有关她的“梦想”,或者我想她是因为时间太长而忘了…… 今年寒假我过生日,当时吹完蜡烛后,我第一次见她笑的那么开心,还有她第一次抢红包时的手足舞蹈,一边狂摁着手机不放,一边笑着,竞像个孩童。唯一令我有所欣慰的是在离家很远,母亲外出打工时候,那天恰好是个母亲节,不知是因为太长时间没见到她而想念,莫名而来的勇气,我在学校的校园电话中对她说:母亲节快乐,我爱您。小时候每次学校在母亲节时布置给母亲洗脚的任务时候,我总感到有些尴尬和不知所测,其实这只不过是害怕表达,所幸,我能亲口说上那句话。
从我们第一次在母亲馋扶下学走路到奔跑,再到骑自行车,第一次因为一点委屈到母亲怀抱里苦闹,第一次开家长会,因成绩差而害怕家长责骂开始,我们都在父母怀里成长。当我们成长时,有母亲陪伴着我们,而当第一次母亲感到累用头靠着我的肩膀时,我知道了我必须担当起家的责任。不经意间意识到,她们作为母亲,却没办法在她们的父母怀里撒娇,她的不愉快又能找谁倾诉呢?母亲之所以称之为母亲不在于我们同她之间的血浓于水的亲情,还在于这条绵延不息充满爱的纽带,因为生命的养育之恩,所以我想在这里说一句话,亲爱的热爱的母亲,我爱您。
(0)

相关推荐

  • 农民老父

    昨天夜里正睡着,突然被齐刷刷的的雨声惊醒了.没有电闪,没有雷鸣,也没有狂风,天就像倾斜了的漏斗把水哗哗的从上面倒了下来,光听声音就感觉这场雨不小.对这场雨多多少少有些不愿,因为我们家或者说大多数老农民 ...

  • 上房记

    文|秦建萍 我们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这句俗语: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小时候属于乖娃儿那一类,很少挨父母骂,更莫说挨打了. 但也有一些上房的时候,记忆里有那么几种情形: 第一种,是秋收时节,农家人大都会在房 ...

  • 母亲---素华 (随笔)

    母亲---素华 母亲,在我等心目中是伟大的.或许是因为中华文化常把厚德载物.孕育生命.滋润万物生长的大地比作母亲,而生育养育我们的母亲亦具备这种品德! 我的母亲姓张,出生在上世纪20年代末,是一个在武 ...

  • 真爱无价

    真爱无价 刘明礼 我来到这个世界,纯属"意外". 母亲怀上我的时候,三姐才几个月大.我的即将临世,给全家带来的,并不是欢乐,而是忧愁.前边已经有4个孩子,最大的哥哥只有7岁,生活的 ...

  • 中秋节,感恩父母!

    心,一份牵挂 听,一份柔情 看,一份温暖 想,父母安在 等,月满中秋,常回家看看. 我没有家,父母就是家 儿时没有钱,父母是银行 少年没衣服,父母在流汗 曾经不懂事,不曾说谢谢 年少不表达,后来不敢问 ...

  • 芬芳的岁月四部曲【一】

    小的时候,没有太多的记忆.留在脑海的记忆,也只是听邻居讲的.久而久之,仿佛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农村的夏天,很是燥热.我们就会爬上屋.我家与邻居家很近,只有不到半米的距离,我们两家的屋几乎是连着的.所以很 ...

  • 母亲:怀念到永远

    腊月二十五,是我刻骨铭心的日子.十七年前的今天,母亲再也"不管我"了-- 母亲遗像(摄于1998年前后) 三次泪流尽磨难 母亲,离世时81岁,寿命较之父亲长于30年,也是其姐弟中寿 ...

  • 农村小伙瞒家里读10年高三,普通一本看不上,只上名牌!纪录片

    26岁的唐尚珺 和他同龄的伙伴几乎都开始工作了 他却还奋斗在高三读书的生涯里 他的目标是中科大 从初中和高中到现在的补习复读 就是为了这所大学 今年是唐尚珺读高三的第八个年头 其实并不是没有大学上 但 ...

  • 【来稿选粹】星子|​ 读书三代人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读书三代人 父亲生活在农村,却一直喜好读书.雨雪天气或闲暇晨昏,常能看到父亲手握书卷,沉浸其中.父亲看到感慨处,也常常讲与母亲听,因为母亲无法直接阅读. ...

  • 收秋粮了,我和我的父亲下水“捞”玉米

    母亲打来电话,说家里的玉米要收了,让我抽空回家一趟.我当时就纳闷了,收个玉米还叫我回家一趟,两亩玉米值几个钱?请假不说,还不够来回的路费.再说了,自从实行机械化收割,家里从来没叫我回家收玉米,今年怎么 ...

  • 刘向晴:【依稀往事尘如烟 情留此时空馀念之二】我的母亲/邵东第一位北大生的部分回忆录

    我 的 母 亲 刘向晴 今天是母亲100周岁冥寿.不幸的是,她刚好六十花甲那年就过早地故世了. 母亲出生在一个"地无一垅,囊诉钱空"贫苦的农民家庭,二十三岁时嫁到刘家,成了家里的长 ...

  • 父后49日祭

    父亲是个沉默寡言不善表达的人,如果认真算起来,我们父女这辈子说过的话大抵是能算得清的. 父亲生命的最后一年半,染重疾,耳渐失聪,我们之间的交流只能通过纸笔,说得最多的,不过是"你要多吃饭,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