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集《南传上座部佛教》解说词
第四十一集《南传上座部佛教》解说词
上个世纪末,有一首歌开始在西双版纳地区流行,传唱至今。这是一首摇滚风格的歌曲,用傣语演唱,歌名叫做《在我的心中》。歌中唱到:祖先留下的传统我们不能忘记。先拜佛祖,再拜经书,还要拜佛爷,佛教要靠我们年轻人传承下去。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至今它依然散发着迷人的气息。究竟在什么时期,上座部佛教传入了西双版纳,在现有的各种资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公元六七世纪,上座部佛教已经在西双版纳区域兴盛了起来。
两千余年前,一批批僧侣从和西双版纳山水相连的缅甸出发,穿行于这片热带雨林当中。或许他们是想寻求一片禅修的净土;或许是要把一种信仰传播到这里。上座部佛教传入中国的西双版纳地区持续了几百年之久,最终彻底改变了这片沃土上人们的精神世界。
各种宗教信仰几千年来始终慰藉着人类,让他们的心灵不至于在这个变幻莫测、时好时坏的世界中彻底地迷失和干枯。
两千五百年前,这位叫做释迦牟尼的古印度人,在一棵毕钵罗树下,历经风霜雨雪,彻底觉悟到了一种生命的真谛——生的降临就意味着死的开始,种种苦难是生者的必经之路。如何从爱恨与聚散、痛楚与忧伤、得到和失去中解脱出来,就要彻底明白造成生命困境的真正原因,就需要走上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之路。释迦牟尼对于人生的领悟最终发展成为佛教。
这是西双版纳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寺。在这间偏殿中,墙壁上的古老壁画记录了佛陀的生平故事。佛陀去逝一百年后,弟子们对佛陀制定的修行戒律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年长的上座部长老们坚持要严格遵从戒律进行修行,而人数众多的年轻僧侣们则认为应该可以灵活的理解,一些戒律是可以修改的。意见无法统一,僧侣们公开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从此之后,两个佛教部派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最终形成了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影响至今。
清晨六点,小沙弥帕罕养敲响了大殿的钟声。西双版纳佛学院的学生们开始了每日例行的三十分钟早课。帕罕养,一位十七岁的傣族少年。他九岁时出家,成为一名小沙弥。
居住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人,千年以来始终全民崇尚佛教。按照当地的宗教习俗,每一个男子都要在幼时出家当一次和尚。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将来才可以在社会中立足。这些出家的少年名称前的“帕”字,就是小沙弥的意思。在帕罕养的生活中,释迦牟尼始终作为庄严、高大的神像,伴随着他的成长。
结束了早课,在一名比丘的带领下,帕罕养和其他小沙弥们去附近的村寨托钵乞食。村寨中的妇女们看到僧侣们来了,纷纷走出家中,糯米饭团、蜡条和手帕象征着虔诚的供奉。供奉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可以自己留下,而钱财需要上交给学院,统一使用。迄今为止,上座部佛教依然努力地恪守着佛陀制定的规章戒律,过着佛所倡导的最简单的生活——沿门托钵,接受信徒的供养。上座部佛教并没有吃斋的规定,施舍什么就吃什么,并不区分肉食和素食。托钵乞食结束后,僧侣们唱颂佛经,祝福那些跪拜在自己面前的施主们。
