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考验智力与侮辱智商的语文
01
去年,几位同学到初中班主任家吃了晚饭。班主任教语文,在我们毕业后不久就被调进剑川一中。席间,几人谈起高中往事。班主任谈到,高考阅读理解题不再二选一,小说阅读与人物传记成必考题。当听到这个消息,我瞬间为提早毕业感到庆幸,也为那些素昧平生的学弟学妹抱以最诚挚的问候。
犹记得高中语文老师那些耳熟能详的敦敦教诲:
“考试时,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选人物传记!”
“一定要选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
于是乎,每一个考生几乎都能从人物传记中脱颖而出,不为别的,因好得分,这叫考试技巧。而选择小说阅读,无异于冒着枪零弹雨,绝大多数人“牺牲”在冲锋路上,然大难不死的,也恐是伤痕累累,这样的“英雄”实乃当之无愧。
作家余华在《语文和文学之间》谈到,“前些年广东高考的语文试卷上出现了这个短篇小说(即《十八岁出门远行》),结果不少学生答错了,最好的学生也丢掉了几分,这宝贵的几分让那些本来可以去北大清华的学生,只好去北师大和人大了。我三十年前写下这篇小说时没有想到还会出现这种缺德事,为此我去网上搜索了几篇语文老师的教案,语文老师的分析很精彩很到位,可是让我去考的话,也会丢分。”
微信读书上有位书友为此评论道,“终于在这里看到作者本人对高考阅读题的看法了,我每次看参考答案,一堆堆华丽词藻看得人怀疑人生,也会疑问作者真的像出题人说的那样想得那么细致那么深入吗?其实高考阅读题只是考出题人心思罢了。”
这说法未免有失偏颇,或如一叶障目之感,但却是大实话,大事实。
一个又一个读者都是带着自己的文化背景、生活体验和个人感受,通过阅读来一次又一次地完成这部文学作品。通俗点说就是,一万个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这又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喜剧大师卓别林用他的表情和动作将美国默片带到最高峰。那时有一个著名的卓别林模仿秀,这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参赛者。大约1915年,卓别林在旧金山化名参加了比赛,最终结果揭晓,卓别林只得了第二名。当组委会要求卓别林说两句的时候,他幽默地说:“世界上只有一个卓别林,那就是他本人。可是为了尊重评委的意见,还是请第一名讲吧。”这个事件在当地报纸和卓别林传记都有记载。
在人群中,连最真实的自我有时也会发问“我是谁?”如何证明我是我呢?这似乎有些讽刺。
那反观文学呢?文学这个玩意儿它太主观,特别是虚构类作品,不是1+1=2,可能等于好几亿,个人喜好会偏离主观发生。
所谓众口难调,没有绝对的标准可言。那再缩小它,回到考试小说阅读上,那岂非框一个叫参考答案的独木桥,就算是原作者恐怕也会被挤下,这可真是考验智力的语文呀!
我们读小学时,语文教材里竟也藏着一些侮辱孩子智商的文章。我依靠记忆大致给诸位挑几篇文章。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想必与我年纪相符的人应该不会陌生吧。原文如下:
1994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成千上万的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处,便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挖。
在他清理挖掘的时候,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
“这样做无济于事,回家去吧!”
“冷静些,你要面对现实。”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位好心人,问道:“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了起来。
消防队长挡住他:“这里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快点儿离开!”
这位父亲说道:“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以理解,但这样干很危险,请马上回家去吧!”
这位父亲说道:“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十二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到第三十八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我们又饿又渴又害怕,现在好了。”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在经历了这场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我还记得,当时语文老师还叫全班同学写了读后感。无非就是歌颂伟大的父爱、“不抛弃,不放弃”、舍己为人等诸如此类。话说当时好多同学在讲台上诵读了自己的作品,那个得意劲儿,恨不得马上奔回家拥抱父亲,“感动常在”呗!
多年来,我可是一直把这篇文章当成真人真事。殊不知,偶然间在网上看到——这是一篇虚构的短篇小说。其故事本身为作者虚构,因而真实性一直遭受质疑,入选课本后对细节进行了多次模糊处理。它几乎每隔两三年就要修订一下,唯一修订的地方就是开头第一句话的时间。
引一段百度叙述:
2002年和2003年版本的课文是这样的——“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但事实上,1989年美国洛杉矶并没有发生地震,发生地震的是旧金山。
2004年6月份印刷的课本,课文的开头改成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的确发生地震了——6.6级的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毁坏建筑物2500余座(加上严重受损约4000余座),几条高速公路多处被震断,一些立交桥坍塌,通向洛杉矶市区及其他地区的11条主干道被迫关闭。地震还造成该市大部分地区断电停水,约4万户住宅断水,5.2万户断电,3.5万户断煤气,通讯网络出现严重阻塞,累计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不过地震的时间是当地时间凌晨4点31分,凌晨的学校按理学生只在宿舍,但前面却只写教学楼,并没有出现类似宿舍的词语。
2005年6月,课文又进行修订,文章开头变成了“有一年”。
2009年12月,课文开头又变成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
2012年,课文又进行修订,文章开头又变回了“有一年”。
2016年,课文开头又变成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
小崔在他的书《有话说》中谈到,“我曾经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儿童教育专家桑新民老师探讨过这个问题。他告诉我:'从儿童教育的角度来讲,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说话方式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跟孩子就是要说正确的话,否则就要面临一次或者很多次纠正错误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耗时又耗力,非常不容易。’”
正确是关于事实的呈现,我们需要严谨。否则,纠错成本会很大。
03
第二篇文章《爱迪生救妈妈》,原文如下: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的命。
那一年,爱迪生刚满七岁。一天,妈妈忽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爸爸急忙骑马到几十里外去请医生。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医生终于来了。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
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爸爸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满意的笑容。
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你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这篇文章的争议之处便是做阑尾炎手术这件事。其实,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做的,而爱迪生7岁那年是1854年,不可能有这种手术。
04
第三篇也是关于爱迪生的故事,讲的是儿童时期的爱迪生在列车上做实验,不小心把两种化学药品弄到一起,着火了,列车员生气地把他赶走了,还打了他一记耳光,一只耳朵都打聋了。但是,他不死心,仍然坚持做各种实验。
“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白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 ”
于是,在我的印象里,列车长就是一个坏人,然爱迪生那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形象便无比高大。
那我们可曾站在列车长的角度看过这个问题呢?
你带了这么多的化学材料到我的车上,那这些乘客的安全问题怎么保障?于是列车长的做法是对的,爱迪生是错的,他就应该把这样的人赶下车。当然打人是不对,他可以选择报警。
05
最后一篇关于爱因斯坦。我记不清出自课本,还是课外读物。说爱因斯坦小时候数学不好,考试只考一分,经过他不懈地努力后成为了伟大的物理学家。
这名伟大的人物,在我等童年记忆里不就是个学渣嘛,一位学渣也能逆袭成学霸,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得多励志呀,故心中燃起了希望,继续埋头于书海。
然事实却是爱因斯坦当时在德国的小学就读。德国的一分可是满分哦!
据网上资料说,德国的考试成绩是按照1到5这五个阶段来定义的。
1分是最出色,2分优秀,3分满意,4分及格,5分不及格。
基本所有学科最后都会用1到5这样的分级来定义成绩。这点类似于英语国家用ABC这样的字母来定义成绩。
还是先蹲在某个角落里抽根烟,冷静一下吧。
一家欢喜一家愁,语文还是忒有趣。
听春秋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