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会打败爱情吗? | 关系测试

你认为维持一段关系,需要做哪些努力?

需要更加体贴,还是更为对方考虑?

那些方面曾经阻碍了,你与另一半最终确立关系?

你又是如何应对的?

其实,每个人对于感情有不同的需求,正是这些彼此的差异,让我们的关系变得更有趣,更有挑战性。而维系一段关系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调整自己与对方的差异。

如何维持一段关系的长久?

爱情的三元素,形成了你的恋爱类型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中,一个理想的爱情包含了三个元素: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诺(commitment)。而这三元素的组合能够形成不同类型的爱情类型。

在爱情三元素中,

  • 亲密,是我们在爱情中的情感部分,它源于我们对对方的美好感觉;

  • 激情,是动机部分,它来自我们内在对对方的冲动和感受到对方的吸引;

  • 承诺,是我们的认知部分,是我们理智上选择这个人的一个决定。

在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中,三大元素是"爱情三角形"的三边。每个元素的程度会由低到高,所以这个三角形可能有着各种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因而产生的爱情类型,也会有所不同。

无爱:当关系缺乏亲密、激情和承诺,也许这两个人仅仅是认识或熟人,但没有真正进入到亲密关系之中。

喜爱:当关系亲密度高,但是激情与承诺都很低时,会产生喜爱。但是缺乏激情的关系并不会唤起对象想要和你确定长久关系的欲望。

迷恋:当关系中激情非常强烈,但是亲密和承诺度低的时候,人们会有强烈的欲望而投入进去。

空爱:当关系中只有承诺,没有了亲密与激情,只留下了爱的空壳。

浪漫之爱:当关系中拥有很高的亲密与激情时,它像喜爱与迷恋的结合。

友伴之爱:但关系中亲密与承诺都很高时,两个人可以坦诚与交流,有着深厚的情谊。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的激情逐渐消失。

虚幻之爱:当关系中缺乏亲密,只有承诺与激情,两个人容易很快坠入爱河,确立关系,虽然对彼此不是很了解,这种爱更像是风险投资。

圆满之爱:当关系中同时具备很高的亲密、激情和承诺,这是关系中最完美的状态,是每个人理想中的最佳状态。

有许多研究都发现,亲密和激情决定了我们对于这段感情的满意度,而承诺决定了这段感情是否长久和稳定。承诺是我们对待恋爱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

非常有趣的一点是,国外有许多研究探讨恋爱的稳定性和承诺的关系,以及在关系中感到压力时如何应对以保持关系稳定;而国内几乎缺少这方面的研究,但关于婚姻的稳定性和承诺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多。

似乎我们文化中有这样的观念:婚姻才是郑重的承诺,恋爱中的承诺并不那么重要。

异地恋中,由于物理的分开,激情会天然地缺少,而亲密和承诺就显得尤为重要。亲密感的增加可能需要的是我们更多的沟通和自我表露,那么承诺就是另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了。

Lydon(1997)提出恋爱关系中的承诺分为两种:道德承诺和热情承诺。

1.道德承诺:传达给对方我们对待恋爱关系的价值观;你对我的意义;我对于我们关系的认同。

2.热情承诺:表达出我们就像是一个人一样;我对我们的关系感觉到很棒。

学会把这样的承诺传递给对方,也让对方给自己一些承诺,异地恋的稳定性可以得以提高。


哪些因素,让你们的关系更亲近?

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你们的关系更亲近

在恋爱关系中,双方的互相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单向的表露往往是发表我们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谈论和评价的是“与我们无关”的事情。

常常恋人和我们谈论ta的同学、同事如何如何,以及这些人身上发生了怎样的八卦和趣闻。其实谈论这些并没有什么,是我们开启话题的一个方式,可是当接收信息的人并不认识对方的同学同事的时候,如果谈话停留在了这个层面,这种沟通就是比较无效的,仅仅是满足一方的表达欲望。

只有当双方开始互相反馈,进行持续地互相交流时,沟通才会更加有效。这个时候不妨谈谈我们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好友、共同的经历。

有时候对于异地恋来说,共同的部分确实比较少,我们很容易就渐渐没了“共同的话题”。这个时候当我们开始谈论自己的事情时,尽量学会“邀请”对方参与进来。

去谈论在事情发生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让对方看到这件事情发生时“我在其中”。这个时候对方才能对于这样一个ta陌生的事件有一定的熟悉感,因为“你在其中”。

为什么有的关系难以长久维持?

