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导演为什么基本都不碰明朝戏?
"公元1644清军入关,为中国影视剧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句话看似戏谑,但也有几分实际道理。自从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清朝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层出不穷。仿佛导演们,对清朝有一种偏爱。(一)、稍逊一筹,弗如清多关于清朝的影视剧,大抵是所有历史剧中最多的一类。当然,其中也不乏许多优秀的作品,比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还有《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甄嬛传》等等。虽然大都是改编自小说,但都是按照真实的历史轨迹走的,因此也让观众们对那段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提到清朝的影视作品大多数人都能娓娓道来,可明朝一与之对比,影视剧就显得有些匮乏,虽然也有几部口碑很好的影视剧,比如《大明风华》、《大明王朝1566》、《朱元璋》等等,但比起清朝来还是要少许多。同时也有很多好的人物事迹没有拍摄,比如王阳明,单独拿出他来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剧,还有千古忠臣于谦,在他的身上可以体现明朝士子的家国情怀,又能够就此牵引出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等。总之,明朝有特色的人和事那么多,应该可以成为影视剧爆款的朝代。那么,为什么中国导演都不怎么拍明朝戏,往往好几年才出一部?
首先,朱元璋曾经明确地规定了"后宫不得干政"。因此无法像清朝那样,大肆的拍摄宫斗场面。即使像《大明风华》这样关于孙太后的电视剧,也必须穿插着前朝男人之间的政务在其中。同时,明朝实行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而清朝则是"能者上位",后宫的妃子们根本没有争斗的必要。纵观整个明朝,也就朱棣的上位与众不同,但那也不是靠着宫斗得来。像嘉靖皇帝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皇子,但上位之路也没有那么不易,也没有靠他母亲去争去抢。而且,在明英宗之前明朝的嫔妃大多数都要殉葬,反正早晚都要陪着皇帝死,争来争去还有何意义。如此一来,电视剧的受众范围就大幅度缩小。
愿意看电视剧的大都是女性,往往是你争我斗或偏偶像类型的,才能符合她们的审美。如此一来,导演就害怕拍了但收视率上不去,出现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其实如果真的拍得很好,诸如《大明王朝1566》这样,也会有口皆碑的。但现在快餐式的文化,大家都希望能够迅速地把钱拿到手,所以有内涵的影视剧就不怎么有人愿意涉足。而且明朝的服饰非常讲究,对服化道的要求很高,倒不如清朝的服饰简单一些。总结而言,明朝嫔妃争斗的历史史实太少,同时拍摄的成本又高,导演们普遍害怕入不敷,同时对自己也没有足够的信心,因此就基本都不碰明朝戏。
(二)、借古讽今,怕不过审其次,明朝影视剧的过审难度要大一些。自从民国以来,文人才子们就喜欢拿着明朝的事说当下的事,即使这种情况现在还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不过若是转化成镜头语言,恐怕审查起来有些难度。而且,既然要拍明朝戏,许多黑暗是绕不开的。比如明朝的党争,诸如明初的胡惟庸还有后来的严嵩父子,再往后就是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争斗;比如明朝统治者的不务正业,好似道士皇帝、木匠皇帝还有美食皇帝和叛逆皇帝以及痴情皇帝,他们之中虽然大都有些政绩,但都不符合帝王之气。
再就是进入小冰河期以后,这些皇帝们的作为大都有些"负能量",拍出来不太符合主流价值观。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不过审,同时拍不好肯定会引得观众们的骂声一片。尤其是心里对大明充满着崇敬之人,这些恐怕会令其非常恼怒,明知会引起争议,那还不如直接不拍。
(三)知之甚少,怎能了再次,清朝消亡了很多关于明朝的历史典籍。清朝初年曾经大兴文字狱,许多明朝人撰写的轶事典故和文学作品,悉数被焚毁。就连《永乐大典》也有很多葬身在了嘉庆年间的那场大火之中。再到后来八国联军和日本侵华等,许多的历史书籍都被销毁。不单单是明朝,像它之前很多朝代的书也都没有了。
当然,明朝留存书籍的消失主要还是怪清朝的文字狱和不够重视。因此,流传到今天的很少,最起码不如清朝的多。现在关于明朝的书,大都是清人写的,他们根据统治者的要求或抹黑或歪曲,可因为年代久远也无法考证书中的内容是否属实,如果导演贸然拍出来,可能会伤害到许多人的民族自尊心,倒还不如不拍。
此外,这也与导演个人和剧组有关。如果拍一部《大明王朝1566》这种内涵丰富的电视剧,对导演的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倘若拍不好,恐怕就会招致骂声一片。同时,短期内很难见到回报,如果导演的资源不够强大,就可能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方,毕竟大家都是要赚钱的,如果拍了赚不到钱谁还会去做。
总结而言,导演不愿过多触碰明朝戏的原因,首先是明朝没有那么多的宫斗,因此受众范围就会受到限制,那么就会导致即使拍得好回报率也可能很低,即使会封神,也会是在若干年之后。再者就是明朝的内容不太好过审,可能会被打上借古讽今,与主流价值观不符的标签;还有会伤害到整日把"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挂在嘴边之人的心。