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的秘密:那些年投过的简历面过的试走过的坑

9月10号(2021年)教师节那天我写了篇《教育团队招人》的文章发到公号上,收到了好几百封邮件(有的读者发送了四五次邮件,包含修正改进等等)。每一封邮件的每个字我都阅读。有些邮件阅读了好几次。工作强度确实有点儿大。帮我制作人才统计表格的一位北大硕士毕业生,与我一起按照做科研的方式在阅读大家的来信和简历。大家投资的资料,我们无法一一回复,对此,我对大家表示歉意,我想到的办法是用这篇文章来统一回复,分享经历,分享人生故事。
现在,对于部分简历和信件,我能够做到,提到信件和文章内容我就能记起那个小伙伴在什么公司单位工作过。
我设想的情况是,收到的邮件数量逐渐增长——斜线式增长,直到截止日期前后再断崖式下跌,第一次招募结束。而事实情况是这样的,文章发布之后的几天,是第一波简历投递数量高峰,然后缓慢下降,临近第一次招募截止日期,又经历了两三天投递高峰,然后断崖式下降。整体呈现是微笑曲线的样子。这跟我的预期很不一样。
仔细思考之后,我想明白了为啥实际情况跟我的预期完全不一样。这也是这篇文章里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我发现的应聘的秘密。
我预想的是,所有投递简历和信件的朋友,如《教育团队招人》一文所说,展开深度思维。看到招募文章之后,先深度理解文章内容,然后要经历整理资料和深度写作的过程,然后再把相关资料发送至邮箱。这当然需要时间。早已有相关准备的朋友发邮件的速度快一些,准备不足的朋友需要的整理写作时间更多一些,然后接收到的邮件应该是斜线增长的。
事实是微笑曲线。这说明,绝大多数写邮件的小伙伴投递的都是“急就章”。看到招募文章,马上投递,临近截止日期——Deadline就是生产力,投出去再说。这样就造成了开始阶段和临近截止日期的两个高峰。
下面,我跟大家聊聊,我在本科毕业,以及读研究生期间,两次应聘经历中我犯过的错误。
第一,游移不定。
大四那年,我考研失败,临近毕业的时候按部就班随大溜找工作。我当时对工作方向之类的事情缺乏必要的思考、也缺乏必要的调研,甚至连是否工作还是继续考研的决定都还没做出来。总体处于游移不定的状态。
我那时整体上处于跟着大家走流程的状态。例如,学校里有一些宣讲会,我就跟着去听,也算是了解社会。好几份简历都是现场投递的。那个阶段到底投出了多少简历,我没有统计过。
有一家香港公司的招聘,我深度参与过。宣讲会去了,简历投递了,被筛选出来之后,还和一群同学去了那家公司和创始人面对面交流,在北京。然后就没有下文了。感觉有些失落。
如果我没有记错,在那场交流活动里,我扮演了一个哲学工作者或者游客的角色,认真而又冷眼旁观了双方的交流,全程除了礼仪性质的寒暄之外,一言不发。人家想招聘的是工程师,大概对我这样的思想家或者游客不大感兴趣。
这次应聘失败,我思考的结论是,核心原因是游移不定。我究竟想干什么,自己很不清楚,要不要工作甚至都是问题。我也想过,对方为啥没有明确拒绝我。很久之后,才理解了,没有明确的拒绝也是好事。
那时,我的沟通能力不行,大学里的兼职经历不多、社团经历也不多,一个人在图书馆读书的时间最多,所以,跟熟人好友的沟通还不错,跟陌生人交流就明显迟钝、明显卡顿。
另外,跟我一起应聘的我的同学们,普遍成绩都比我好,我的成绩很差。所有这些原因加起来,所以,虽然我是北大本科应届毕业生,应聘依然不如意。由于我理解了应聘不理想的原因,所以,虽然有些失落,但没有感到很受伤。
后来我决定考研,在北大出版社找了一份兼职工作,半工半读的方式第二次考研又考回了北大。
第二,有道无术。
第二次投简历,是我博士毕业前后。这次,我应聘的方向锁定在教育和文化传播两个方向,首要的是教育,文化传播在我看来是广泛意义上的教育。
这个时候,我感觉自己的水平比本科毕业前后有了天差地别的提升。论科研,我做过很复杂的科研项目,有的项目效果还很突出。论阅读范围,东西方的教育学著作,我可以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其它深度涉猎的领域若干,例如,心理学,哲学,等。要见地有见地,要成果有成果。我认为,教育领域的研发工作,没有我做不了的。
