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毒—效—证”关联性的天南星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通过搜集历代含天南星方剂,构建数据库,充分利用现代前沿的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天南星的用量、炮制方法、剂型、主治疾病与证型、药物配伍等。基于“毒-效-证”关联性探讨天南星的应用规律,以期在理论层面为天南星的减毒增效与安全应用提供借鉴。方法:文献学与现代统计学相结合。1.梳理历代文献中记载的有关天南星毒、效的内容,并对影响毒、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2.通过不同的数据挖掘算法,多角度、多层次的统计分析天南星减毒增效的规律,包括:给药途径、剂型、药量、炮制等。3.运用spss软件进行关联分析,阐释天南星方中病效关系、证效关系、药物配伍关系,从而归纳天南星方剂的用药规律。结果:1.整理出天南星毒性与效能的特征及对其产生影响的有关因素,包括:产地、采收、炮制、用量、煎服法、病证、配伍等。2.通过收集天南星方剂1398首,建立了天南星方剂数据库。共包含666味中药,132种疾病和118种证型。3.分析了天南星的应用规律,如内服方以制南星应用为多,外用方中生南星应用最多。4.分析天南星在历代方剂中的毒、效相关因素,如炮制、剂型、给药途径等。5.统计天南星用量,寻找其用量规律,内服方用量多处于《中国药典》规定的3~9g之内。治疗小儿疾病和体质虚弱者时用量较小,而在治疗中风、痹证等内科实证疾病时用量偏多。6.总结出天南星方的不同主治病证常用药物组合及高频药物的配伍规律。结论:1.天南星的毒效同源(皆本于偏性)、毒效异类、毒效互化。天南星的主要功效为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散结消肿,效能特点表现在行滞通痹、可升可降,其毒性源于药性偏颇,其机制为紧急性烈、温燥灼阴,主要表现为口舌麻痛、皮肤瘙痒、头晕心悸、呼吸麻痹、性降堕胎等。2.充分发挥其功效的关键是应用有“度”,从而协调天南星的“毒-效”制衡关系,发挥疗效,避免毒害。3.在明确主治病、证的基础上可从多个维度调节“毒-效”关系,充分发挥适度应用的原则,如:严禁配伍、合理炮制、恰当用量、剂型适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