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攻宋45年,宋朝在这45年里到底在干些什么呢?
开答前,我看了一下其他答主的回答,居然是谩骂、嘲弄和指责的人居多。大致的情况是说南宋自己“作”,不作就不会死,南宋的灭亡,是自找的。对这类答主、以及有这类想法的人,我只想援引郭德纲老师的一句话以作警示:远离这种人,远离这种不结合实际情况只知谩骂和指责的人,否则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其实,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人物,是学者柏杨。柏杨是从这三方面对南宋进行嘲弄的。一、取笑南宋的“联蒙灭金”策略,说这是在蹈北宋“联金灭辽”的覆辙。柏杨原话是这样说的:“宋帝国帮助蒙古消灭金帝国,在感情上有合理的解释。但竟然再蹈历史覆辙。”二、蒙古原本无意与南宋为敌的,是南宋玩火玩大了。柏杨说:“蒙古并没有跟宋帝国为敌的意思,江南纵横的河渠和稻田,对他们既神奇又陌生。现在被宋帝国的无端攻击所激怒,也被宋军的腐朽无能所诱惑。于是顺便地把宋帝国也列入它的狩猎名单。”三、南宋已经风雨飘摇,南宋君臣还在歌舞升平、醉生梦死。柏杨举了一个例子:赵孟启(南宋度宗)才恍恍惚惚问贾似道:“仿佛听说襄阳被围很久。”贾似道回答说:“蒙古兵早就被我们击退了,怎么会有这种谣言?”赵孟启说:“一个宫女这么讲。”贾似道不久就查出宫女姓名,用别的罪状把她逮捕,死于监狱。从此再没有人敢忧虑国事,而只敢赞扬贾似道英明。
下面就这三点作简单剖析。一、南宋政府之所以要“联蒙灭金”,其实是形势所迫。在成吉思汗发动灭金战争伊始,南宋政府是想实施“扶金抗蒙”策略的。道理柏杨懂,南宋君臣也都懂。当时,以大臣乔行简为代表,绝大多数人都说,蒙古是一个比金国更凶狠、更生猛的角色,灭金只是时间问题,一旦金国被消灭,南宋就会与之为邻。南宋之前既制约不了金,之后对这个新强邻也肯定制约不了,那时必有灭顶之灾。应该说,宋朝君臣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还是有异常清醒的认识的。问题是,“扶金抗蒙”只是南宋君臣的一厢情愿,金国并不接受。被蒙古人打懵了的金国人丢失了两河和山东的地盘,国土萎缩,税收收不上,国库紧缺,没心思和南宋玩,粗暴地采取了“北失南补”的策略,即向南侵略软弱的宋国,妄图侵占南边的土地来弥补北边的损失。面对金国势若狂风暴雨的进攻,试问柏杨们,你们还怎么“扶金抗蒙”?!南宋能做的,就是赶快拎起刀子和金人干仗了。1233年,金国已经被蒙古人打得生活不能自理了,才想起向南宋求救,大谈“唇寒齿寒”的道理。救还是不救?傻瓜才会救。南宋大将孟珙对当时形势洞若观火:金国苟延残喘,已经撑不了几天,救它,根本起不到“联合”的目的,所谓“联合”,不过是要宋国全盘揽下它下的挑子,傻不拉叽地和蒙古人拼命。而蒙古的兴起,似乎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宋国根本就不是它的对手。当下之计,不如联合蒙古,拖延与蒙古开战的时间,在必将到来的宋蒙决战前争取备战时间。另外,在联合蒙古灭金的过程中,既可以通过对金作战向蒙古展示宋军实力,去其轻我之心,又可以抢占一些地盘,增加战略纵深。所以,联蒙灭金,并能说是南宋“作”。换谁谁都得这么干。二、说南宋玩火,无非是指“端平入洛”。柏杨认为,如果没有端平入洛事件,蒙古就不会与南宋开战,则南宋就可以永享太平了。我只能说,真是幼稚得可以!