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邓华看完一22岁小战士来信,泪流满面的说:快让他来见我
1949年10月2日,解放华南的最后一次战役——广东之战正式打响。此次战役中担任15兵团总司令的邓华负责主攻,对手则是余汉谋率领的15万国民党精锐部队。
一开始,面对解放军的猛烈围剿,早已四面楚歌的国民党部队还企图做困兽之斗。但在全国解放浪潮的席卷和邓华兵团的猛攻下,不到12天的时间,十数万国民党军便全线溃败,四处逃散,自此广东迎来了全面解放。
(解放广东的老照片)
为了庆祝这一盛事,报纸特意登出了大功臣邓华的照片。
而恰恰就是因为这张照片,才使得离散了22年的父子得以重聚。
那时,刊登邓华照片的报纸被各军传阅。不久,一名叫邓贤诗的12兵团46军小战士看到了这份报纸。看着报纸上大大的照片,邓贤诗不由得一怔,一股亲切感涌上了他的心头。
于是,他从口袋里拿出了那一张不知被自己看了多少次的父亲照片,经过认真核对,他发现报纸上的邓华竟然和自己的父亲是同一个人!
于是,这名小战士激动地拿着报纸对着其他战士们说:“邓华司令是我22年未见的父亲!”
可听到这话的战士们都不敢相信,他们甚至以为邓贤诗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为此,连队的指导员还专门来给他做思想工作:“我知道你崇拜部队的首长,但你不能乱说话啊,那(邓华)是四野兵团的首长,怎么成了你的爸爸?”
但邓贤诗却坚称自己没有胡说八道,他的父亲叫邓多华,虽然他和爸爸已经失散20多年了,但他敢肯定邓华就是他的爸爸。
看着邓贤诗坚定的目光,指导员感到此事非同小可。于是,他迅速将此事上报,经过层层转达消息最终传到了12兵团司令员肖劲光那里。
肖劲光和邓华是多年的老战友,得知此事之后,他便亲自去询问邓贤诗的情况,并建议他给邓华写封信,并表示自己一定会把信交到邓华的手里。
邓贤诗听后十分高兴,便立刻给邓华写了封信:“您好,我叫邓贤诗,我的母亲是邱青娥......”
看着这封情真意切的信,我们不免发出疑问:邓贤诗真的是邓华的儿子吗?父子二人为何20多年都没有见面?邓华看完这封信会有何反应呢?
如果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那还要从邓华传奇的个人经历开始讲起。
一、新婚离家,参加革命
邓华原名邓多华,1910年出生在湖南郴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因生活较为富足,邓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很早便到私塾读书,15岁时,邓华就以优异的成绩先后考入了长沙的岳云中学和南华法政学校。
众所周知,湖南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长沙作为其省会,
革命思想氛围尤其浓厚。
因此,在学校读书时,邓华就接触到了革命主义思想,也结识了不少爱国的共产党员。
在他们的熏陶下,邓华给自己树立了“为国为民”的奋斗目标,也为以后踏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那段时间里,邓华接触到了很多新思想,对于恋爱和婚姻自由都十分的向往。可恰在此时,父母给邓华安排了一门亲事。
面对这起包办婚姻,尽管思想上有些抗拒,但邓华毕竟还是一个孝顺儿子。于是在父母的安排下,他便与这位名叫邱青娥的同村女子结为了夫妻。
婚后的邓华尽管有了妻小,可是对于革命的热情却丝毫不减。于是在1927年的2月,邓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正式开启了革命生涯。
然好景不长,仅仅两个月后,上海便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倒在了国民党的屠刀之下,革命的火种面临着随时熄灭的危险。
而为了党的伟大事业能够延续下去,年仅17岁的邓华挥毫写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人当舍身报效祖国,挽救天下于危亡,解放万亿人于涂炭”的诗句,之后便离开家乡,投身革命。
在漫长的斗争之旅中处处都充满着危险,可是邓华却依然不惧;只是在斗争之余,对于妻、子的思念让他深感度日如年。
对于孩子,他既充满爱意又心怀愧疚。当初为给孩子起名,邓华翻遍了书籍,最终决定为孩子起名为邓贤诗,希望孩子有才干、有知识,但还没来得及陪伴孩子,自己却已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而对爱妻,经过这些年的相处,邓华早已将之视为至亲。面对家庭生活的重担,原本应是两人共同分担,可如今也只能留下一句“七尺之躯已经许国,再难许卿”的无奈叹息。
其实早在临别之际,邓华就深知革命事业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之力。所以此去必定凶险万分,为了给自己的妻小留下念想,便留下了自己的一张照片。
但是当时的邓华绝想不到,正是有了这张照片才让他在数十年后有了再见亲人的可能。
二、刀光血影