Stafford(2006)的研究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异地恋人们从分离到重聚之后,3个月内终止了恋爱关系,这是一个非常让人难过的数据。

为什么我们经历的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一起,却最终放弃了呢?Sahlstrin(2004)提出一个解释,是因为在异地恋中,我们常常会对恋爱关系或恋人理性化地看待。

理想化是一种知觉过程,也就是用自己所想象的“恋人形象”或“理想中的恋爱”来代替现实。这样一来,在自己的脑海中全部是对方的优点,甚至对方应该是一个完美的人、恋爱的过程也是完美的。

这样的理想化特别容易在异地恋中发生,因为我们无法真正接触到那个人,我脑子里可能会出现许多幻想。

而异地恋带来的许多问题也需要我们运用理想化来尽可能地去减少。McWilliams(1994)发现,高理想化可以有助于减少恋爱关系中的问题,但是低理想化的状态才是对恋爱关系更准确的认识,高理想化的状态存在许多歪曲,它源于我们对于恋爱关系中问题的防御和回避。

当我们在异地恋过程中遭遇到一些问题和负面感受时,理想化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我们需要更真实地去认识到我们的关系,用更多的沟通和自我表露,更加积极地对恋爱承诺的方式去让我们的感情维持的更美好。

你与另一半的沟通,在哪个层次?

异地恋是物理上拉开了距离,而有些同城恋情中双方在心灵上拉开了距离。陈奕迅有一首歌《心的距离》中:衡量你的心直线到我之间,没有跨越的机会,是什么让我们产生了心的距离呢?

沟通,是关系最好的调和剂

沟通的缺乏,让我们的感情活在想象的空间里。很多时候猜忌和评判就出现了。

沟通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打招呼,也是最浅的层次。我们有一些半生不熟的熟人或同事,早上遇见说句早上好,晚上下班说句再见。

第二个层次是谈论事实,一般的普通朋友就建立在这个层次。我们常常在酒桌上豪饮之后,与一些酒肉朋友讲讲八卦,聊聊身边发生的事。

这也是相对较浅的一个层次,因为它比较“远离”我们自己,我们谈论和我们自己不太有关系的事情,从而逃开了在和对方沟通时卷入自己。当然谈论事实并不是没有一点点自我的投入,比较我们谈论什么事实,代表了我们有什么样的见识,我们有过什么样的经历。

第三个层次是谈论态度,比较亲密一些的朋友之间。我们可能会深入到谈论自己的态度。我们不仅仅停留在一些事实层面,还会开始说一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卷入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我们会评价这些事情,从而表达自己的立场。沟通的这个层次意味着我们开始把自己的一些部分展示给对方看,开始有一些自我表露。

第四个层次是谈论情感。谈论情感的开始意味着关系进入了亲密的阶段。通过表达自己在一些经历中所感受到的情绪情感,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

用沟通的层次可以判断一下自己和恋人的距离。当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情绪情感都自然地展露时,我们心的距离往往是靠近的。

不论此时我们是否争吵、是否矛盾重重,只要我们还在沟通,还在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还能够自然地表达各自的情感需求,我们的距离就不远。所以,沟通的目的是展露情感,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每一段关系都需要真心陪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每一个投入到亲密关系中的人都需要恋人的陪伴,当我们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心意时,陪伴就是最好的表达。影响我们恋爱中亲密感觉的最大敌人就是陪伴的不足。

而很多人会觉得陪伴没那么重要,或没那么重视共享时光的人,要么是把更多时间投入到自我的世界中,要么是缺乏对共享时光的经验,他们不知道两个人在一起可以做一些什么。

这其实涉及到我们对恋爱生活的一种创造性。不如现在拿出纸笔,写下你觉得可以两个人一起做的活动有哪些?除了吃饭、看电影、逛街之外,你还能写出多少?

当你看着你写下的答案时,去看看这些活动中,有多少是需要两个人合作完成的?还是一个人做也可以,两个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合作的?有多少是有竞争性质的?

并不是某种活动更好,而是活动性质的多样性会带给你们共享时光的丰富性和美好回忆。

作者 | 曾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乎ID:曾旻,科普作者,出版知乎盐系列《直面创伤》。

参考文献:

兰岚. (2015). 异地恋与同城恋大学生关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北京林业大学).

Lydon, J., Pierce, T., & O'Regan, S. (1997). Coping with moral commitment to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1), 104-113.

McWilliams, N. (1994). Psychoanalytic diagnosi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Sahlstein, E. M. (2004). Relating at a distance: Negotiating being together 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1(5), 689-710.

Stafford, L., Merolla, A. J., & Castle, J. D. (2006). When long-distance dating partners become geographically clos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3(6), 901-919.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 119-135.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