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围子湾宋墓及其石刻特征简述

威远县围子湾宋墓及其石刻特征简述

陈廷德  徐  超

围子湾宋墓群遗址位于川南北部边缘的威远县两河镇勇敢村(小地名围子湾)的穹窿低山半山坡。墓群遗址紧邻威远穹窿(亦称荣威穹窿,古称铁山)中心地理坐标两母山和向家砦、高顶砦等穹窿古砦。两母山顶有两母山古砦和古寺,在寺内崖壁上残留有两大幅佛教摩崖古石刻。目前,随着威远穹窿古砦群被列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围子湾宋墓群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和保护的重要性,也随之显露出来。现将围子湾宋墓群遗址残留石刻特征简述于后,以供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和有关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墓葬基本情况

围子湾宋墓群共有4座墓(M1-M4),分布于长80米、宽70米的半山坡上,均为坐西向东、仿木结构的石室墓。墓群在20世纪60年代被挖开,内部形制完好,有风化。其中M1为空墓室,墓室由条石砌成,墓长(进深)6.1米、宽1.9米、高4.1米,由22根长2.3米、宽4.6米、厚0.3米的石柱支撑,墓室穹顶上有藻井,其葬制规模较大、规格较高。M1墓为典型的宋代墓葬,冢内石刻内容丰富,且保存基本完好:墓左右枋上各刻有一尊大型浅浮雕飞天,左右门柱上各刻有一尊浅浮雕腾云仕女,左右门柱下方分刻“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文字(各刻4字),右门柱因墓门垮塌而倒卧,其余石柱上刻有多种花卉(8组)和动物(1组)图案。M1墓顶留有盗洞,何时被盗无考。M2-M4墓结构与M1相似,但规模小于M1,其墓内雕刻也很少,仅刻有牡丹花图案和“荣华富贵,千秋万代”文字。

二、M1墓石刻特征

围子湾宋墓群石刻中,M1墓石刻雕凿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研究价值,其石刻表现出以下特征:

1、石刻以浅浮雕技法表现为主。围子湾宋墓(M1)石刻中人和动物石刻的浅浮雕特征,与川南地区近年出土的泸县宋墓(南宋)人物(武士俑)石刻中所出现较多的高浮雕特征不同。工匠技法不同,表明其生活年代亦不同。

2、墓内人物动物石刻左右成对,呈镜像对称性雕刻(轴对称)。左右飞天为侧身镜像对称性雕刻,头部朝向墓门,颈部侧转呈面部相对朝向墓内主人,手持飘带,双手一前一后划动,下肢羽化,身躯呈平行状向前飞翔,护佑墓主人升天成佛。左右仕女(天女)头戴尖帽(幞头),身着汉服,面面相对而侧立,亦呈镜像对称性雕刻,均站立于祥云之上,前手手提圣物(灯),后手横于胸前手握束带做指引状,为墓主人飞升引路。左右两只瑞兽仙鹿,嘴衔灵芝,亦呈镜像对称性雕刻,身躯坐立朝向墓门,头部顾盼回望墓主人,在灵芝刻纹下方还刻有展翅飞翔的神鸟。此外墓内花卉石刻也成组雕凿。

3、飞天石刻造像尺寸硕大,雕刻艺术独树一帜。川南泸县宋墓已出土的石刻飞天体型娇小,衣裙飘带飞舞,姿态飞动尚圆,艺术感很强。而围子湾宋墓(M1)石刻飞天则表现出体型硕大,束状飘带成环,姿态简练大方,飞行飘逸感亦很强。

4、文字石刻引用佛教经典名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佛教经典《金刚经》中的名句,其佛学涵义为:佛法是平等不分高下的。即无论是八万四千法门(念佛、密宗、参禅、止观等等),还是仙道和旁门,从华严境界看来,只要一心修炼成就于法,法与法之间就是平等的,是不分高下的。

三、墓葬信息研读

围子湾宋墓群仅有葬制形态和墓内石刻信息残留。研究并归纳起来,其残留信息仍然能够显示出该墓群的一些特点:一是鉴于墓群主墓(M1)葬制规模较大、规格较高,该墓可能是达官显贵之墓。二是M1墓石刻充满佛教文化。飞天是佛教中的护法神。天女是天上的神女,也是佛教中的人物,有天女散花的佛教故事。“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佛教经典名句。而佛教花卉,更是刻满于墓中石柱。笔者据此推测:M1墓的墓主人也可能是佛学修为高深的一位大德高僧。三是鉴于主墓(M1)的佛教文化特点,以及从墓(M2-M4)所具有和平盛世祈求“荣华富贵,千秋万代”的社会文化特点,笔者认为:围子湾宋墓群应该葬于宋朝的和平年代,即北宋至南宋早期,其年代特征明显不同于葬于南宋末期战争年代的泸县宋墓。

鸣谢:文中配图照片部分由李八忠拍,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泸县宋墓。

2、泸县宋墓飞天石刻与中国传统艺术的重生之美。

作者简介:

陈廷德,威远县政协。

徐  超,威远县文物管理所。

二〇一七年三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