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发作性睡病(一)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也是一种睡眠障碍。
由于大脑不能适当地调节清醒与睡眠,发作性睡病患者以持续性的、严重的白天嗜睡为其主要表现。白天嗜睡进一步损害到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车祸和事故的风险也明显增加。
本文参考了美国睡眠基金会、梅奥诊所和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等发表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发表或更新日期在2020年3月16日和2021年2月17日之间,内容新颖,且比较丰富。
考虑到篇幅,全文分两次完成;第一部分(即本文)着重于介绍发作性睡病的类型、患病率、对健康的影响、表现和病因;第二部分主要描述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和治疗。
发作性睡病有哪些类型?
发作性睡眠有两种类型:1型和2型。
1型发作性睡病与猝倒症(cataplexy)关系密切,尽管不是所有的1型患者都有猝倒症发作。猝倒症是肌肉张力突然丧失造成的,严重时出现突然倒地,并立即进入睡眠。以前,1型发作性睡病被称为“伴有猝倒症的发作性睡病”。
2型发作性睡病曾经被称为“没有猝倒症的发作性睡病”。虽然1型和2型发作性睡病有许多类似的症状,但1型患者的下丘脑分泌素(hypocretin)低于正常水平,而2型患者的在正常范围之内。
下丘脑分泌素是由下丘脑(头脑中的一个部位)产生、分泌的一种神经化学物质;它具有调节睡眠-觉醒、维持清醒状态的功能。
如果 2型发作性睡病患者后来出现了下丘脑分泌素的水平明显降低,应该把诊断修改成1型;这种情况大约发生在10%的1型病例中。
有多少人患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不常见。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美国,每10万人中有47人患有此病。我国的患病率与亚洲的平均患病率一致,每10万人口中有34人。按我国14.2亿人口计算,大约有48万2800人患有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患病率大致相同。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大多在10-30岁之间;发病高峰在15岁左右。
发作性睡病有哪些症状?
发作性睡病既有白天症状,也有夜晚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
白天过度嗜睡:是发作性睡病最常见的症状,影响到所有患者。过度嗜睡可以表现为一种不可抗拒的睡眠冲动,通常出现在单调的情景下。有时可以出现'睡眠攻击(sleepattack)'现象,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入睡。小睡一会儿后,患者通常感到暂时的神清气爽,但很快又会出现嗜睡;
自动行为:部分患者出现自动行为。这时,病人或许做出简单的,或者复杂而连贯的动作,但他/她们对当时发生的事一无所知,醒来后不能回忆。自动行为可以发生在夜晚,也可以是在白天。例如,有一年轻女性早上醒来后感到困倦。后来,她到附近的一家咖啡店买了一杯咖啡,回家醒来时,完全不知道她为什么会有那杯咖啡;
夜间睡眠中断:在发作性睡病中,睡眠中断很常见,他/她们可能会在夜间多次醒来,或者频繁地出现微觉醒,即出现短暂(3秒以上)的觉醒或部分觉醒后再度入睡。觉醒和微觉醒使睡眠的连续性受到破坏,睡眠呈片段化;
睡眠瘫痪:将近6成(58.5%)发作性睡病患者有睡眠瘫痪。发作时,病人知道周围的一切,但却不能说话、无法移动身体。这种感觉多发生在晚上入睡或早上醒来时的半睡半醒的过度状态中;
睡眠相关幻觉:以视幻觉最多见。在入睡或醒来的过程中,看到实际上并不存在人或物体。睡眠相关幻觉有时可能伴有睡眠瘫痪。例如,有一女性,早上醒来的过程中,见一男子从她的房门走进来。她想起来逃走,并呼救,但却无法办到,特别恐惧。后来得知,当时没有任何人进入她的房间。偶有患者出现听、触或嗅幻觉,听到、感觉到或闻到实际上不存在的声音、物体或气味;
猝倒症:突然丧失肌肉张力为其特征。猝倒症只见于1型发作性睡病。愉悦的情绪反应,如欢笑,常常是猝倒症的诱发因素。其他强烈的情绪,如恐惧、惊讶,也可以诱发。发作时通常影响到身体的双侧肌肉。所累及的肌肉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是局部的,只影响到眼睑、面部、手腕等部位。因此,猝倒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眼睑的轻微抽搐到突然的轰然倒地。持续时间为几秒到几分钟不等。有些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一年只有1-2次发作,而另一些每天可以发作十几次或更多;
快速眼动(rapideye movement, REM)睡眠潜伏期变化:睡眠分为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non-REM)睡眠。正常情况下,从入睡到出现REM睡眠大约需要90分钟(范围:70-120分钟),称为REM潜伏期。发作性睡病患者的REM潜伏期可以缩短到15分钟以内。
虽然所有的发作性睡病患者都有白天过度嗜睡,但具有上述所有症状的不足四分之一。不同的症状往往相继发生。有的病人可能在出现嗜睡症状多年后,才出现猝倒症。因此,不必等到所有的症状出现后才考虑到发作性睡病的可能。
下面是从笔者在多伦多优斯代尔儿童和青少年睡眠中心(YouthdaleChild and Adolescent Sleep Centre)工作时做的睡眠咨询报告中摘取的两小段,供参考。
患者:C.H.,女,16岁,2003年1月23日出生,2019年2月27日就诊。
“白天,她感到嗜睡和疲劳。她的埃普沃斯量表得分是22,疲劳严重性量表得分是6.0,表明她有白天过度嗜睡和疲劳。
Duringdaytime, she feels sleepy and fatigued. She scores 22 on the Epworth SleepinessScale (ESS) and 6.0 on the Fatigue Severity Scale (FSS), indicating that shehas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EDS) and fatigue.
