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生活》-101【布老虎】

针 与 线

布  与 情

以布为原料,集民间裁剪,刺绣,制作工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叫做布艺。布艺的范围很广,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地域范围,遍布于人类发展的每一段时空。布老虎是其中的一种,是华夏文明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其渊源深厚。

我们可以换另一种叫法,那就是“女红”。女子多心灵手巧,将自己美好的情感倾注入一针一线,缝制出风格或细腻纤秀、淡洁清雅;或粗犷豪放、色彩鲜明的作品,妆点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今天的拍摄在代县巧女汪翀娥的带领下开始。布老虎的制作基本可以分为设计、剪样、缝合、填充、整形、刺绣、装饰等几个步骤。
1、设计:对于布老虎的设计,我们要先从其历史渊源及地域风情说起。布老虎之所以成为布制玩具中的代表,是因为它与民间风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距今约六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原始部族在陶器、石器及玉器上,便有类似虎的图画。在河南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墓葬中,虎与龙分别居于死者左右,从中可以看出虎在先民心中的地位。著名民族学家刘尧汉在《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一书中讲到:“伏羲本为虎图腾,秦汉以后有史学家以龙为真命天子的思想。”由此可见虎图腾源自伏羲并早于龙图腾。
布老虎便是起源于这样的虎图腾崇拜,广泛流行于民间。乡人取驱邪避灾,带来平安吉祥之意,在孩子出生时,赠送布老虎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人们还认为虎食五毒,所以在端午节时也有送布老虎的习俗,表达了人们驱邪、祛病和祈福的愿望。
布老虎的最早形状已无从考究,主要流传于黄河中下游的晋、陕、鲁、豫。布老虎作为山西的传统布艺,也深耕于三晋大地。山西南北跨距上千公里,各自依附的地理条件不同,所以文化环境和生活习俗也略有不同。
晋南主要为黄河、汾河沿岸,地处河谷水道,古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在布老虎的制作上呈现出古朴雅拙之美。晋中处于平原地段,经济文化繁荣,制作出的布老虎比较秀丽雅致,精巧细腻。晋北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塞上高原,属于典型的戍边文化,布老虎带给我们的是雄浑豪放、粗犷质朴的感觉。汪翀娥女士的布艺工作室便根据当地特有的文化,制作出了形象鲜明的雁门虎。
汪女士说:“雁门虎的设计取其神似,适当夸张变形,将老虎身躯和尾巴、四肢大幅度地收缩,在虎头上着意的刻划。又圆又大的眼睛和龇牙咧嘴的形态,除了形象夸张之外,更是将老虎的神态与寓意结合得淋漓精致,不肖形似,而求神似。这种设计风格,将现实中的虎和理想化了的虎交融在一起,具有人的性格,满含人的感情,因此显得格外可爱迷人,憨态可掬。”
2、剪样:虎样设计完毕,依次按照每个部位所需要布料的材质、色彩、大小不同,一把剪刀穿梭之余便有大小布料纷纷飘落。最大的无疑是虎身,最小的可能是耳朵或眼帘等,这时的镜头中散乱着几十块杂乱的布块,虽然色彩纷呈,但一时无法与布老虎联想。
3、缝合:一台老式的缝纫机,脚踩手扶,一块又一块的布便连接一起。操作连贯,没有丝毫的迟疑,那些散乱的布料便成了一个虎的外套,套在手上,好似有了几分模样。
4、填充:将布翻到正面,添入蓬松棉。“这是较为普通的填充材料,如果是为孩子定制,我们会填充一些谷物、香草或药草等,取其远古意思,辟邪祈福。从中医理论上,还有一定的药理,为孩子驱蚊虫,凝神安气。”汪女士如此解释。
5、整形:填充完毕,再将布老虎根据设计要求整形,将虎的气势通过整形完美体现。尤其是腰身的曲线要适合虎的姿态,或仰天长啸、或虎视眈眈、或翻转腾挪,全靠腰身的曲线来塑造。
6、刺绣:这是一个可前可后的步骤,如果是虎身需要刺绣,则会在缝制前将绣活完成,其他绣活可以现在完成,用于虎头的修饰。一根根五彩斑斓的绣线在上下翻飞的手指间舞动,密密麻麻排列出绚丽的色块,这些或圆、或方的色块转而又形成虎目、虎耳、虎嘴等,让人目不暇接。
7、装饰:这是最后的步骤,给布老虎装饰脸面,缝上眼睛、鼻子等,再用绵线做胡须,把耳朵缝到头上,她的手舞动着,看似杂乱却井井有条,几个小时的忙碌,我们终于看到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布艺老虎,憨态可掬地问候着我们的到来。
“布老虎流传至今跨越千年岁月,久盛不衰,其中原因就是背后悠久的文化底蕴。”汪女士最后的这段话,也让我们思考,布老虎的制作技艺相对于其他手工业没有市场缺乏的困境,依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并不是说它有着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而是其蕴含的远古祝福让我们欲罢不能。不同地域的布老虎又呈现了不同地域的风俗民情,让它更是愈发的弥足珍贵。其实,每一种手工业制品的背后都有着我们需要了解的故事,这些故事也许正是我们乐此不疲的原因吧。