帕罕养是家里的独子。2007年考上了佛学院,开始了学制三年的佛学院生活。近几年,西双版纳佛学院和当地师范学院合作,开设了中专课程。毕业后,帕罕养可以拿到国家承认的中专学历。绝大部分的小沙弥到了一定年龄都会还俗,只有极少数人会终身皈依佛门。
康朗叫,一位生活在橄榄坝的七旬老人。他十三岁出家,三十岁时还俗,当地人尊称还俗的比丘为康朗,意思是经历过漫长的佛寺生活,通晓佛法的男人。
公元十三世纪,傣族文字创制,上座部佛教经典有了傣文版本。这些古老的文本,是用贝多萝树的树叶制成的,记载了许多佛教在西双版纳流传的历史。这是老人几十年间收集、购买、积攒起来的。近二十年来,傣族地区同样也迅速进入到了一个商品化的时代。康朗叫担心古老的经文和民族的文化会被年轻人遗忘。他每天都这里整理、誊写。他相信,只要文字存在,就能永远传承。这个工作他已经坚持了二十年。
贝多萝树,棕榈科的一种热带植物,叶面宽大,柔软强韧。很长一段历史中,它被西双版纳的人民当作纸张来使用。康朗叫将砍下的树叶切割整齐,三五片卷成一卷捆好,然后放入锅中,煮大约四十分钟。煮好后,晾晒起来,晾晒后的贝叶用专门的线弓弹出清晰的格线。书写的工具是一种特制的铁笔,用植物油掺锅底黑灰拌合后,用布蘸着涂抹,以使字迹清晰,且不褪色,然后用碎锯末打磨,增加光亮。成册的贝叶经被涂上红色、黑色的漆加以保护,再涂上金粉,象征着佛经的庄严。由于贝叶经防虫、防水、防变形,经久耐用,据说可以保存几百年。贝叶经不但保留下来了大量的佛教典籍,更成为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象征之一。
勐泐大佛寺,一座正在新建的佛寺,顺山势而造,气势宏大,金碧辉煌。2008年4月,完成了一期工程,成为西双版纳地区最大的佛寺。佛学院也搬迁到了这里,教学条件和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傣文教育是佛学院主要的课程之一,也只有在佛寺中才能学习到。幼年出家为僧是傣族儿童接受教育的开始。即使在佛寺中,也要不断地学习,并掌握傣族的文字,进而阅读傣文经书。
帕罕养,可以随时还俗,但如果到二十岁,经过考试,可以晋升为比丘。他现在的想法是:2009年佛学院毕业后,去泰国的寺院继续深造。
这是一片物产丰富,良田千顷的土地。热带季风为帕罕养的家乡带来了终年充足的阳光,造就了湿润多雨的气候。佛学院没有寒暑假,这一天因为没有课程,帕罕养请假回家,看望亲人。
在西双版纳地区,每一个傣族村寨都有一个规模或大或小的寺庙。每次回家,帕罕养都要先到自己出家的村寨佛寺,跪拜佛祖,他的僧侣生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帕罕养的家中正在兴建一座新的住宅。傣族过去传统的木制干栏式房屋,正在逐步被这种砖混新式小洋楼所替代。尽管是家里的独子,但长期寺庙出家的集体生活,使帕罕养身上没有一点娇生惯养的习气。帕罕养的家有六十亩林地,全部种植着胶树,是家里主要的收入来源。近几年,乳胶价格大幅上涨,每年割胶的收入可以达到十几万元。每天凌晨三点上山割胶,直到中午收胶后才能休息。帕罕养知道自己的父母很辛苦,知道父母正在为自己攒钱,在泰国成为一名比丘是自己和全家人的希望。
在家人的眼中,身披黄色佛衣的儿子已经是一位值得自己尊敬僧人了。几千年来,傣家人沐浴在热带季风的温润环境之中,上座部佛教的信仰早已成为所有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性情随和、淡泊,即使是亲情,也是用温和、含蓄的方式表达着。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帕罕养心中的现实偶像是篮球巨星姚明,十七岁的帕罕养还在努力的适应着僧侣静默的生活方式。
每年七月,西双版纳进入雨季。两千五百年前,佛陀规定在雨季期间僧人禁止出外,不许打搅农忙中的人们,专心坐禅修行。这一规定被上座部佛教恪守至今,并逐步演变成为了一个被百姓俗称为“关门节”的佛教节日。每年7月的一天,也就是傣历 九月十五日,人们开始以多种礼佛的方式欢度关门节。康朗叫老人所在的曼将村寨,只有四十余户人家。关门节来临之日,老人准备着节日所用的经文。家中的妇女们忙碌着礼佛的物品。芭蕉叶蒸肉,典型的傣家风味。生活中,因为有了信仰,显得充实而平静。村寨中的每户人家都要出工,在关门节来临之前,清扫自己的佛寺。