然后我把一些待遇不错的教育公司研发岗位作为投递重点,优先是大公司。这次,我的简历比本科时期丰富多了,有成果了,有项目成功的实战经历,能力也明显上了档次。
简历撒出去之后,我就等回复了。结果,反响不强烈,许多投递单位都是杳无音信石沉大海,有一些电话面试之类的,也是不温不火。
这次,我感到焦虑了。我本科北大、博士北大,能力又这么强,怎么这些人看不出来呢?焦虑的,我都懒得投简历了,反差太大。
后来我才弄明白,这里有主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是,研究生毕业生的数量在那些年急剧增长(迄今增长势头依然迅猛,这就是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北大的博士没有明显稀缺属性了,尤其在北京。大家都想留北京发展,而北京在限制人口。
主观原因有两点。
首先,我应聘的职级都很高,各种总监之类
我想的很简单。从来没有干过的很复杂的科研项目,我都能做出来,从来没有干过的国家队教练这种岗位,我上场就很厉害,能拿一串冠军。总监,虽然我没干过,但是只要上岗用不了多久,我就会让人震惊。总监怎么啦?在我眼里不是个事儿啊。
可人家对方完全不是这么想的。后来我完成换位之后,才发现,对方人力资源的眼中是这种情景:这个人不曾接近过总监的职级(甚至没有在企业里工作过),却想直接干总监,这人有病,或者疯了,大概都是一个意思。
结果是,在双方的眼睛,对方都有病、眼瞎、或者疯了。
这里,通通是换位思考的问题。我对行业没有做过基本的调研,简历写得比较学术,很抽象。
这是我后来花了很长时间才想明白的。我以为那些看简历的人都是通才,打眼一过这内容丰富、简洁明了、微言大义的简历,就能迅速给我对应到某个人才档次。显然,我国人力资源部门的普遍水平,离此相距甚远。
那怎么办呢?到底谁了解我呢?当然是我应该更了解我自己啊。到底是谁在找工作呢?当然是我啊。那到底谁应该对谁更热情一点儿,更多的关照对方,更好的拉近彼此的距离或者鸿沟呢?答案是显然的。
后来我深刻的认识到,我的简历对方太难读懂了。
我觉得我虐待了那些读我简历的HR。
如今我正在遭受类似的考验。有些小伙伴,用手机拍了一张简历照片作为附件发到我们的工作邮箱里。我就必须拉伸放大,调试角度,来分辨其中隐藏的各种细节,并尽可能深度挖掘其中的微言大义。还有些小伙伴,在微信后台给我留言:简历前几天已经发送到你们的工作邮箱,再不回复,不等了。读后,我欲言又止,也用这篇文章来回复吧。
总结前两次应聘经历。我在深度热情,深度沟通方面都是明显的不及格。
我对教育有热情,但对相关行业、相关企业,缺乏起码的了解。跟相关企业基本上交流不起来,沟通意愿很差。
简单归纳就是,有道无术。“道”指的是工作热情,核心素养,核心能力。“术”指的是沟通技术,行业调研,职业分析,也包括简历技术,自我介绍的技术,等等。人家的需求我根本没怎么读懂,没怎么回应,我自己的活生生的情况,又懒得介绍。
我品尝了好多次稀里糊涂、杳无音信的被拒绝的滋味,却没怎么品尝到拒绝别人的机会。换个角度看,我一开始就把人家全都拒绝了。
现在回想起来,哪怕我只运用一个沟通技术,就能脱颖而出。
这个技术就是高频高强度的换位思考。如下图所示。
没有明确的被拒绝,到底是不是拒绝?不是。可能是对方的善意,可能是对方给我的机会。总之,对我来说,机会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
只要我持续迭代我的简历和文本,持续发送给我看中的企业,如果不是原则上的不匹配,那么在大概率上,我会脱颖而出的。没有几个正常人,能抵得住真诚的力量,情真意切的力量。