蒙古自其崛起之日起,从来就没停止过扩张的脚步,其地跨欧亚大陆,纵横驰骋,以掠夺为乐趣,以征服为追求,南宋又是如此繁荣富庶,吞并,还需要有更多的理由吗?其实,就连贫瘠的非洲、偏远的越南、隔海的日本,蒙古人也不想放过,只不过最后因为酷热的气候、复杂的山林,以及两场诡异的大风而放弃了。端平入洛,不过是执行名将孟珙提出的“增长我战略纵深”观点。而早在1227年,蒙古人就已经入侵宋境、屠杀劫掠了百姓了。当时,蒙古军在连破金关中平原数州县以后,悍然侵犯四川,先陷四川利州西路所属的西和州、天水军、阶州、成州、文州(今甘肃东南),接着又陷沔州(今陕西略阳),全部夺取四川北部防线的秦岭三关。另外,金国初亡之时,蒙古谋臣耶律楚材就向窝阔台呈报《平南之策》;谋士李实也“劝其先谋犯蜀、顺流而下窥江南”。而在宋廷在讨论要不要发起端平入洛的同时,蒙古汗国也召开了规模巨大的诸王大会,会上窝阔台说“今中原,西夏,高丽,回鹘诸国尽以臣附,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朕欲躬行天道,卿等以为何如?”大将塔察儿(木华黎之孙)回答道“臣虽驽钝,愿仗天威,扫清浙淮,何劳大驾亲临不测之地哉!”由此可见,没有所谓的“玩不玩火”问题,侵宋,早已在蒙古人的庙算之中。三、宋蒙生死决斗四十五年,南宋是否一直都“歌舞升平、醉生梦死”?
让我们把目光回望得更远——早在1196年,成吉思汗还在草原上杀伐攻掠的时候,南宋的宰相余端礼就对当时的皇帝宋宁宗说:蒙古发展迅猛,很可能会进犯中原,到时候恐怕是我们的劲敌。当时,宋宁宗点头赞同,随后传令驻守在边界的所有军队都加强戒备。而在蒙古攻金的岁月里,宋朝上下也一直把蒙古人当成日后的劲敌来看待,时时谋划着怎么防范着它。即使是宋蒙结盟的日子里,也没放松过这种警惕。上面已经说过,宋蒙结盟,一方面是向蒙古展示宋军实力,第二方面是抢占地盘,增加我战略纵深,以迎接以后的宋蒙交战。端平入洛事件之后,蒙古人以此为借口,大举向南宋军队进攻,宋、蒙战争全面爆发。蒙军于端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235年,分三路南侵。窝阔台可汗的儿子阔出,率领中路蒙军,进攻襄州、郢州;窝阔台的另一个儿子阔端率领西路蒙军,向甘肃一带出发,进攻四川;蒙古将领口温不花,从中路进攻江淮地区。宋理宗赵昀曾向孟珙问计,说情愿割地赔款同蒙古统治者和谈。孟珙明确答复:蒙古军队目的是想侵占整个南宋,没有和谈的可能。作为军人,孟珙以死报国,率军冲杀在前线,与蒙古人数度交锋,终于化解掉了蒙古人的攻势。实际上,蒙古方面,窝阔台为了巩固了自己的大汗权威,加强了中央集权,其在花剌子模、金国等国已灭,南宋也处在守势之时,正在紧锣密鼓地组织“长子西征”。所以,第一次宋蒙间正式交战告一段落。但南宋方面也并未掉以轻心,执行孟珙提出的“藩篱三层”军事防御措施,以有效防止蒙古军队的入侵。此外,孟珙还主动出援川东、淮西,扩大防区。……要问“蒙攻宋四十五年,这四十五年宋朝在干嘛呢?”我的回答就是:这四十五年宋朝都有在备战、作战的,不能因为它是失败者,就把所有的污水都泼到它的头上。想想看,当时的蒙古势力已如日中天,中亚、西亚、东欧、北非等地全被他们践踏在马蹄之下,可谓攻必胜、伐必取,所向披靡。如果说“宋朝一直在歌舞升平、醉生梦死”,能支撑得了四十五年吗?蒙古强大的骑兵团来去如风,天下无人能敌,以步兵为主的弱小南宋却与之相抗了半个世纪之久,有人因此赞叹:南宋抗蒙四十五年,实是世界奇迹。站着说话不腰痛的柏杨们,给你们来,你们又能更好的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