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演绎(记叙文构思数字化之三)
《水浒传》中有“宋公明三打祝家庄”,《西游记》中有“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三国演义》中有“刘玄德三顾茅庐”,《红楼梦》中有“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古典小说常用“三叠”法来演绎故事情节。
根据需要可以灵活运用“三叠”之法,有的是大三叠中套着小三叠,如曹雪芹《红楼梦》中刘姥姥三次进贾府,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见证了贾府的盛衰。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写的是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设置悬念用了“三叠”之法:
王熙凤、鸳鸯“两人便如此这般商议”
“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地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
“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她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她。”
而刘姥姥吃鸽子蛋闹笑话也用了“三叠”之法:
原来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筷子与刘姥姥。
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哪里夹得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子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上,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拾,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
课文《智取生辰纲》中杨志警惕性很高,怎样麻痹他、消除他的警惕性是关键。作者构思上就采用了“三叠”之法:先让贩枣的出现,再写贩酒的出现,接着写贩枣的买酒喝。而在贩枣的买酒喝的情节又用了更小的“三叠”:先写众人喝完一桶,再写一人从另一桶取一瓢饮,最后写另一人也要取一瓢饮但没有得逞。这样就麻痹了杨志。
吴敬梓《儒林外史·范进中举》用“三叠”之法表现范进中举前后的人们的反应:邻居,胡屠户,张乡绅。胡屠户打醒范进也用“三叠”之法:推辞不敢,喝酒壮胆,打完肝颤。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中,成名得虫,儿子失虫,儿子化虫,这是“三叠”,波澜起伏。儿子魂化蟋蟀之后,也用了“三叠”:
战胜同类。所向披靡,摧古拉朽,不仅“蟹壳青”不在话下,“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皆“无出其右者”
制服异类。“虫集冠上,力叮不释”,鸡只得“伸颈摆扑”,无可奈何。
取悦人类。“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插图来自网络)
《灌园叟晚逢仙女》用“三叠”之法刻画恶霸张委欺压秋先:强行赏花,粗暴摘花,野蛮毁花;写花神显灵也用三叠之法:遣落花返枝,让大尹头晕,使恶霸毙命。
为何“三叠”之法被广泛运用?因为灵活运用此法,能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人物性格特点展现全面充分,文章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文蕴丰厚,脉络分明,层次井然,情节既不过于简略,也不过于繁杂,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高考佳作《我家的车志》写小学时骑自行车,初中时骑电动车,高中时家里买小汽车。车的变换,折射出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进步,以小见大,构思巧妙。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父母的心》写轮船在海上航行,甲板上有一位四十岁左右的高贵妇女,另有一位四十岁上下的衣衫褴褛的男人带着三个聪明可爱而衣服破旧的孩子。高贵妇女让女佣去对寒酸父亲说,如果能送一个孩子给她,孩子不仅能够过好日子,而且可以继承家业,另外还要赠送一百元作为酬谢。那位父亲十分犹豫,说要和孩子的妈妈商量之后才能决定。那天傍晚,那男人和他的妻子一起把七岁的长子送到那位妇人的舱房,然后眼含热泪,难割难舍地离开了。但是到了第二天早晨,那位父亲牵着五岁的二儿子的手,无精打采地走进那位财主夫人的舱房,说昨晚上仔细地想了想,大儿子是我们家的接班人,我们想用老二换下老大。可是,当天傍晚,孩子母亲又带着三岁的女儿来了,她很不好意思地说:二儿子从眉眼长相到说话的嗓门,都和我那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他已经五岁了,他一定会永远地记着我们。想用这个女孩子把他换下来。财主夫人有些不高兴,也只好答应。第二天上午,两口子一齐来到财主夫人的舱房。他们痛哭失声,说女儿她太小,把这么无知的孩子给人家,太冷酷无情,请把女儿还给我们吧。财主夫人听了,含着眼泪说: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慕你们。孩子还给你们,钱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那一家终于又团聚了。父母先后将大儿子、二儿子和小女儿送给贵妇人,但又先后去要了回来。三送三悔,将父母了对子女的深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十分感人。