例如连锁便利店7-11创始人铃木敏文在《零售心理战——不要为顾客着想,而是要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一书中讲到的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见城彻,是幻冬舍的社长。见城彻曾经一家著名出版社工作,有一项工作内容是跟作家约稿。这个见城彻的做法很特别,他会特意拜访曾多次拒绝过就职出版社的作家,试图说服他们写作。见城彻认为,挑战周围人都觉得“不可能”、“有勇无谋”、“不自量力”的事情可以深深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他说:
我的做法是通读那位作家的所有作品,坚持给对方写情真意切的信件,像这样不懈地努力直到得到那位作家的认同为止。我在给五木宽之寄出了第25封信后,才终于得到了与他见面的机会,而那时我已经通过信件成功地和他建立了信任关系。
铃木敏文对此感叹道,“为了得到目标作家的信任,通读他的所有作品,并坚持写信。见城彻的成功正是因为他落实了最平凡和最理所应当的行动。”
这个故事曾经触发我写一篇文章,标题已经想好如果结果失败,那么你做的事情还有什么意义?》。
那些年,虽然我读过不少心理学书籍,修过一些心理学课程的学分(例如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但是,我并没有掌握上述知识,更没有掌握换位的心学心法。
对于高手来说,真相更深:遭到对方明确拒绝,更说明机会来了。
第三,自由散漫。
博士应聘,不了了之,兴味索然。我又回到科研世界。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丈的欢喜。做学问永远是最吸引我的事情,只因为学问里有“真”。
做博士后科研工作,准备各种材料走流程,上岗。这条职业路径,不用很熟悉,各种力量一挤压,就上了轨道。
博士后出站前后,又遇到工作问题了。记得那个阶段,我一个同学给我介绍了某个北京教育集团的创始人。他们之间也就是几面之缘,不是熟人。简历是我同学传递过去的,不知道他说了啥,然后就见到创始人一起聊天了,越过了笔试、电话面试等流程。
那位创始人无论说什么,我都能跟她深度讨论。不知道是我同学匹配的好,还是我确实博学强记。对于前者,我很确定,因为,当时他跟我说起这事儿的时候,我直接拒绝了,他反复跟我说这位创始人的情况和关注的业务方向,我才有兴趣过去聊聊的。
然后,我就上岗了。参加了几次新业务的研讨会,我都展现了行家本色。做了一点儿工作之后,我给那位创始人发了信息,表示:我受不了坐班,这很影响我做学问,我不打算干了。
那位创始人专门把我邀请到她的办公室,还找了公司的两个主管一起来跟我讨论,条件是不用坐班,做顾问,需要讨论开会的时候来公司就可以,薪资待遇不变。问我是否同意?我说,不行。我很认真的做了一番解释。我的工牌已经拿到了,各种待遇都已经在走流程了。后来又电话问我是否可以?我说,不行。然后,这段合作就结束了。
回顾这段经历,我的才华终于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同,但我要的自由范围,超出了对方的承受程度。
现在想来,这事儿干的有点儿傻。有一份还可以的待遇,还有很大块的自由研究探索的空间。那份工作干一两年,应该是没啥问题的。试用期的那几个星期已经表明,在一两年的时间里,我可以给那家公司创造很大的价值,那么我的待遇大概率会上涨,自由探索的空间还会加大。而且,我和那位创始人、还有相关的业务的主管的沟通,可以做得非常好。更何况,我可以把对方的业务方向,往我感兴趣的房间拉,这样我的研究和在公司的工作的冲突会越来越小。人家各方面对我都非常友善,聊天也能聊好几个小时,这个已经挺难得了。
再往深处想,我太喜欢真理了。
我那根本就不是应聘就业找工作,我像个干革命的,当然是教育革命。可是到底怎么革命呢?我不太清楚。仅仅是感觉对方不像是干革命的,虽然各种感觉良好,但毕竟不是志同道合,虽然惋惜,但还是果断的算了吧。
觉悟
以往人生种种,都已经成为过去。怎么理解呢?深度理解。什么是深度理解呢?我画了一张图,发送给一些投递资料还可以的小伙伴,作为此次招募的笔试题目。如下:
(制作者:佩佩)
(0)

