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大师治疗下利(腹泻)(2)

例1 女 31岁,孕妇,初诊1965年3月10日,2天前开始出现腹痛、腹泻,大便有红白粘液,白天2-3次,夜间7次,里急后重明显,恶心、纳差、畏寒、尿黄,服西药无效,既往有血吸虫病史,现怀孕7月。苔薄白,舌质稍红,脉沉细滑数。辩证:湿热滞下,伤及血分,治以清热凉血,兼祛湿导滞,与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白头翁3 黄连2 黄柏1 秦皮1 甘草3 阿胶3

二诊,3月12日,上药服1剂,昨日泻2次,无红粘液便,今晨泄2次,带少量粘液,前方加茯苓3钱。

三诊3月13日,上药服一剂,腹痛消失,昨夜大便2次,质溏,溲黄,纳可,上方加白术3钱,二剂。

讨论:《金匮要略》条文: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患者下利赤白,里急后重明显,故选白头翁汤清利湿热,孕妇、产后、虚乏少气者加甘草、阿胶补虚,加茯苓为健脾渗湿,仍便溏,再加白术,白术的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百日菊

例2,女,16岁,1965年12月30日,于1958年患慢性菌痢,久治无效。现大便仍下脓状物,剧则日五六行,时有腹痛、肠鸣、口干,心下痞,苔白根腻,脉弦细,与半夏泻心汤加芍药:

半夏4 黄连3 黄芩3 干姜3 大枣4枚 炙甘草3 党参3 白芍3

上药服6剂,腹痛、心下痞皆减,便中脓状物消失,大便仍溏,日2-3行,上方继续服7剂痊愈。

讨论:痞证是以患者自觉心下(胃脘部)满闷不舒,堵塞胀满,按之濡软而不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广东话通常表达为剑突下“顶住”,痞有热痞(黄连泻心汤)、寒痞(理中汤),上热下寒痞(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该患者上有口干,下有腹痛、腹泻、肠鸣,可辩为上热下寒,《金匮》甘草泻心汤条文: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主要症状是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干呕,心烦不得安,原因是胃虚气逆。《金匮》中生姜泻心汤条文: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方中生姜干姜并用,生姜量多,生姜走表,发汗,止呕作用强,干姜走里,主要有温中健脾,温通经络,温肺化痰等作用,生姜泻心汤主要症状为干噫食臭(嗳气有食物酸腐气味),肠中有振水声,为“水痞”,水饮停留胃肠,脾胃虚弱;用生姜止呕降逆,干姜温中化水饮。《金匮》条文:1、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2、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3、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橘皮竹茹枣草姜人参)

4、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黄芩汤:黄芩+芍枣草)

百日菊

例3,男,38岁,1965年11月1日:腹泻40余日,每日6-7次,泻前腹痛、肠鸣,常胃脘痞满,饮水则心下悸,时有口苦,咽干、头昏、耳鸣,舌苔白,脉沉细。与生姜泻心汤:生姜4 姜半夏4 党参3 黄柏3 黄芩3 干姜1 炙甘草2 大枣4

二诊11月4日,上方服3剂,腹泻已,上方隔日服一剂调理。

讨论:本例根据“常胃脘痞满”症状考虑为“痞证”,饮水则心下悸,又有肠鸣,此为水痞之象,故选生姜泻心汤。口苦咽干头晕耳鸣似为少阳病,也可理解为水饮上犯,饮不化津,仍可用生姜泻心汤。如果合用小柴胡,不妥,为什么?小柴胡汤可理解为主要的两个组成:一是柴胡、黄芩为祛邪清热,一是党参、枣草健脾固中,防邪进一步深入,而生姜半夏只是对症治疗,生姜泻心汤已经包含了党参、枣草,甚至姜夏,此处无往来寒热,无外邪入里的表现,故没有必要加柴胡、黄芩。

百日菊

例4,女,70岁,初诊1963年10月27日,腹痛2周,腹泻1天,日3-4次,腹痛,咽干,肠鸣,胃脘痞满,项强,头胀微痛,两眼干涩,苔白少津,脉细数。与甘草泻心汤:

炙甘草4 姜半夏4 黄柏3 黄芩3 干姜3 大枣4枚 党参3

结果:上方服3剂,腹泻止,项背痛及腹痛未消,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

讨论:咽干=上热,腹痛、腹泻=下寒(没有肛门灼热、里急后重、下利赤白等热证表现),痞满为主,无呕,故选甘草泻心汤(胃虚为主)。

例5,男,58岁,初诊1965年4月6日。受凉后腹泻3月余。每日大便3-4次,大便有完谷不化、腹胀满,食后益甚,时有嗳气头晕,舌苔白润,脉细缓。证属里虚寒饮,升降失和,治以温中益气,和胃化饮,与理中汤加陈皮、扁豆:

党参3 炮姜2 苍术3 炙甘草2 陈皮5 扁豆3

上方服6剂,腹泻止,腹痛也明显减轻。

讨论:此为长期腹泻,应有进食寒冷食物易复发或加重,腹痛喜温喜按等表现,再加舌脉象,才可辩证为胃寒,完谷不化为脾胃虚弱,头晕、苔白润为水饮,选理中汤温胃化饮。

(0)

相关推荐

  • 生姜泻心汤——水气痞,呕吐腹泻,慢性肠炎,心痞腹泻

    3水气痞--刘渡舟医案 丁某,男,47岁.患心下痞满,时而隆起一软包如鸡蛋大小,按之而痛.两胁下鸣响不适,嗳气频作,口苦纳减,并见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大便不成形,每日三四次.舌苔白厚,脉沉弦滑.证属脾 ...

  • UC头条:胡希恕大师治疗下利(腹泻)

    例1 女 31岁,孕妇,初诊1965年3月10日,2天前开始出现腹痛.腹泻,大便有红白粘液,白天2-3次,夜间7次,里急后重明显,恶心.纳差.畏寒.尿黄,服西药无效,既往有血吸虫病史,现怀孕7月.苔薄 ...

  • 胡希恕大师治疗下利(3)

    例1,男,58岁,初诊1965年4月6日,受凉后腹泻3月余.每日大便3-4次,有完谷不化,胃腹胀满,食后更甚,时有嗳气头晕,苔白润,脉细缓.辩证为里虚寒饮,升降失和,治以温中化饮,方选理中汤加陈皮.扁 ...

  • 胡希恕大师治疗口腔溃疡赏析

    乳腺疾病常常合并口腔溃疡.胃炎.结肠炎.阴道炎.结膜炎,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难治性.甘草泻心汤就是黏膜的修复剂.临证时可根据病症的不同进行加减,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介绍胡大师的临床医案,以供 ...

  • 胡希恕经方治疗胃病经验(附验案九则)

    胃病包括西医所说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神经官能症等等,西医在鉴别上有较细的特征区分. 如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食欲不振比较明显,多有胀满的感觉.但胃神经官能症,精神情志的影响与症 ...

  • 胡希恕:治疗哮喘的独特经验

    编者按 这篇文章就是胡希恕老先生临床辨治哮喘的全思路了,他据痰饮或者瘀血为主因而选用适应的麻黄剂或大柴胡汤加减.诚如冯世纶先生所说,"继承前人经验上,胡老的功夫深,在临床实践上胡老的功夫更深 ...

  • 仲景治疗下利四法

    泻心汤 - 调理升降 泻心这三个方子,它就有调理升降的作用.上面胃气上逆的呕吐.干噫食臭.噫气,下面有肠鸣下利,升降失调,故用泻心汤就可以调理升降. 理中汤 -- 温中补虚 理中汤类.理中汤加附子.四 ...

  • 胡希恕寄语:下大功夫学好六经辨证

    胡希恕先生生前力倡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的基础和灵魂,可谓言之凿凿!作为经方大师,胡老率先垂范,每每运用六经辨证,以经方治疗温病,尤显其卓著的疗效! 盛夏暑热,门诊依旧,难得空闲一天午后小睡. 醒来竟感到 ...

  • 胡希恕先生治疗失精医案

    医案一.郭某,男,37岁.素有神经衰弱,工作紧张时,则心烦,身热,汗出,头晕,无精神,失眠多梦,遗精.苔薄白,脉沉弦. 初诊(1965年4月14日)与二加龙骨牡蛎汤. 二诊(1965年4月21日)热上 ...

  • 胡希恕丨治疗口糜(口腔溃疡)的经验

    导读:口腔溃疡为临床常见病,有的日久难愈,困扰很多人.多数人会认为是肺胃有火,翻找各种败火药物,殊不知口腔溃疡不一定是上火,有时败火药不仅不会治愈,反而会加重病情.所以我们临床医师面对口腔溃疡时也要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