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头七
一口水哽在我的喉咙,呛到了我,呛得我眼泪迷蒙,其实呛到我不是水,是一句诗: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打开电视,正在播放这首小诗,随即看到余光中先生逝世的消息,我对于老了解的并不多,除了这首小诗。
他的乡愁已经超越时空,升华到对民族精神的寄托。生于1928年9月9日重阳节的于光中先生,注定了此生与诗酒结缘,他曾经说右手写作左手为文。可见他对汉字深入骨髓的爱。如果读了下面这段文字,就会感受到于老眼中汉字有多美。请逐字逐句的读完。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英文,日文,俄文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随即看了几段关于余光中先生的采访视频,其中包括他诵读的乡愁。末了,总感觉有很多东西不是用听觉视觉可以感受到的,需要用心去体会,于是去百度他的诗歌,众里寻他千百度,默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看啊,我果然发现了一粒珍珠!
我之固体化
——余光中
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
我仍是一块拒绝溶化的冰——
常保持零下的冷
和固体的硬度。
我本来也是很液体的
也很爱流动,很容易沸腾,
很爱玩虹的滑梯。
但中国的太阳距我太远
我结晶了,透明且硬,
且无法自动还原。
这首诗分明让人感受到身在异国他乡对祖国无比向往、不肯追波逐流的拳拳赤子之心。当潮水般的祭祀涌过去,在头期,我向您致以深切的敬意。 您是天上的一颗星,灵魂未去,思想永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