相关推荐

  • 找工作时,达不到对方招聘要求,要不要投递简历?

    找工作时,看到要求比自身条件高的岗位,你会投简历吗? 通常来说,有完全相反的两派: 投份简历怎么了?大不了被筛掉呗!管他三七二十一,投! 何必自取其辱,浪费彼此时间,求着我投简历的公司多着呢!不投! ...

  • 投出的简历无回复,你可能败在了这几点

    春招季转眼就进入了下半场,想来不少小伙伴已经收获了心仪的offer,摩拳擦掌准备开始新的旅行.当然,肯定还有很多小伙伴正处在简历投递,和心仪公司的HR斗智斗勇的阶段.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投出的简历无回 ...

  • 你投的每一份简历,正在成为一颗颗炸向你的暗雷

    简书优选文章推荐第427篇 简书作者 | 西门君不吐槽 1 如果让你给自己在人才市场定个价,你会定多少?十万,二十万? 很遗憾,在一些人的眼中,你可能只值五毛. 今年的315晚会,央视曝光了一个令人汗 ...

  • 投了个简历

    /这是土木小生的第308篇原创文章/ 迷茫的时候,选择更艰辛的那条路. 1 首先投这个简历纯粹是见猎心喜,投着试试看,并没有要提桶跑路的想法.不过我在简历中写的期望薪资是税前年薪18万,他要是愿意给, ...

  • 找工作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可能被“贴标签”,直接筛掉了

    找工作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看到一个岗位的职责描述和要求都特别适合自己,再看看公司的业务领域和各方面条件也很满意,就郑重地把自己的简历投了过去. 甚至投之前还针对这个岗位改了改,发过去 ...

  • 一个正确的读书方法,胜过投1000份简历

    据说,成功人士个个都是读书狂.比尔盖茨说他一周读5本书:孙正义当时在病榻上,两年读了3000本书:巴菲特更是把80%的时间都花在阅读和思考上.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作者更是通过读书, ...

  • 给互联网大厂投一圈简历,只有搜狐发来面试邀约

    应届生们投递简历热度最高的企业前十名都是互联网公司,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是热度最高的三家企业. 作者 | 刘永强 编辑 | 石    灿 从2020年6月起,我就开始着手2021届校招.为了能找个 ...

  • 投了很多简历一直没有回应怎么办?

    为什么很多求职者把简历投出去之后就没有下文了? 一方面是HR的原因,比如: HR已经招到人了,但是来没来得及将职位下线: HR虽然在这个渠道上放了招聘信息,但是很少看: HR收到了简历,但是根本没有点 ...

  • 54家被投20家上市,起底3rd Rock影响美国生物医疗产业十数年的秘密

    2020 年 10 月 27 日,肿瘤早筛龙头企业 Exact Sciences 宣布以 21.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一家初创公司 Thrive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家卖价超过 20 亿美元的公司竟然 ...

  • 价投必学:交易背后的底层逻辑秘密(上篇)

    德足以怀远,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智足以决嫌疑,行足以为仪表,信可以使守约.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共勉成人之俊豪杰! --财神张良 各位读者大人晚上好. 又到了周六的技术教学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