尽管17岁就走上革命道路的邓华,心中燃烧着熊熊的革命圣火,可战场上的残酷与血腥,却让他险象环生。
多亏他的连长是个身经百战的老战士,经常护着他,这才让他每每深陷重围的时候能够转危为安。
然而战场是一个充满血与火的地方,虽然危险重重,但只要通过了生死考验,军事能力也将会得到飞快提高。
邓华就在这种环境中不断地历练、成长着……
等到湘南起义结束后,就有人建议邓华带领部队回老家革命。
而18岁的邓华在那时就已经展现出了过人的战略眼光。他看出了回家乡革命暂不可行。
于是便说不能回家,如果回去,那么好不容易召集起来的部队很可能会解散。所以要留在这里打游击,慢慢壮大自己。
不久,邓华的部队遇到了朱德和陈毅所率领的起义军,于是便率部加入其中,并在他们的带领下走上了井冈山。
(古田会议)
刚到井冈山的第一个月,邓华就有幸在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指挥下参加了龙源口之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而正是在这段时间里,邓华的军事指挥能力得到了不断的锻炼和提高,先后担任了连、团、纵队级的干部,并参与了著名的古田会议,成为我国最早的革命支柱之一。
此后,邓华先后参加过四次“反围剿”战斗,在最后一次“反围剿”战役中,邓华率部与国民党军血战了三天,硬生生打退了国民党三个师的轮番进攻,为掩护主力撤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而长征时期的邓华,更是以勇猛的指挥风格而著称。“强渡金沙江”、“勇夺泸定桥”等战斗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正是在这些难啃的“硬骨头”仗中,邓华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1936年12月,年仅26岁的邓华已经是红一军团第一师的政委,真正成为了能独当一面的将才。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邓华所在的八路军685团作为115师的主力团,在各部的紧密配合下打败了日本51师团的21旅团,从而取得了平型关大捷。
面对巨大的胜利,欣喜不已的邓华给湖南老家的妻儿写了封信。邱青娥收到了丈夫的信后,高兴地对儿子说:“孩子,你爸爸是个大英雄!”
从那时起,邓贤诗就知道了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大英雄,并憧憬着有一天能够见到父亲时那幸福的场面!
可好景不长,由于生活压力大再加上对丈夫的思念,邱青娥病倒了。
当时的邓华在外南征北战、居无定所,根本联系不上,再加上家徒四壁,缺医少药。没过多久邱青娥就撒手人寰了,只留下了11岁的儿子邓贤诗一个人无人照看。
而等邱青娥病逝的噩耗传来之时,邓华先是一惊,紧接着就放声痛哭。
他非常自责自己没能够陪在妻子身边。而如今妻子已逝,他最担心的就是儿子。尽管他非常想把儿子接到自己身边,但理智告诉他不能这样做。
第一是前线打仗十分危险,第二是红军中有很多人也是背井离乡参加革命,自己把儿子接过来只会让更多人想家,那可能会动摇军心。于是他只能强忍思念和牵挂的泪水,为远方的儿子和家人祈福。
而为了让自己从痛苦和思念中走出来,邓华一心扑在工作上,他希望用繁重的工作来冲淡自己的悲伤。
虽然在繁重的工作中邓华没有更多的时间思念儿子,但是邓华对儿子的牵挂却不曾减少一丝一毫。抗战后期、局势稍微稳定时,邓华便抽出时间急急忙忙到老家寻找儿子。
然而残酷的现实再一次给了他无情的打击。
遍寻老家,都没有发现儿子的下落。询问邻居们,也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正当邓华心急如焚的时候,一位老人却说:可能是去外面流浪、讨生活了!邓华听后虽万分担忧,但面对现实却也无可奈何。
本想继续扩大搜寻范围,然抗日战争已到了紧要关头,邓华不得不再次压下对儿子的思念,回到他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解放战争,父子相认
后来,解放战争打响。面对疯狂的敌人,邓华寻子的计划虽然又被搁置,但是他的内心却更加的煎熬。
而这期间,邓华征战万里,从东北打到了海南,从白山黑土地打到了天涯海角。
1949年10月,邓华率领的15兵团更是仅用伤亡1700人的代价就歼灭6.2万的国民党部队,从而解放了广州。
广州战役的胜利,引来了多家报社的争相报道。素来低调的邓华也被硬拉着拍了照,登刊在了报纸上。
而这份报纸很快就传到了邓贤诗所在的46军。当他看到报纸上的照片时,一股亲情的感觉涌进了他的心头,接下来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为了验证邓华究竟是否是自己的亲生父亲,邓贤诗郑重地给邓华写了一封信:“亲爱的邓华司令,您好!我叫邓贤诗,我的母亲名叫邱青娥。我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了您的照片,我觉得您就是我失散多年的父亲,我的父亲叫邓多华……”
信的最后,邓贤诗也表达了自己想要知道真相的急切心情,他满怀深情地问道:“邓华司令,如果您真的是我的父亲,能不能回信告诉我?”