请欣赏一篇高考满分作文:
自己作主
刘处长虽然已到了退休年龄,办了手续,但那头发却是又黑又密,像个年轻人似的,在别人看来是用一头假发在装嫩。
一天,老伴对他说:“老刘啊,就别再留那官场头了,让别人误以为你恋着那处长的位置呢!你国字脸,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最好留成大背头,像个教授什么的,多上档次!”老刘一听,觉得有点道理,于是直奔理发店。
师傅给他改了发型,吹了风,喷了摩丝。老刘出来,一脸的阳光灿烂。
双休日,儿子儿媳回来吃饭,一见老爸变了发型,像见了外星人。儿子说:“老爸,你的头发怎么变样了?”老刘说:“头发怎么了,不好看吗?从前是几十年一贯制,现在不是讲创新吗?这叫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儿子笑着说:“'俱’什么'进’,'接’什么'轨’呀!你这叫复旧。你的发型就像一个老学究,'套中人’,老气横秋。我建议你留个新潮头。”老刘不以为然地说:“我又不是年轻人,又不想返老还童,既然已经改成'大背’了,就'大背’吧!”
儿媳一听,忙制止说:“绝对不行,大'背’的'背’就是'背时’的'背’。多煞风景啊!”儿子儿媳说着,硬把老刘塞进车里,去理发中心给老刘理了个新潮发型。
又过了一个星期,女儿从外地回来,一眼看见爸爸的新潮发型,冲着他嚷道:“爸爸,老了就是老了,事实无法改变,就别再留恋青春年华了。这种发型不适合您!走,快到理发店,帮您理个小平头,小平头是很有内涵的发型,要不,很多老一辈革命家怎么都对这个发型情有独钟呢?”
老刘经不住女儿的劝说,只得随着女儿去理成了小平头……
到了月底,一家人包了桌酒席,祝贺老刘六十大寿并光荣退休。老刘让儿女们先去,说自己随后就到。大家来到酒店,没事又说起老刘的发型,都说自己的设计最合理,最美观,最大方。说着说着,老刘来了,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全家人都感到纳闷。老刘说:“退休一个月,你们给我变了三次发型,都想指挥我的脑袋,都想按你们的'世界观’改造我的脑袋,我觉得这不行,我的脑袋还得我说了算。”老刘说完,摘掉帽子——竟然剃了个锃光闪亮的和尚头!老刘说:“现在我的头是一张白纸,以后头发长长了,留什么发型,我自己做主!”大伙一片哑然。
(一考生)
老伴、儿子儿媳、女儿对老刘的发型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短短一个月内老刘的发型也就改变了三次,由原来的“官场型”相继改为“学者型”“新潮型”和“内涵型”。或许家里人的意见各有道理,但那都是别人的设计,不一定适合老刘本人。三次改变之后,老刘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我的脑袋还得我说了算”,“留什么发型,我自己做主”。文章叙述轻松自如,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趣味横生;结尾出人意料,富有启发作用。
雷其坤,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破格晋升),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中语文课程首席教师,“雷其坤写作教学研究室”主持人。被聘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兼职教研员,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络研修学院”讲师。主持的“着力'树人’的记叙文写作课程”成为海淀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课程”。研究成果《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中学作文高效教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11出版)获海淀区教育科研创新成果奖暨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的专著还有《中学阅读高效教学》《高中记叙文写作范式》《高中议论文写作范式》《初中记叙文写作范式》《高考作文分类导写》《中考作文分类导写》《作文,思维第一》等。编著、主编、参编的教育教学类图书已经出版50多种。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各类文稿2000余篇,有数十篇被转载。辅导学生发表习作、获奖1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