大山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坚持

(0)

相关推荐

  • 布老虎:老一辈家长,都会给孩子缝布老虎,现在的小孩却都没见过

    2008年6月7日,布老虎经过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大多数年轻人的印象里,布老虎就是一个老虎状的布娃娃,没什么特殊的地方,但在老一辈人的眼里,布老虎是贯穿了他们一生的童年 ...

  • 民俗百科:邳州民间传统布艺知多少(作者 王如坤)

    邳州民间布艺过去十分普遍,姑娘.媳妇都会做一件二件作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很少有女青年学做布艺.针线活啦. 邳州布艺 艾人. 故名思意,布人中装有艾叶,是双关语"艾(爱)人",与 ...

  • 《行摄生活》-147【打铁】

    - - -指尖上的山西 056 打铁 寻找铁匠的路很是曲折,几百公里巡回都是失望而归.铁匠铺有,但全部改良为器械辅助人工,再也听不到那富有节奏感的叮叮当当声. 车行保德县,推杯换盏之余又出遗憾之语,当 ...

  • 《行摄生活》-148【面沙子】

    - - -指尖上的山西 057 面沙子 寻找山西手工业的路延续到岚县,当地朋友热情推荐了面沙子,言语之间有几分自豪,又有几分神秘. 牛怀珠是作坊的主人,也是面沙子传统手艺的传承人.老人个子不高,但腰板 ...

  • 《行摄生活》-149【堆绫】

    - - -指尖上的山西 058 堆 绫 走进交城县堆绫艺术制作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厅,我顿时感觉目不暇接,被作品的精美绝伦惊讶到目瞪口呆.这里是堆绫的世界,更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艺术殿堂. 解爱英是这里 ...

  • 《行摄生活》-146【向阳而生---记左权盲宣队】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50【芝麻饼】

    - - -指尖上的山西 059 芝麻饼 走在柳林县的大街小巷,总是可以闻到一种混合着面香与芝麻香的特殊香气,随风入鼻,吸引着味蕾. 寻香而去,一处僻静的小巷深处,传来一阵节奏鲜明的敲击声,叮当,叮-叮 ...

  • 《行摄生活》-145【向阳而生】19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44【老陈醋酿造】

    - - -指尖上的山西 055 编席 有一种感知叫味觉,有一种生活,叫味道.我们生存的空间中有许多味道,酸甜苦辣在岁月的时空中飘香,在绵绵的回忆中拉长,在分分秒秒中浸润.每一个人都会有刻骨铭心的味觉记 ...

  • 《行摄生活》-144【自如桃源—应县白马石游记】

    <自如桃源>--涂向东书 摄影--涂向东 旅途 光阴流逝着,像丝丝风语,如片片云絮,复制着岁月的山高水长.时光的脚步,总是匆匆而有序地向着无限延伸.行走是一种生活方式,任时光来去,从容面对 ...

  • 《行摄生活》-143【芦苇画】

    - - -指尖上的山西 054 芦苇画 依然是青塘村,依然是芦苇,芦苇画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知的技艺.如果说编席是芦苇生命的延续,那么芦苇画就是芦苇生命的升华. 拾阶而上一处小院,窑洞内外的芦苇画扑面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