拿到信后的肖劲光丝毫没有耽搁,立刻就派人将这封信送到了第15兵团的指挥部中,送信的人对邓华说道:“邓司令员!肖司令有一封信要交给你,请您一定要仔细看完这封信!”
说完便将邓贤诗的亲笔信交给了邓华!
四、一封书信,道出22年的心酸
虽然邓华是名老军人,战场的残酷早已经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感。但当拆开那封信后,豆大的泪珠还是情不自禁的从眼眶中涌出打湿了书信。
邓华拿着信的手微微发抖,嘴中更是喃喃自语道:“孩子,孩子!我终于找到你了!”
邓华曾经幻想过很多种父子重逢的场面,他没想到自己牵挂多年的孩子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到了自己的身边。
知道了儿子的踪迹后,邓华不顾路途遥远,亲自赶往46军。
一见到儿子,邓华跨步上前,张开双臂紧紧地抱着儿子,他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不断重复说着:“对不起,对不起”。
面对来自父亲的拥抱,邓贤诗再也忍不住了,他大声哭喊道:“爸爸,我终于找到你了!”
在场的詹才芳被父子相认的情形感动了,他默默地退出了房间,关上了房门,给这对久别重逢的父子留下充足的倾诉空间。
父子两人整整谈了一天一夜,这个时候,邓华才终于知道他不在那段岁月里,妻子和儿子到底是怎么样生活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战火很快就烧到湖南老家,邓华的父母相继离世,家境也一天不如一天。
为了养活孩子,邱青娥不辞辛劳,硬是以一己之力扛起了这个家!
可1939年,邱青娥不知是从哪里听来了一个消息,说邓华死在了战场上。这个消息犹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使邱青娥悲痛欲绝,本就瘦弱、多病的身体遭此打击,从此一病不起。
弥留之际,邱青娥把孩子叫到身边,说:“你的父亲不在了,他是在打仗的时候牺牲的,从此以后,你就是我们家唯一的男子汉,你一定要和父亲一样做顶天立地的人!”
听完母亲的话,邓贤诗哭成了个泪人。尽管成了“孤儿”,可乡亲们敬重他的父亲是个英雄,同情他,因此给他的母亲办了后事,并把他养大,还供他上学。
毕业后,邓贤诗立志做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于是毅然投身革命,“子承父业”的成为了一名战士。
了解到邓贤诗母子的种种遭遇后,邓华心内无比的自责。于是决定在今后的日子中好好对儿子加以补偿。
第二天一大早,邓华走出房门径直找到詹才芳,他说:“我这辈子都没为自己的私事求过人,今天我想破例一次,我想问你要个兵!”
詹才芳自然明白他说的“兵”是谁,于是说:“贤诗是个朴实、勇敢的孩子,你就把他带在身边好好培养吧!”
但得知消息的邓贤诗却不愿跟着父亲邓华走。他说:“爸爸!别人都说你是个大公无私的人,所以你不能违背自己的原则,而且我也是军人,我的职责就是上阵杀敌,报效国家,所以等全国解放后,我们父子再团聚!”
邓华听完后觉得孩子深明大义,心中也十分欣慰,于是绝口不提“要人”一事。
后来邓贤诗跟随着父亲一同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复员后,他还做过工人。
尽管邓贤诗的一生中有22年的时间是在没有父亲庇佑下成长的,可在回忆起父亲邓华时,他慨说道:
“我虽然从小没有感受过父爱,但我理解我的父亲,他革命的目的就是让无数中国孩子都有父爱。我为我的父亲感到骄傲,他是个英雄,我不仅爱我的父亲,我更尊敬他!”
结语: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无数的革命者都曾舍“小家”为“大家”。
而在这些伟大的革命先辈中,邓华父子尽管骨肉离散22年,可最终还是实现了团聚。与之相比,还有很多先辈们因为战争,一生都无法得知自己家人的下落。可即便承受着骨肉分离所带来的巨大苦楚,他们为了国家,为了革命,仍旧是义无反顾!
所以,我们要感谢他们,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有了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