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说了3个字,59年后,巧克力才传到美国
大清盛世康熙帝国,在当时不少外国使者,都是带着自己国家的特产,送到清朝帝国来当贡品,而开启清朝盛世的康熙皇帝,对西洋世界充满好奇,听闻有个稀罕的洋玩意“绰科拉”(巧克力),便吩咐传教士进贡。康熙尝完后发现,这东西味道酸苦,又不能够治病,便只写下3字“知道了”,从此不再闻闻。
▲康熙对西洋事物充满兴趣。(图/翻摄自百科词条、pixabay)
康熙自从被传教士送的金鸡纳霜治好疟疾后,对西洋事物就充满兴趣。康熙四十五年,康熙听闻有个稀罕的洋玩意“绰科拉(英文名:chocolate)”,便命令传教士多罗替他寻来,于是下旨“可稍信到广东后寻得寄来,若有绰科拉亦求取”。
多罗赶紧送来150块绰科拉,掌管西洋药品的武英殿总监造赫世亨,精挑细选出50块,仿照欧洲上流社会吃法,专门打造一套银器,搭配黄杨木制成的搅拌棒,连同奏折送到圣上面前。
▲康熙觉得巧克力不好吃,也没有药效。(示意图/翻摄自pixabay)
“未写有何效益,治何病。殊未尽善。着再询问。绰科拉不必送”。
康熙吃完后觉得太苦了,表明这东西不好吃,有些生气地询问赫世亨,这东西到底能治什么病?赫世亨吓得赶紧询问,绰科拉到底有什么功效?
但得到的答案都是无法治病,充其量就是一种饮料,就连传教士多罗都说,绰科拉并不是药。赫世亨也只能在奏章上坦言“绰科拉非药”,并且写了近千字解释到:
“老者、胃虚者、腹有寒气者、泻肚者、胃结食者,均应饮用,助胃消食,大有裨益。”
▲康熙吃完后觉得太苦了,表明这东西不好吃。(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还附上“绰科拉”的制作方法以及饮用方法:
“至绰科拉药方,问宝忠义(宫廷里的西洋大夫),言属热,味甜苦,产自阿美利加、吕宋等地,共以八种配制而成,其中肉桂、秦艽、白糖等三位在中国,其余噶高、瓦尼利雅、阿尼斯、阿觉特、墨噶举车等五种不在此……将此倒入煮白糖水之铜或银罐内,以黄杨木碾子搅和而饮。”
康熙看完奏章之后,随手就批了三个字“知道了”,看得出这项带有苦味的西洋食物,并不合康熙胃口,也因为没有特殊治病功效,自此从康熙皇帝的身边消失了。
▲康熙看完奏章之后,随手就批了三个字。(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在康熙首次接触巧克力的59年后,巧克力才传入北美各州的白人中间。那时候,它已经被普遍视为一款健康的饮品了。说起来,康熙的宫廷倒是先进得让人诧异:他们对国际潮流的掌握比美国还快。可惜,太多的新知,从来没有出过清朝宫廷。
康熙当时一定想不到,作为中国记载上第一个尝到巧克力的人,他嫌弃的东西,数百年后却风行全世界,如果康熙当时推广开来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呢?
▲康熙首次接触巧克力的59年后,巧克力才传入北美各州的白人中间。(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