除上面提到的白天嗜睡和疲劳外,她有猝倒症发作。欢笑时,她可能会感到虚弱或者跌倒在地。她的最近一次猝倒症发作是在两个月之前。有时,她到什么地方去,但当到达那个地方后,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去,以及是怎样到达的。这些症状支持发作性睡病的诊断。
Inaddition of EDS and fatigue as mentioned above, she has episode of cataplexy.While laughing, she may feel weak or fall on the ground. Her last episode ofcataplexy was 2 months ago. Occasionally, she goes to some place, but whilereaches that place, she does not know how and why she reaches there. Thesesymptoms support a diagnosis of narcolepsy. “
儿童发作性睡病的症状
与成人有什么不同?
儿童和成人发作性睡病的症状有相当大的重叠,但也有一些差异。在儿童,白天嗜睡更有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或容易激动。夜晚,发作性睡病儿童可能睡得时间比正常儿童还要长,但在睡眠期间,病儿的身体运动更加活跃。
儿童猝倒症的发生率很高,约占发作性睡病的80%。
猝倒症的发作方式往往比较微妙;它与情绪反应的关联不明显,通常仅波及到面部肌肉,表现为面部抽搐,也可能只表现为肌肉张力的减低,出现虚弱感。累及到全身肌肉的发作很少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猝倒症的症状逐渐演变为成人模式。
发作性睡病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发作性睡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车祸和事故首当其冲。由于睡眠攻击、嗜睡和猝倒症,患者可能在驾驶时或者其他与安全至关重要的环境中危及生命。
发作性睡病患者发生车祸的可能性为正常人的3-4倍。
许多发作性睡病患者出现羞耻感,加上白天嗜睡和注意力受损,很容易把自己与周围隔离开来,与周围和社会失去联系。得不到适当的社会和情感的支持,患者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继而对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发作性睡病患者出现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较高,容易出现肥胖、心血管问题(如高血压)、抑郁症、焦虑症和注意缺损多动障碍等心理和精神问题。
是什么原因引起发作性睡病的?
发作性睡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仍然没有完全弄清楚。已有的揭示发作性睡病生物学基础和病因的研究大多集中于1型发作性睡病。
现有的证据表明,1型发作性睡病的发病原因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下丘脑分泌素减少、基因变异、遗传、自体免疫和病毒感染。在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下丘脑部位,有一组(大约8万-20万个)神经细胞负责制造下丘脑分泌素。如果这些细胞的缺失达到85%-90%或者更多,则很可能出现1型发作性睡病。由于下丘脑分泌素细胞缺失,下丘脑分泌素产生减少,它的浓度减低。
研究发现,多达98%的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携带一种称为HLADQB1*0602的变异基因。HLA DQB1*0602是一种不正常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ute antigen, HLA)。正常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和对抗感染的能力。
变异的基因可能会导致的遗传的易感性,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倾向。有证据显示,1型发作性睡病直系亲属中,患有这种睡眠障碍的比例相当于正常人的20-40倍。
另有证据表明,1型发作性睡病的季节性波动可能与流感病毒有关。流感疫情发生后,1型发作性睡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这两种解释似乎并不互相排斥,而是互为补充。
对2型发作性睡病的生物学基础和危险因素的研究很少。一些专家认为,2型发作性睡病可能也有下丘脑分泌素细胞受损,但没有1型的那么多;2型发作性睡病可能是1型的前兆。然而,只有大约10%的2型发作性睡病患者最终符合1型的诊断。绝大多数2型与1型患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某些情况下,2型发作性睡病出现在病毒感染之后。与1型一样,2型发作性睡病可能由其他疾病诱发,其中包括头部创伤、多发性硬化症和其他影响大脑的疾病。
参考资料:
sleepfoundation.org/narcolepsy
healthline.com/health/narcolepsy#outlook
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narcolepsy/symptoms-causes/syc-20375497
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narcolepsy/diagnosis-treatment/drc-20375503
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12147-narcolepsy
本文作者:沈建华 首席睡眠科学家,医学博士,教授
本文编辑:李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