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 | 借助传统文化考查地球运动
01
例题
(2017·天津高考·节选)我国A市某中学(图1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
1.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
思考时间
解析:选A 杆影位于排球场时,日落方向位于西南方,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杆影位于篮球场时,日落方向位于西北方,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说明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赤道—北半球移动。惊蛰到立夏,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赤道—北半球移动,A项正确。立夏到小暑,太阳直射点一直位于北半球,B项错误。白露到立冬,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赤道—南半球移动,C项错误。立冬到小寒,太阳直射点一直位于南半球,D项错误。
(2015·重庆高考·节选)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左右。据此完成下题。
2.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
A.15° B.105°
C.195° D.285°
思考时间
解析:选C 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一个节气运行的度数为15° (一年24个节气),寒露与春分之间相差13个节气,所以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195°。
02
考情分析
本考点试题在历年高考中出现较少,特别是全国卷中尚未明确出现过。出现的题目,以二十四节气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动规律。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抽象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在新高考备考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忽视一些边缘化的知识,要全面夯实基础知识。二是要注意搜集和分析与地球运动有关的传统文化素材,提高自己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季更替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结果,五带划分则是因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这两个现象是地球公转的具体体现。
1.四季的更替划分
2.五带的划分
03
热点训练
01
利用图文材料,考查四季更替或五带划分
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
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
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
2.下列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思考时间
解析:1.D 2.C 第1题,纬度越低的地区夏季时间应越长,故夏季时间由长到短的顺序为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结合选择项可知,D项正确。第2题,低纬度地区由于接受太阳辐射较多,热量变化较小,故季节变化不明显;中纬度地区不同地区热量差异明显,季节性较强;高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较少,温度较低,季节变化不明显;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夏至),中国国务院发布批复,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据此完成3~4题。
3.从国务院发布批复到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
A.巴西利亚(15.8°S,47.9°W)的日落时间越来越早
B.莫斯科(55.8°N,37.6°E)正午物体影子越来越短
C.瑞典北部适宜观赏美丽的极光
D.新加坡(1.4°N,104.0°E)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比悉尼(33.9°S,151.2°E)小
4.下列诗句反映“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自然现象的是( )
A.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B.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C.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D.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思考时间
解析:3.D 4.C
第3题,从国务院发布批复到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时间段,即为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南半球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北半球正好相反。巴西利亚位于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日落时间变晚;莫斯科位于北半球中纬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正午物体影子越来越长;适宜观赏美丽极光的时间为冬半年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时段内,瑞典北部仍然是昼长夜短,未出现极夜现象,不能观赏极光;纬度越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新加坡比悉尼纬度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第4题,“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太阳直射赤道,候鸟南飞,北半球进入秋季;仲春是春季;昼晷已云极指的是夏至日,北半球白昼达到最大;夏至一阴生指夏至。
02
以二十四节气为命题素材
考查相关的农业生产活动规律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在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则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速记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如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
6.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寒露较清明的夜更短
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
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
思考时间
解析:5.A 6.C
第5题,根据二十四节气可知,惊蛰是春分()之前的一个节气,进入春季,春雷响,农夫闲转忙与之相符。麦熟一晌反映的是夏季麦子成熟的季节。东风不倒反映的是夏季多雨。有霜有霜,晚稻受伤,反映的是秋季。第6题,寒露在秋分之后,济南昼短夜长,清明在春分之后,济南昼长夜短。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晚。立春与立冬刚好对称分布在冬至日的两侧,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所以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由于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不同,夏半年和冬半年时间长度不一样。
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
7.古人根据一年内太阳的位置变化把二十四节气分列在十二个月中,每月月首的叫“节气”,月中的叫“中气”,由此推算8月份的“节气”是( )
A.处暑 B.立秋
C.大暑 D.小暑
8.“雷打秋,晚冬一半收”是民间描述立秋日如有雷,晚冬收成不好的谚语。该谚语描述的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
A.华北平原 B.柴达木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思考时间
解析:7.B 8.C
第7题,二十四节气分列在十二个月中,每个节气间隔15天左右,夏至为后,因此7月份的“节气”为小暑、“中气”为大暑,8月份的“节气”为立秋、“中气”为处暑。故选B。
第8题,材料“雷打秋,晚冬一半收”说明该地区冬季有农作物收获,可判断该地区纬度较低。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收获期为夏季和秋季,A错误;柴达木盆地和东北平原一年一熟,秋季收获,B、D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热量丰富,可一年两熟到三熟,晚稻冬季收获,C对。故选C。
03
立足于地球运动
考查中国文化中对地理原理的应用
日晷、滴漏等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计时工具,是人民充分利用地球公转规律而形成的发明。诸如此类的文化符号都是高考入题的材料和切入点,这类考题的出发点是借助文化考查地球运动、借助考题传承传统文明,解答的关键是把握准确和灵活运用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
日晷是古代先民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小明同学去北京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当时的日晷计时示意图。回答9~10题。
9.此处安放的日晷,其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 )
A.35° B.40°
C.45° D.50°
10.小明同学观测日晷的时间最可能为( )
A.9时 B.11时
C.13时 D.15时
思考时间
解析:9.D 10.B 第9题,晷针指向北极星,晷针与地面的夹角即为当地的地理纬度,晷面与晷针垂直,可推断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与晷针与地面的夹角互余,该地为北京,北京的地理纬度为40° N,可知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为50°。第10题,根据图中晷针在晷面上的投影不到午时,在午巳之间,可以判断此时应为11时。
敦煌(北纬39°40′~41°40′,东经92°13′~95°30′)具注历日中,漏刻标注呈现的是昼夜百刻制。漏是指计时用的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它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一昼夜的时刻。漏箭浮在水面上,上面有刻度,随着水位变化,可以指示时间的流逝。漏箭上刻度固定,不能伸缩,需要经常更换,称为“漏刻改箭”。下图为漏刻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古人“漏刻改箭”是因为( )
A.昼夜不断更替 B.太阳高度变化
C.昼夜长短变化 D.存在黄赤交角
12.如敦煌具注历日显示“昼60夜,则该日敦煌日落时的地方时为( )
A.18时 B.19时12分
C.19时28分 D.21时
13.下列地区最适合采用敦煌具注历日的是( )
A.上海 B.北京
C.哈尔滨 D.拉萨
思考时间
解析:11.C 12.B 13.B 第11题,根据材料信息“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可以指示时间的流逝”判断“漏刻改箭”主要与时间变化有关,昼夜不断更替虽能体现出时间流逝,但是每天24小时是固定的,根本没必要“改箭”,而昼夜长短变化会导致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出现差别,而材料中“漏箭上刻度固定,不能伸缩,需要经常更换”可判断古人“漏刻改箭”是因为昼夜长短变化。C正确。第12题,根据材料“漏刻标注呈现的是昼夜百刻制”可知“昼60夜的白昼时间大致为14小时24分钟,通过计算可得出该日敦煌日落时的地方时为19时12分。B正确。第13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与敦煌相似的地点最适合采用敦煌具注历日,四个选项中北京与敦煌的纬度最接近,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大致相同,故最适合采用敦煌具注历日。B正确。
来源地理学社
END
更本微信号同步的试题课件和资料电子版可扫描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下载
海宁中学地理组
高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