佛祖啊,你本来生在天上,今天节日到了,请你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过节,今天我们虔诚地为您沐浴,希望得到您的呵护。
关门节这天,康朗叫遵照上座部佛教习惯,组织大家在本村的小佛寺为象征着佛陀的一尊玉质小佛像沐浴。
在村寨里,老人被大家公推为“波占”。所谓波占,就是傣族村寨中主持宗教事务的负责人。早在佛教兴盛之前,这个职务就一直存在。在那个时代,波占管理着原始宗教的各种仪式。
被百姓俗称的“洗和尚”,也是关门节期间的一个象征仪式。仪式的过程充满了轻松、随意的气氛。
作为过去的佛爷,村寨中的波占,康朗叫唱诵佛经,引领着村民走进佛的世界,他甚至还可以接受人们的跪拜。此时,他和僧侣们一样,都是佛陀的传人。
关门节期间,僧人们和身着白衣的老人们共同接受着供养。人们因为拥有着相同的信仰,聚集在一起。他们相信,无论是在精神世界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佛陀都会和自己永远在一起。
这一天,在勐泐大佛寺的大殿中,帕罕养和其他僧人一起,参加了一场燃灯法会。帕罕养一个西双版纳普通的少年,在他最初的生命历程中,始终沐浴在佛教的氛围里。为众生祈祷光明,为众生祈祷平安,一盏盏点燃的莲花灯,代表着清净的信仰,觉悟了的光明。
关门节之后,比丘们在佛寺内专心修行,这种修行被总括为禅修。静行,是禅修的方式之一。静行中,让各种感官逐渐沉静下来。打坐,体会着空气被呼进呼出,逐渐地排除各种杂念。
在远离人群的荒野中,部分刻苦修行的僧侣开出一小块空地,在一条专门辟出的长十五米、宽七八十公分的小径上反复静行,回忆、想象,各种欲望逐渐远去。纱帐内,长时间的打坐,进入正念的境界,不要强求往生的幸福,寻求现实中内心的宁静,这就是佛陀时代的原始精神。
上座部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阿罗汉。就是断绝了一切嗜好、情欲,解脱了烦恼,不再转世轮回的圣人。阿罗汉的境界为世人树立起了一个可以追寻的榜样。两千五百年之后,西双版纳的上座部佛教依然保留着佛陀时代的修行方式。
关门节后的三个月中,人们因为没有僧侣的祝福,将不举行婚礼,不搬迁新房,也不举行大型的娱乐活动。
此时,有村民请求康朗叫老人行使波占的职责,为家中的病人驱鬼祈福。泥塑的人型代表病人,泥牛泥马供他驱使。在一个四方的竹盒中,他携带着弓弩,避邪驱鬼,而同时也给恶鬼们备下上路的食物。这个流传了千年的原始仪式,还融合了一些佛教的特色,各色棉线就代表着佛教中的经幡。此时,傣族的原始信仰借助着佛法的力量。波占的职能是傣族佛教信仰中一个极为奇特的混合体。四个食盒代表东西南北方向,被放置到偏僻之处,象征着恶鬼们已经远离。
平常日子里,帕罕养的父亲都是来大佛寺看望儿子。再过两三年,帕罕养就会成为一名正式的比丘。那个时候,他将面临一个抉择,是像大多数人一样还俗、娶妻生子,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还是留在佛陀的世界里,继续刻苦修行。
南传的上座部佛教,在西双版纳这片土地上,融合了地域和民族的文化风俗,超出了纯宗教的意义,显示出了一种温润而又绵长的教化力量。
每年4月的一天,生活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人民,都要欢度自己的傣历新年。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走上街头,载歌载舞。人们相信,用这一天沐浴过佛像的圣水相互泼洒,可以消除灾难,带来吉祥如意的好日子。这个古老的民族节日,近千年来始终洋溢着上座部佛教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